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航空公司的定價原則?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今後,你登上漢莎航空的航班,将再也聽不到熟悉的“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乘坐本次漢莎航班”的問候,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各個航空公司的定價原則?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今後,你登上漢莎航空的航班,将再也聽不到熟悉的“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乘坐本次漢莎航班!”的問候。
這是由于漢莎航空公司決定開始采用性别中立用語。這一新規也将适用于漢莎旗下的其他航空公司,比如奧地利航空、瑞士航空以及歐洲之翼航空公司。
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漢莎航空的一位發言人說,此舉是為了讓機上的所有乘客都感到受歡迎,包括那些不認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人。他同時對德國之聲說,“對漢莎來說,多樣化不隻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現實。從現在開始,我們的語言中也會體現這一立場。”
漢莎航空将不再采用“女士們”“先生們”問候乘客
“我們的目标是在平等的基礎上歡迎每個人登機。”
那麼機組将采用怎樣的問候語呢?可能是“親愛的客人”,或一句簡單的“早上好/晚上好”。
該公司表示,這項舉措是對目前“社會上正确進行的關于非二元性别認同的讨論”和“重視機上所有客人”的願望的回應。
漢莎航空已于2021年6月開始在國内航班上推廣這一新規,并将漸漸推廣其國際航班上。
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機構開始注意到非二元性别認同,并在迅速推進,如福特汽車剛剛宣布,将棄用“Chairman(主席)”的稱呼,而采用“Chair”。航空公司也不例外,漢莎航空并不是第一家采“中性問候”的航空公司,2019年10月,加拿大航空成為采用性别中立用語的第一家航空公司,使用“大家”來代替“女士們、先生們”。
2020年10月,日本航空也在航班和世界各地的機場采用“所有乘客請注意”和“歡迎大家”的問候語,取代傳統上的“女士們、先生們”,它也成為第一家采用性别中立用語的亞洲航司。日航當時表示,公司一直在注意促進社會的多樣性發展,同年3月,日航宣布女性空乘人員可以選擇不穿高跟鞋且穿長褲工作,踏出了性别平等的一步。此前,日本的航空公司普遍規定女性空乘人員必須穿着高跟鞋和裙裝服務。
而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上個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一份委員會報告建議,包括 “飛行員(airman)”和“無人駕駛(unmanned)”在内的性别化航空術語應在全行業範圍内改為性别中立的對應詞。
7月8日,美國國務院也宣布了美國護照的一項重大變化:美國人可以自行選擇護照上的性别,當選擇的性别與其他身份證件上的性别不一緻時,不需要出示醫療文件。目前,美聯航和美國航空已經允許乘客選擇性别為”X”,而美國國務卿也表示,美國國務院正在努力實現性别中立護照的使用。
什麼是性别中立用語?
在日常生活中,性别稱謂無處不在。男孩和女孩、父母、子女、他和她,以及頭銜(先生、小姐、夫人、女士)……這些都是性别化的詞彙,身份文件上也會标注我們的性别。那麼,什麼是性别中立呢?
對于這個新詞彙,韋氏詞典在線版的解釋是“提到人的時候不使用任何性别相關語言”。歐洲性别平等研究所的定義則是,所謂“性别中立詞彙”是指“不特指某一性别、無論男女适用于所有人的詞彙。”
目前,聯合國和歐盟等機構也推出了無性化詞彙的使用準則。 2018年,歐盟議會發表的《性别中立語言手冊》中寫道,“性别包容語言并不僅僅隻是一個政治正确的議題。” “性别中立語言的目的是避免那些可能被解釋為偏見、歧視或貶低的詞語選擇,或者暗示一種生理性别或社會性别具有某種常态特質的詞語選擇。”
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社會經濟學專家席勒( Alexandra Scheele)對德國之聲表示:“對于那些自我性别認同不在男女範疇之内,或者對性别二元區分并不認同的人來說,不使用女士先生這樣的詞彙,可能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
在許多人看來,性别中立用語是性别平等的一個表現。
《福布斯》的一篇報道則指出,性别稱謂也影響着對自己性别身份認同的人,因為語言影響了思維方式。語言上對性别的強調,可能會加深人們對性别的某種刻闆印象。尤其是在一些語言中,所有物體都被分為陰性和陽性,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認知科學教授萊拉·博羅迪茨基(Lera Boroditsky)發現這種分類實際上影響了人們對物體的認知。例如,當要求說德語和西班牙語的人描述一把鑰匙時,他們的反應反映了這種差異:鑰匙在德語中是陽性的,而在西班牙語中是陰性的。德國人使用更多的男性詞彙,如 “鋸齒狀”、“鋸齒狀”、“硬”和 “金屬”來描述一把鑰匙,而說西班牙語的人則使用更多的女性詞彙,如 “小”、“閃亮”、“金色”和 “複雜”。對 "橋 "這個詞的反應正好相反,它在德語中是陰性的,在西班牙語中是陽性的。
同時有研究表明,使用更多性别化語言的國家的性别平等程度較低。
福布斯建議英語使用者用一些無性别指向的詞取代原先的性别化稱謂,如用“人們(they)”代替男或女,“配偶(partner)”、“同産(sibling)”、“孩子(child)”代替夫妻、兄弟姐妹、子女等。
不過,在這一思潮中也不乏反對的聲音。據德國之聲報道,德國的反對者認為,性别中立用語是一種對德國傳統語言文化的攻擊。目前,德國國歌也是性别中立用語的改動對象之一,3月,一位女性德國性别平等委員提議,根據“性别中立”原則對德國國歌歌詞修改,更換原來歌詞中“祖國(Vaterland)”和“兄弟般(brüderlich)”等用語。這引起了德國社交媒體的熱烈讨論,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圖林根州分部發言人穆勒(Stefan Möller)在推特上寫道:“有着兩個姓的女人想要染指國歌這樣的大師之作,希望我不是唯一生氣的人”。
2020年底,德國有影響力的Duden詞典開始更改其網站上指代人的名詞詞條,以增加女性版本,并将男性版本定義為明确指代男性,這激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德國語言協會激烈表達了反對,截至3月初,該協會“從Duden手中拯救德語”的請願書已經收集了超過27000個簽名。
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CDU)的一位成員Alexander Krauß是簽名者之一。他說:“我擔心我們的語言會退化,閱讀小說将不再是一件有趣的事。你不能通過……搞亂語言來創造平等”。
2021年2月,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在政治團體“前進”運動中的議員組成了一個聯盟,共同提交一項法案,旨在禁止在官員和公務員中使用性别中立的拼寫。
瑞典此前引入了性别中立的第三人稱代詞單數hen,作為她(hon)和他(han)的補充,也招緻了強烈批評。
此外,也有性别議題研究者表示,性别中立用語是一項象征性舉措,真的要提升性别平等意識,以及包容多元人士,還需要有實質性行動,如促進男女同工同酬,拒絕職場歧視等。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丁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