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是各國營養學專家都推薦的食物,常吃好處多——小孩吃魚有利于智力發展、生長發育;老人吃魚能降低癡呆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風險,還能補充優質蛋白,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魚雖好吃,但魚刺卻也讓人煩惱,一不小心就會刺傷舌頭,亦或是卡住喉嚨,更嚴重的,甚至會誘發生命危機!
1
紮破舌頭
口腔潰瘍久久不愈,查出舌癌
案例
半年前,李阿姨吃魚時舌頭右側不慎被魚刺紮了一下,當時也沒在意,覺得不久就好了。
可沒想到的是,自從被魚刺紮了那一下,舌頭就一直潰爛,并伴随疼痛,而李阿姨以為隻是口腔潰瘍,常常自己噴點外用藥止痛。
但就在上個月,李阿姨舌頭腫痛加重,甚至無法活動,連說話都說不清楚,這才前往醫院就診,結果顯示是患了“舌癌”。
醫生表示,并不是說魚刺刺一下就會刺出舌癌,患者之前應該已經就患有舌癌,隻是她不知道。但舌頭受傷後,傷口沒有愈合,可能加速了舌癌惡化。要警惕的是:如果魚刺一直紮在舌頭上,會反複刺激炎症,甚至也可能增加癌變風險。
相比于其它癌症,舌癌鮮少被人關注,但近些年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約占口腔癌總數的45.9%。由于口腔潰瘍和舌癌早期症狀類似,均呈潰瘍性表現,又易被混淆,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所以要學會區别:
1
口腔潰瘍與舌癌的區别
①時間:口腔潰瘍雖有複發性,但屬于自限性疾病,一般1-2周左右可以自愈;若超過2周未見好轉,要警惕口腔癌。
②性狀特征:口腔潰瘍外觀較規則,呈圓形、橢圓形或線條形,邊緣整齊清楚,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周圍黏膜紅而微腫;
舌癌多發在舌緣處,形态多不規則,邊緣隆起,呈潰瘍或浸潤性,質硬,伴有疼痛性腫塊性生長,且無自限性。
③伴随症狀:口腔潰瘍較少出現全身症狀;
舌癌則往往伴随唾液分泌增多、舌苔增厚、牙齒松動、說話不清楚、吞咽困難、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像長期吸煙、酗酒;有嚼槟榔、吃燙食和辛辣食物的習慣;口腔内有爛牙、殘根殘冠等人群,都是舌癌的高發人群,若出現上述症狀,更要提高警惕,及時就診。
2
卡住喉嚨,硬吞咽,刺破動脈
飯桌上若是有人被魚刺卡住了,估計會有一些比較年長的人建議“吞幾口飯就下去了”。殊不知,醫生最怕你這樣做,一個小行為可能将人推向緻命危險的邊緣……
案例
梁先生3月份的時候和朋友聚餐,喝着小酒吃着鲫魚聊着天,不小心魚刺卡住了喉嚨,當時大口吞了點飯菜,想把魚刺“趕”下去。
但當天晚上,梁先生就出現頭暈站不穩的現象,就診後經CT檢查顯示,那根魚刺已經戳破了食管,紮在了主動脈外膜上。醫生表示,要是再深入幾毫米,可能主動脈就被紮破了,這時後果将不堪設想!
1
魚刺進入食管,可能引起的兩大後果
大部分魚刺都卡在咽喉部,一般用内鏡就能取出,簡單方便。但如果您盲目吞咽食物,魚刺進入食管了,就可能造成兩種危險的後果:
①大出血
魚刺一旦被推到食道,很可能會卡在食道中的三個狹窄處,尤其是第二個狹窄處最為危險。
因為這個部位的食管壁很貼近主動脈弓,主動脈弓又十分靠近心髒。這個時候一旦食管後壁被刺破,随着血液的流動,魚刺就有刺破主動脈的可能,進而造成緻命的大出血!
②感染
魚刺若不小心戳破食管後,食物殘渣流入腹腔,可造成腹腔及縱膈感染,若再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導緻膿毒血症、敗血症、縱膈膿腫,進而壓迫心髒、大血管,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呼吸功能,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所以也請大家記住:魚刺卡住後,千萬别再盲目吞飯菜了!
3
小魚刺也會損傷胃黏膜
增加胃癌風險
有人可能會說:魚刺順利通過食道,進入胃裡就會被消化了。其實未必,卻可能傷及胃部。
大醫生節目曾有專家将魚刺列為對胃粘膜危害五星級的食物。
小魚刺吃進去後,并不會立馬被消化,卻會像小刷子一樣在刷胃粘膜,造成胃粘膜的損傷,而此時,如果你攝入了本來就易引發胃部癌變的緻癌物,例如亞硝酸鹽之類的,緻癌物更容易進入到損傷處,增加胃癌風險。
4
吞下魚刺,卡在腸道,腸梗阻
魚刺通過了胃,下一關就是腸道,而有些人則不幸栽在這一關……
案例
小王前些日子與好友吃完烤魚後,突然感覺自己腹部脹痛,還有點惡心、嘔吐,本以為是吃壞肚子,不曾想,這些不适症狀持續了好幾天,并不斷加重,就去醫院做了檢查。
結果被診斷是十二指腸異物伴穿孔、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為避免發展為感染性休克,醫生決定立即進行手術。術後發現“元兇”竟是一根3厘米左右的魚刺。
魚刺通過食道、贲門、胃部,再到腸道的情況比較罕見,而一旦魚刺随着腸道蠕動四處“遊走”,很容易紮到腸壁,出現損傷和嵌頓的風險,一則可能導緻腸梗阻,出現腹痛、惡心、嘔吐、排便困難的情況,二則腸道穿孔,其内容物就會流進腹腔,導緻腹痛甚至腹部感染、休克等危機。
5
魚刺的正确處理方式
不小心被魚刺卡住,吞飯、喝醋都是沒用的,反而更危險,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您得停止進食,可以輕輕咳嗽,有時候會咳出來;
其次,看看魚刺卡在哪裡。如果魚刺卡住的位置較淺,或者魚刺較小,且肉眼可以看見,那麼可以讓身邊的人嘗試用鑷子将其取出。
但如果魚刺位置較深,肉眼無法發現,或是魚刺比較大,則應該及時就醫。
魚肉雖好吃,但一定要警惕魚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盡可能吃刺少或無刺的魚。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