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萬部華嚴經塔
起降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的每一趟航班上,透過機窗俯瞰那蒼茫的土默川大地,你總能看到一座潔白如玉卻又形單影隻的寶塔。它就是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的萬部華嚴經塔,這一美景又稱“白塔聳光”。
巍然屹立千年之久的萬部華嚴經塔,何嘗不是這部佛經最美妙的诠釋?華嚴經在佛法上的奧義終将應驗于它曾經的承載者身上,與其說這是與佛的緣,不如說是與佛的德。
千年舊事随風過,白塔巍巍月下存
《華嚴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大乘佛教華嚴宗的立宗之經。遼代建朝後,曆任皇帝積極吸取中原文化,契丹民族開始接納佛教思想,此後遼人崇佛甚笃,建寺甚廣。
宋元時期豐州地區地圖
精雕細畫顯真心,佛法磅礴入塔中
萬部華嚴經塔經曆千年滄桑至今依舊保存完好,其規模、形制和體積,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也是一座無比華麗璀璨的巨型藝術品。白塔身外側有精美的磚雕,塔身第一、二層外壁嵌有磚雕佛、菩薩、天王、力士像,轉角倚柱為磚雕蟠龍柱,塔身上的三十二處塑像成為白塔最引人矚目的精華所在。塔内還保存有自金大定二年到清末的曆代遊人以漢、蒙古、藏、契丹、女真、古叙利亞、古波斯、古維吾爾等文字書寫的四百餘條題記,實為見證民族大融合的活化石。
明嘉靖年間太原府儒生題記
整個塔體分為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體逐層微有回收,造型敦實、宏偉、穩健,融建築藝術與雕塑藝術為一體。塔身平面布局由外壁、内部塔心壁及二者之間的回廊組成,值得一提的是,塔心設“壁内折上式”梯道、通行上下。一二級為單路梯道,二級以上均為雙路通道,這非常類似今天高層建築的雙向逃生通道,即上下塔不走回頭路,科學合理又具有很高的實用功能,在國内現存古塔中所罕見。
萬部華嚴經塔精美的蓮花瓣狀塔基
塔身的門窗設置獨具匠心,凡單數層正南北開磚拱門,正東西砌出磨磚直棂假門,雙數層則相反,上下錯落,交替設置,其餘方向内設磨磚直棂假窗,用以通風采光。回廊正面内側塔心壁均設龛室,為供奉佛像存放經卷之地。
塔身的門窗
塔的第七層無塔心壁,塔室中空如庭,與北方遊牧民族帳式穹廬頂的造型相似。塔刹自上而上,用刹杆将覆缽、相輪、寶珠、寶蓋和寶瓶串聯而成,猶有一種靈光寶氣,如登極樂境地之感。
寶塔中段特寫
七級浮屠載功德,匠心點點流芳名
萬部華嚴經塔自金代的大規模修繕後至今已有八百五十年,高達七層的寶塔為何仍舊屹立不倒?這無疑讓人非常感歎。事實上,萬部華嚴經塔的高質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塔身木骨優秀的設計結構和其建造材料的合理搭配。
古代時并沒有當代科學詳密的建築力學分析理論,對于寶塔的架構,祖先們憑借着智慧和經驗營造出至今都讓人驚歎的木骨結構,分析萬部華嚴經塔的内部木骨,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幾種木骨模型:
01
井字木骨
井字木骨鋪設在塔頂部位,四棵木骨形成井字咬合,井字的八個骨首正對塔八面的正中央,另一層木骨的八個骨首則正對八角,互相錯開。最頂處在塔刹下面的井字木骨中間又加兩棵義型木骨,這也是最後一道木骨,義型木骨專為塔刹定位,隻起施工作用。
=
02
平座木骨
平座木骨鋪設在塔的每層平面位置,三十二棵木骨均勻等距排列并伸出塔體,承托圍攔荷載,是懸臂梁受彎構件,有八角狀木骨和正方形木骨架構與其咬合,共同組合成平座木骨的結構層
=
03
素腰木骨
素腰木骨鋪設在平座的素腰部位,每面隻有兩棵木骨伸入塔内互相咬合,在塔壁外側有八角木骨與其咬合,共同組合成素腰木骨結構層。
04
角梁木骨
角梁木骨鋪設在木塔内角處,八棵木骨在角處懸挑,上托仔角梁,仔角梁深入塔體較淺,仔角梁骨尾上面加一棵小木骨,長度隻有六十厘米,與其咬合,這是該塔中最小的木骨,其作用是固定仔角梁和抗傾翻力矩。每面還有兩棵均勻等距和塔面垂直的木骨與兩道八角木骨咬合,共同組合成角梁木骨結構層。
除木骨架構外的精細巧妙外,萬部華嚴經塔在建築材料的選用上也同樣精彩。首先,“白塔”之所以“白”,在于其塔身在建造時塗抹的白灰膏。白灰膏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塗抹後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碳酸鈣,最終碳酸鈣硬化敷住塔身并填充磚體間的空隙以加強塔身強度。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鈣的硬化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期間它自身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形變,這可以為木骨和磚石日後的變形留下“容忍”空間。
其次,木骨在選材上非常講究,萬部華嚴經塔的木骨源自陰山山脈大青山段的千年古松。這種木材緻密厚重,富含油脂,不易腐爛,抗拉性能一流。在建材的挑選上,遼代的工匠更是一絲不苟:蟲蛀、疤結、風裂、翹曲、表皮糟朽等木材一律不用。
白塔背後的陰山山脈
萬部華嚴經塔自古豐州城毀滅後,至今無人過問。獨特的整體木骨磚灰聚合構造為這座寶塔成功抵禦了一次又一次災害。當年的古豐州在戰火中燒得片瓦不存,而萬部華嚴經塔卻依然矗立。寶塔遭受過雷擊但隻是掀掉了塔頂的局部,塔身整體不歪不斜,經過地震的洗禮,也不傾不倒。這充分說明了萬部華嚴經塔的特殊結構不僅有耐久性,還有耐火性、抗震性和抗雷擊性。歸功于這些優越性能和祖先們的無窮智慧,這一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産才得以保存下來。
通過圖片分享不同的故事、曆史、風情、人文,每天更新!喜歡的可以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