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央行決定自12月7日起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下調後,3個月、6個月、1年期再貸款利率分别為1.7%、1.9%、2%。
此外,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為1.75%,再貼現利率為2%。
繼全面降準後,央行再次“定向降息”。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曆史上央媽有過多次降準降息,很多小夥伴經常分不清它們兩個。
今天小明就來給大家說說,降準和降息分别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别?
降準
降準是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又有小夥伴問,那什麼是存款準備金率呢?
存款準備金是指銀行為保證儲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把一定比例的錢存進央行賬戶中,這個錢就叫存款準備金。
央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銀行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存款總額
降息
降息是指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
存貸款基準利率是由央行根據經濟現狀确定的貸款利率。
平常我們把錢存進銀行,銀行會給我們支付相應的利息;而如果我們需要找銀行貸款,就要給銀行付利息。所以降息其實就是降低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
降準和降息有什麼區别呢?
小明舉個栗子,便于小夥伴們理解。
假設有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和哥哥弟弟。
媽媽視為央行,爸爸是銀行,哥哥是企業,弟弟是居民。
媽媽在家裡的話語權最大,爸爸每個月上交80%的工資給媽媽保管。
那麼前述上交行為可以理解為“上繳存款準備金”,80%可以理解為“存款準備金率”。
場景一“降準”
有一天,媽媽說要調整爸爸上交的工資比例,從80%改為50%。
那麼,以後爸爸每個月的資金就多出了30%可以自由支配。
多出的錢爸爸可以選擇借給哥哥做生意,也可以借給弟弟消費,當然也可能誰都不借。
場景二“降息”
某天,媽媽覺得爸爸借錢給兄弟倆收的利息太多了,要求爸爸降低利息。
如原先爸爸每借100元給兄弟倆要收10元利息,降息後,爸爸每借100元隻收5元的利息。
那麼,兄弟倆從爸爸那借錢就可以少交利息,省下更多的錢自主支配。
降息除了兄弟倆少支付利息給爸爸之外,如果兄弟倆有錢想要存放在爸爸那收利息,爸爸支付給兄弟倆的利息也會變少。
所以,降準是直接影響爸爸,而間接影響兄弟倆;降息則是直接影響兄弟倆。
看完小明的栗子,有沒有搞懂降準和降息呢?
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可以後台留言給小明哦~
重要聲明:
本文非基金宣傳推介材料,文中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構成任何銷售要約,亦不構成未來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購買基金時,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自行做出投資選擇,基金以往的投資業績,不代表未來業績。本公司并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對因此導緻的任何第三方投資後果承擔法律責任。本資料中全部内容均為截止發布日的信息,如有變更,請以最新信息為準。若發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轉載第三方報告或資料,轉載内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并不代表明亞基金的立場。除非另有明确說明,發布内容的版權為明亞基金所有。未經明亞基金的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制、刊登、發表或引用,轉發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