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作:道衆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衆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衆生、有情之意。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衆生,修諸波羅密行,于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由于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
菩薩者,上求佛道、下化衆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
佛教裡有五大菩薩,象征五種理想的人格,即:願、智、悲、行、慈。
地藏菩薩願力深厚,“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在六道内廣渡有緣衆生。
文殊菩薩持金剛智慧之劍,斬斷一切煩惱,播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有十二大願。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身無疲憊的去實踐。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大肚能容、開口便笑, 慈心攝心,引導衆生離苦得樂。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木;佛門廣大,難度無緣之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