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學名Gardenia jasninoides Ellis别名黃栀子、山栀、白蟾、重瓣栀子。栀子屬西草科(Rubiaceae)栀子屬。常綠灌木,高1~2 m,根淡黃色:莖多分枝,老枝樹皮褐色,幼枝有毛,青綠色。葉對生或三葉輪生,有短柄,革質,長圓狀彼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4cm,寬2~5 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全緣,兩面光滑,基部楔形,托葉膜質,基部合成--鞘。花單生于枝端成葉腋,大形,直徑5~10cm,白色,重瓣,芳香,花梗極矩,常有棱;尊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線狀或線狀披針形;花冠旋卷,高腳杯狀,花冠管獨圓柱狀,長約3cm,裂片5或更多,倒卵狀長圓形:雄蕊6,着生于花冠喉部,花絲極短或缺,花藥線狀:子房下位一室,花柱厚,柱頭棒狀。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有翅狀縱棱5~8條,長25~45cm,黃色,頂端有宿存花尊。種子較多,嵌于肉質胎座上。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栀子可采用種子、分枝、扡插方法進行繁殖。
1.種子播種
秋天采集成熟種子,經曬幹,貯藏,于播種前剝開果皮,取出種子,泡在清水中2~3小時後揉搓,去掉浮 在水面的雜質及癟籽,将沉于水底的飽滿種子撈出後稍為晾幹,拌上細砂,以備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好,春播在2月下旬,秋播在9月下旬。播種時,先将選好的土地深耕,每畝施基肥約2500~3000kg,耙平,作畦,畦高30cm,寬100 cm,以20 cm左右開溝采播,覆蓋焦泥灰和細土0.4~0.6cm,上面蓋稻草,每畝用種量2~3kg。出苗後,及時揭去稻草。如陽光強烈,可早晚澆水,以免影響幼苗生長。幼苗若生長過密,應分次勻苗,最後以株距10~15 cm定苗。還需及時除草、追肥。苗高30cm以上可定植。
2.分株繁殖
于春、秋兩季,将母株挖出進行分裁,為了提高成花率可将部分枝葉和部分根系剪去,然後挖穴種植,種後及時澆水,次年即可長葉開花。但此法的繁殖速度較慢。
3.扡插繁殖
将枝條扡插于遮蔭、濕潤的環境,使其生根發芽。此法能保持良種的種性和加快繁殖速度,現大多數采用這種繁殖方法。具體操作如下:選擇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質壤土,精耕細作,然後作畦,畦高30cm,寬100 cm。因栀子花扡插生根前,如受烈日照射,水分散失快,成活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需搭建簡易單層蔭棚,上面覆蓋葦宿,以遮蔭和保持土壤濕潤。6~8 月間選擇生長健壯的1~2年生枝條作插條,每插條以2~3節為宜,長度8~12cm,頂端留兩片葉或不留葉均可。将插條慢慢插入準備好的插床,行距10cm,株距3cm,插入土中的部分為插條長度的3/5左右。扡插後用手指壓實插條周圍泥土,随即用噴霧器澆水。扡插後一個月左右生根發芽,插後管理工作極為重要,管理完善,成活率可達93%以上,管理不善則會全部死亡。因此扡插前期白天要遮兩,晴天每天噴霧澆水3~4次,雨天和陰天适當減少。生根發芽後,早晚略受微光,促使植株生長。扡插棚内的溫度在22~28°C之間,濕度控制在85~90%,不宜過濕,否則會造成插條大量死亡。冬天要用塑料布保溫。翌年春、夏兩季要适當施以稀薄氮肥為主的肥料(肥料與水的比例是1.5:8.5)。一年後苗高可達30~40 cm。
種子育苗或扡插育苗,待苗高達30~50 cm時,在春、秋兩季按行株距100x 100cm定植于大田内,每由可種植550~600株。移栽後1~3年中,植株矮小,生長緩慢,如成片栽種時,中間空地可間種豆類等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減少雜草滋生,也可以結合綠化種子低山坡地、半荒地、路旁和工廠綠化區,達到綠化與經濟收益相結合的目的。
栀子的田間管理較為粗放。定植初期要适當澆水,成苗後遇幹旱要灌溉。定植後每年4月中旬追施人畜糞肥,每畝1500 kg,于株旁開淺穴施下,以供植株抽新枝和孕蕾的需要。5月間可再施人畜糞,每畝1500 kg,促使花枝發育,為提高花的産量打下基礎。11 月冬翻施肥,每畝1500~1800 kg堆肥、廄肥等,促使根系發育和保溫。另外,還要進行适當的中耕除草,以及合理修剪(除去病枝和枯枝)等工作。
1.蚜蟲(又名密蟲)
以成、若蟲吸食莖葉汁液,嚴重者造成莖葉發黃。防治方法:冬天清園,将枯株和落葉深埋或燒毀。發生期噴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數次。
2.短額負蝗
以成、若蟲咬食葉片。防治方法:幼齡期噴90%敢百蟲8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數次。
3.大蓑蛾(又名皮袋蟲)
危害葉片。防治方法:用敵百蟲1000倍噴葉面數次。
栀子的采花年限一般是25年左右,為保證花的産量,老株要更新。在收花期内,管理完善的情況下,每年每畝收花量可達400~500 kg。開花時采收初放的花朵,随即加工提取浸膏,以不帶花托的栀子花浸膏,質量較好。鮮花貯存不宜超過12小時,必須薄層貯存,以免發熱,變質。
加工采用浸提法,溶劑是石油醚(60~70°C)。也可以用吹氣吸附法提取精油(頭 香部分),然後用浸提法提取浸膏。浸提時,必須及時排水,否則會嚴重影響浸膏的質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