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這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真理。無論你從事何種行業,想要處理好人際的重要前提就是“了解自我,洞悉他人”。了解自己并非難事,如何洞悉他人的内心世界,發現他人才能呢?關鍵是擁有一雙“慧眼”,學會察言觀色的本領。
察言觀色是出自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論語》的一個成語,在人的修身養性與社會交往中起着積極的作用。察言觀色,即學會洞悉對方心理,可以通過觀察别人的言語臉色以揣度對方的心思和為人,常被用作一種社會人際交往中的有效策略或能力。那麼如何才能擁有此項能力呢?
使每個人擁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以發掘其才能
鬼谷子說,“捭阖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意思是關于捭阖之道,要從陰陽兩方面來試探對方。對于積極進取者,應談論崇高奮進之事來加以引導;而對消極保守者,應談論卑微求全之事來加以引導。
前提是你能知道對方是陽言者還是陰言者,如果你都不知道,那麼你跟對方說話時到底是“依崇高”還是“依卑小”?而你如何能知道?則需要試探對方,讓其擁有表現的機會,以此發掘其才能。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面對千裡馬,必須給其機會讓其發揮。《三國演義》中劉備求賢若渴,聽說諸葛亮雖遠避塵世,卻是難得之才,便“三顧茅廬”希望納入麾下,諸葛亮當場給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簡明扼要的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方面解說清楚了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紛亂複雜,群雄逐鹿的局勢,并高屋建瓴的為劉備展開了成功戰略的宏圖。
劉備聽後甚為感歎,發現諸葛亮果然才華蓋世,乃曠世奇才,從此納為軍師,諸葛亮也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答了劉備的知遇之恩。若劉備不給諸葛亮表現機會,以諸葛亮的年紀、履曆、出身又如何能任此要職呢?
整個社會傾向于認可外向者、忽視内向者,我們的文化也更加推崇性格外向的人。對内向者則或多或少有各種誤解。有的人性格較為内向,卻擁有“以靜緻勝”的天賦。比如,内向者在看待問題上更有深度,可以在喧鬧嘈雜的環境中保持冷靜并做出準确判斷,而且會擁有更堅強的意志力和更慎重的決策方案。
但是由于内向者不喜言語,不喜表現,其才能和天賦往往被忽略。此時則需要伯樂擁有“相馬”之能。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鬼谷子說,“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意思是面對沒有志向的人,可以以微小之事滿足他。面對志向遠大之人,則要以崇高奮進之事來滿足他。隻有這樣才可以達到無往不勝的成就。
有些人安于平凡,在從容、安詳中品味生命的滋味和樂趣。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并非意味着就是失敗的人生态度。此時,騎着自行車漫無目的地遊覽,在沙灘上看落日的餘輝怎樣一點點地漫紅江面,可以不計時間的長短睡個好覺或者悠然地讀一本書,全能令其懷有一份美好的心情。
而有些人則擁有鴻鹄大志,志向引領奮鬥,奮鬥成就志向,立志與奮鬥相輔相成。在這個大江奔流的年代,無論年齡幾許,隻要有志向、肯奮鬥,不為風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攔,都可以跨過山川和大海,不斷接近勝利的彼岸。對待志向宏大之人,則要幫助其立決心,樹毅力,利用榜樣的力量助其成就事業。
子女的教育問題是令許多家長頭痛和繞不開的話題。最好的教育辦法其實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作為一項教育原則,反映的是人差異化、多樣性需求。在西方教育史上,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在《愛彌兒》中論述到父母要懂得尊重兒童,父母要變成兒童的幫助者和指導者,家長在教育兒童時要按照兒童的天性、年齡和身心特點去施教,培養出有眼界、有禀賦、有優良品行修養的人。
在我國的家庭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也備受推許,宋代袁采也提出過“性不可以強合”的思想。他認為世間最親密的關系莫過于父子兄弟的關系了,但造成家庭不合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重視到對方的個性特征,既然父子兄弟個性各有不同,不可強求,那麼就應該求同存異,因材施教。
父母要辯證的看家庭教育問題,了解孩子并非一個模闆裡雕刻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之處,有自己的性格和追求。相同的問題在不同孩子身上所展現的結果不可能完全一緻,一個孩子一個樣,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發展長處避免短處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規律,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利于孩子的成長。
父母和孩子磨合了十幾年,總能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總能比别人最先發現自己孩子的問題,總能比别人更了解什麼做法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教育子女切不可“一刀切”,隻有了解到孩子的志向和追求,摸索孩子的性格,讓孩子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發展模式,才能滿足社會多樣化的人才需求。田忌賽馬的故事耳熟能詳,即使孩子有些許短處,但若能發現其長處,揚長避短,因材施教,量體裁衣,也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