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中,不管是大型污水處理廠還是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隻要存在生化處理系統就會或多或少的産生剩餘污泥。剩餘污泥的最終處置和利用是國内乃至全球性的一個難題。目前國内的大型市政污水處理廠污泥大都采用拉往垃圾場衛生填埋方式處置,國外許多國家的污水處理方面對污泥處置采用較多的方法是焚燒、衛生填埋、堆肥、幹化造粒和投海等。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身邊污水處理中污泥處理的幾個途徑。
污泥
(1)污泥與農肥利用結合土地處理,污泥可以作為與有機肥料結合後直接施用,也可以利用污泥的特性直接用于改造改善土壤條件,例如用污泥投放在廢棄的露天礦場、尾礦場、采石場、戈壁灘與沙漠等地,使地面覆土,種植植被避免揚沙揚塵。
(2)剩餘污泥堆肥,因為污泥主要的成分是微生物遺體,含有大量有機質,污泥堆肥就是通過利用堆肥技術使剩餘污泥成為含有大量腐殖質的堆肥産品。污泥堆肥能改善土壤結構,污泥堆肥分為厭氧堆肥和好氧堆肥。厭氧堆肥是在缺氧的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代謝有機物。好氧堆肥是在好氧條件下,利用嗜溫菌、嗜熱菌的作用,分解泥中有機物質并殺死污泥中大量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并且使水分蒸發、污泥含水率下降、體積縮小。污泥堆肥對後天要求的條件較高,污泥成肥率較低,并且後天費用較高,也易産生新的土壤污染,所以現階段科技工作者也在努力研發新型的堆肥方式,以便更簡便更有效的解決污泥問題。
(3)垃圾場填埋,垃圾場填埋必須要做到衛生填埋。衛生填埋是把脫水污泥運到衛生填埋場與城市垃圾一起,按衛生填埋操作進行處置的工藝,常見的有厭氧衛生填埋和兼氧衛生填埋兩種。衛生填埋法的優點是:操作起來簡單,管理也比較方便,一次性處理量大,運行費用低,總投資節省,對各類污泥的适應能力強;但同樣有很多缺點:占地面積大,滲濾液及臭氣污染較嚴重等。衛生填埋法适宜于填埋場選地容易、運距較近、有覆蓋土的地方。迄今為止,衛生填埋法是國内外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脫水污泥最常用的方法。其缺點是機械脫水後直接填埋,操作困難,運輸費用大,且易産生衛生問題。衛生填埋将向調理後再實施的方向發展。
(4)污泥造粒幹化,污泥幹化造粒工藝是近年來比較引人注目的污泥處理技術新方向。國内最近出現的的污泥複合肥研究生産方向,主要就是走的幹化造粒的道路,隻是在其中添加了化肥通過有機肥加化肥的方式來提高複合肥的肥效且有利于改善土壤。一般說來,污泥幹化造粒工藝是污泥直接土地利用技術普及前的一種過渡。幹化造粒後的泥球可以作為肥料、土壤改良劑和燃料,用途廣泛。
污泥處理
(5)污泥焚燒發電,焚燒既是一種污泥處理方法,也是一種污泥處置方法,利用污泥中豐富的生物能發熱,使污泥達到最大程度的減容。焚燒過程中,所有的病菌病原體被徹底殺滅,有毒有害的有機殘餘物被熱氧化分解。焚燒灰可用作生産水泥的原料,使重金屬被固定在混凝土中,避免其重新進入環境。污泥焚燒的優點是适應性較強、反應時間短、占地面積小、殘渣量少、達到了完全滅菌的目的。該法的缺點是工藝複雜,一次性投資大;設備數量多,操作管理複雜,能耗高,運行管理費亦高,焚燒過程存在大氣二次污染的潛在危險。
(6)污泥入海 污泥入海曾經是沿海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比較常見的方式,但國家出于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考慮和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條例的執行,已經基本杜絕。
污泥處理也是污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做好污泥處理才是真正的搞好了污水處理這項大工程,不能做一些污染轉移的事情,如何做好污泥處理也是我們環保從業者必須要加倍重視的問題。
歡迎大家一起談論污水處理知識,有問題請回複,一起探讨!
污水處理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