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七天假期,因為堵車錯過回家動車的小白,隻能重新規劃假期的安排。
今天要與一個好久沒見的朋友見面,在碰面之前,這家夥還神秘兮兮的說,這地方,小白一定會喜歡。
尴尬的是,這地方特别難找。無奈之下,隻好打電話,尋求朋友的幫助,順便控訴了一下,這地方實在是太難找了!
說了自己的大概位置之後,朋友便說來接我,大概3分鐘左右的時間吧,朋友便出現在我的面前了。
七拐八拐,竟然到了一家茶館,不是臨街的店面,而是隐藏在商住兩用小區裡面。假期在茶館喝茶,挺惬意,這地方甚得我心。
茶館老闆與朋友認識,自然而然的過來招呼我們。
“把你上次泡的那個白茶拿出來,我今天這個朋友,家裡也做白茶,看看你平常給我的茶怎麼樣,人家可是能喝出來好壞的。”
唉,還是少不了被打趣一番。
剛剛在外邊繞了那麼大的一圈,小白的嗓子早就渴的冒煙。看見老闆拿出白茶,忍不住湊過去瞧,哎?這不是安吉白茶嗎?
敢情是小白同學把安吉白茶和白茶給搞混了,說起白茶,小白那可是如數家珍,但安吉白茶……不好意思,那連遠房親戚都不是。
02
安吉白茶,因為名字中,帶有“白茶”二字,所以常常被人誤會為是白茶的一種。
但實際上,人家可是正宗的浙江人士,與我們福建的福鼎白茶,并沒有半分關系。
就像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餅一樣,安吉白茶,與白茶也沒有絲毫的關系。
安吉白茶,其實是一種綠茶的名字。
“哈?不會吧,我一直以為,安吉白茶就是白茶。我瞅着都差不多,有什麼區别嗎?”
當然不一樣,安吉白茶,使用的是綠茶的工藝,制作安吉白茶,需要經過攤青、殺青、理條搓條、攤涼、初烘、焙幹、整理。
其中殺青、理條搓條等,都是制作綠茶時常用的手段。至于白茶,僅經過萎凋和烘幹,就這麼簡單。
安吉白茶與白茶的工藝,完全不同,怎麼可能是同一種茶呢?
但是工藝的事兒,若非專門研究過兩種茶葉工藝的人,尋常的茶客,不太在意。
解釋了半天,看見朋友滿臉:你在說什麼,我怎麼完全聽不懂的樣子。
小白放棄了掙紮,還是老老實實,從外貌上區分兩者說起,會更好理解一些。
03
從顔色上看,安吉白茶通身都是綠色,色彩的基調是豆綠、墨綠、深綠調和在一塊兒的顔色。
安吉白茶的成茶,因為經曆過理條和搓條,所以嫩葉表面上的白毫基本脫落,隻剩下光潔的嫩葉,不像白茶一樣,有毛茸茸的白毫。
安吉白茶的幹茶看起來,像是箭羽一般,利落幹脆。
而說白茶與安吉白茶極為相像,這件事兒也有點冤。
因為安吉白茶與白茶中的白牡丹以及壽眉,完全不像,要是說像,大概也就白毫銀針有幾分相似。
可是要将安吉白茶與白毫銀針,放在一塊兒比較,還是一眼就可看出差距。
白毫銀針僅僅由芽頭組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加長版的花苞。而安吉白茶,明顯是被搓成細條的嫩葉。
白毫銀針作為白茶的一種,實至名歸,表面覆蓋有濃密的、毛茸茸的白毫。幹茶的顔色呈現出綠白兩色。
白毫銀針因為由芽頭制成,所以沒有茶梗,而安吉白茶的很大一部分幹茶,都有茶梗。
說安吉白茶與白茶相似的茶友,多數是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安吉白茶就是白茶,而且沒有細心觀察兩者間的區别哦。
04
安吉白茶幹茶的香氣中,有一股淡淡的豆香以及花香,花香傾向于淡雅型,沒有攻擊性,可能是因為綠茶賞味期較短的緣故,這次的安吉白茶中,花香比較弱。
今年三月份左右成茶的安吉白茶,距現在已經有七個月的時間了,幹茶的香氣保持的不是很好。
小白從前在春茶季的時候,也喝過安吉白茶。那時候,安吉白茶的香氣雖然比較單一,但香氣不至于像現在這般虛弱。
看來安吉白茶,果然還是逃脫不了綠茶賞味期較短的魔咒,需要盡快飲用,否則風味會逐漸散失。
而白茶則與身為綠茶的安吉白茶,性質相反,是越陳越香,越陳内質越為豐富的代表茶類之一。
白毫銀針在剛剛制好茶的那段時間裡,香氣滋味尚需沉澱一段時間,這也就是白茶在制作完成之後,需要裝箱恢複的原因。
等到白茶内質聚集成團,铿锵有力的時候,再去品嘗它,方知其美妙之處。
2019年的白毫銀針,在剛剛上市的時候,雖然底子都在,但稍顯稚嫩,湯水主要以鮮爽為主。
而如今經過半年多的陳化之後,白毫銀針的香氣,内質,已經在形同曆練場的紙箱内,鍛造了好一段時間。
幹茶中的甜味更為明顯,嫩筍的香氣收斂,毫香的表現形式更像是蓬松的幹草,松軟的,帶有陽光的感覺,陳化的時間越長,白茶的滋味就越成熟。
安吉白茶,經不住歲月的打磨,而時光,從不敗白茶。
05
安吉白茶與白毫銀針的PK,說起來其實略有些不太公允。
畢竟一個是綠茶,一個是白茶,兩者滋味的表達方式,原本就不相同。所以優劣高下,小白就不多說了,隻形容滋味。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安吉白茶最好的品嘗時間,但嗓子幹的冒煙的小白,對于這一沖安吉白茶的印象還是不錯。
清甜滋潤,比那尋常的白水,更适合在口渴時飲用。
清新,甜潤,要說哪裡不好,大概是湯水薄了一些,總覺得缺少了一些力道,像是蜻蜓點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意境雖美,但如今,早已經不是夏天。如今的安吉白茶,就給小白這樣一種,滋味尚可,但不合時宜的感覺。
至于今年的白毫銀針,第一沖,鋒芒初展,鮮爽的滋味不變,湯水的甜潤恰到好處,隻是與安吉白茶相比,單論滋味,并沒有格外奪目之處。
好在有香氣輔助,玉米的甜香顯露,清甜甘潤,花香變化多端,比春日裡那柔弱的白色小花,多了些成熟的韻味。
第二三沖的時候,白毫銀針内質的析出更上一層樓,與安吉白茶逐漸下滑的内質析出有所不同。
白毫銀針的内質,像是有無限可能一般,不斷的湧出,與第一沖的湯水相比,令人刮目相看。
湯水的淳和感,一下子抓住了品茶人的心,湯水有了稠度之後,那些香氣、滋味都像是得到了加持一樣,在口腔以及舌面上,流連的更久,使得口腔的感受更為明顯清晰。
如同這秋風,滿載着春華秋實的充實感,直灌進人的心裡去。
06
白毫銀針的幹茶胖乎乎的,原以為是個隻會賣萌的茶呢,沒想到,還真有點兒内容呀。
至于安吉白茶,也算是雖敗猶榮啦,畢竟風味已經開始走向下坡,不然安吉白茶在綠茶中,其實也是赫赫有名的一種。
安吉白茶與白茶,不過是因為名字之間的誤會,而被在一起比較。
還是那句話,兩者者之間并沒有優劣之分,本文也僅為科普二者不同,并無他意。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