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外的日子了,除了想家裡的親人,就是想家鄉的美食啦。小時候拿着着剛出鍋的熱大馍就着醬豆就很好吃!也許是餓的原因,也許是真正的好吃。反正現在找不到那個味了。美味隻能在記憶裡回味了。

前段時間突然很想吃醬豆沾鍋巴馍,于是我去超市買了二小瓶某品牌的原味醬豆和海鮮醬豆,買回來後我又進行了加工。但是感覺味道不對,始終缺少點啥,也許是思念鄉情,也許是工藝不同,也許是少了媽媽親手做的味道吧。當時我就想讓媽媽給我郵寄一些醬豆過來,不過仔細一想,家裡已經有好多年沒有曬醬豆了。前幾年都是從我舅姥姥家拿回來的醬豆,現在她年齡大了,也做不動了。

在我們安徽阜陽的農村以前祖祖輩輩都是用傳統工藝制作醬豆。其實這是個工藝複雜的活兒。 首先要挑選用上等的黃豆,然後用水泡發以後再上鍋煮(那時,家裡煮黃豆時,隻要聞到豆香味了,可不管它到地熟不熟,趁着大人不注意就噻一把放嘴裡,感覺特香,滿滿的都是幸福感。比現在的鹵煮毛豆還好吃呢),當黃豆真正煮熟後我媽就會留下一點,切二個青椒,拍幾瓣大蒜,丢點荊芥進去,放點鹽,再滴幾滴自己做的小磨香油,那就是美美的一道涼拌豆子了。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煮好後撈出控水,然後攤在草席上量曬,等表皮沒有水分後就開始拌面粉。
拌好面粉以後,就需要把它放在草席上或者大箔簍裡蓋上東西進行焐制,焐多久我已不記得了,知知道等豆子上起了黴點,長出白毛,然後又變成長長的綠毛,這是一個制作醬豆成功的關鍵!”把長滿綠毛的黃豆倒進篩子裡,端到院裡的太陽地暴曬,曬幹曬透之後,捧起一把豆子,兩手使勁對搓,直至把綠毛揉搓下來。
脫去綠毛後,再用簸箕把多餘的面粉過濾幹淨。

最後選擇一個好的天氣,開始制作,把處理好的豆子放在光線好的土陶大沙盆裡,倒入水、鹽、磨碎的大料、剁碎的紅辣椒。具體放多少,經驗豐富的老人都有他自己的的比例。待所需材料完加入,土陶沙盆進行密封。
後面的步驟也很關鍵,需要每天對醬豆進行攪拌以及撒鹽,不能沾上生水,或者就會腐敗。這個過程都是在炎熱的太陽底下完成的。

等到醬豆曬成以後,用幹淨無水的勺子打半碗除了,熱鍋冷油,放蔥姜蒜爆香倒入醬豆用自家榨的菜籽油把醬豆浸泡出來,這樣的醬豆不隻味道好,而且還能放得久。
美味的醬豆做好以後,它基本就是冬天裡的早餐與白粥搭配的黃金搭檔了。我最喜歡的還是沾着鍋巴馍吃。記得我家南邊有位長輩經常就着醬豆喝着散裝的高粱酒。那時我就想不明白為什麼他能對着半盤醬豆喝上半斤白酒,随着我現在長大了,也明白了那位前輩當初就着醬豆喝酒的雅興與自在……
現在科技的發達已代替,曾經用傳統工藝做的美食。手藝人真在慢慢的減少,兒時的美味或許隻能用來回憶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