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三國時的蜀漢。快樂得不想回國。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禅曰:‘頗思蜀否?’禅曰:‘此間樂,不思蜀。’”
三國後期,蜀國的建立者劉備病死後,他16歲的兒子劉禅繼承了王位。劉禅是個很貪玩的人,剛開始的時候,由于諸葛亮等人的幫助,還能治理好國家,後來輔佐他的人先後去世了,而他自己又隻知道玩樂,因此把國家治理得越來越糟糕,國家也越來越貧困。
後來蜀國被滅了,劉禅向敵人投降當了俘虜。魏國的國王曹奂讓劉禅搬到魏國的首都洛陽住,封他為安樂公,給了他很多東西。劉禅對此很滿足,心安理得地在魏國重新過上了快樂的生活。
有一次,司馬昭故意問劉禅說:“你還思念蜀國嗎?”劉禅竟然回答說:“魏王對我很好,我在這裡很快樂,一點都不思念蜀國了。”
簡白解成語
摘選自《爆笑成語》,朱斌&簡白&漫友文化 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