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父母,通常有兩種可能:一是親子關系問題,孩子隻沖着爸媽,對其他人沒事(這種情況比較多);二是孩子本身就攻擊性偏高,從小一發脾氣就摔東西砸東西,像個一點就炸的火藥桶,父母接觸頻繁、管得多,所以被波及得最多。
如果是親子關系問題,父母更需要關注孩子沒發脾氣的時候,而不是發脾氣、打父母後的溝通。這是“防火優先原則”,平時防火比較簡單,但滅火則代價巨大。如果平時的溝通足夠好,打父母這件事根本就不會發生。
孩子之所以發脾氣,甚至打父母,很大的原因是:孩子之前好好說話、好好表達的時候,父母根本就沒聽;非要等孩子暴怒,才有了緩和與商量的餘地。反之,如果平時就能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注,孩子也不需要發脾氣了。
想要孩子有好脾氣,在孩子乖的時候,你們也要多加鼓勵;而不是把孩子的乖當成理所當然。特别需要關注孩子平靜時的狀态與訴求。在孩子提出需求時,不要立刻急于否定,而要詢問他的原因、動機,然後共同決策。
如果孩子反駁你,不要用家長身份壓孩子,而至少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你可以說:雖然我不太同意你這麼做,但是我想知道你這麼做的原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不願意嗎?或者,我怎麼做,你更能接受,這樣我們就不用花時間和精力來争執了。
在孩子打父母後,千萬不要抱着“過去了就過去了”的心态閉口不談,而要在大家平靜過後,跟孩子坦誠地聊一聊。你可以問孩子:你覺得爸爸/媽媽被你打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之後會不會難過?會不會失望?
和孩子讨論感受
,可以幫孩子提升共情能力,孩子之所以攻擊父母,共情能力低是個重要的原因(父母很可能有同樣的問題)。他們往往不理解自己的行為,會讓父母難過。
孩子有脾氣,偶爾沖動,這很正常。而遏制沖動的最有力手段,是引導孩子考慮别人的感受。通過這樣的共情訓練,孩子才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問題,更好地約束自己的沖動行為。
如果沒有親子問題,孩子打父母,則有可能是孩子本身有比較強的攻擊性。十個打父母的孩子中,大概有兩個是這種情況。情況比較嚴重的話,則有可能是孩子生病了,比如多動、情緒管理障礙和社交障礙等。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協助解決。
如果你的孩子有高攻擊性,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特别需要做出好榜樣。千萬不要打架或者互相扔東西。在有些家庭裡,夫妻交流火藥味太重,以至于讓孩子覺得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最高效手段。
有研究發現:和不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家庭相比,那些用暴力應對問題的家庭,更有可能養出有較強攻擊性的孩子。而跟蹤研究法發現,那些在 2-5 歲時候有明顯攻擊傾向的孩子,到了9歲時,會更有可能有社交、學習和情緒上的問題。
你可以讓孩子嘗試情緒管理,比如正念。雖然兒童用正念的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已有研究表明,正念可以降低學生們的壓力,攻擊性和社交焦慮水平,并改善一些認知執行功能,提高學習成績。
剛接觸正念時,可以和孩子一起用 Headspace、Mind Yeti 等APP進行,時間不需要長,可以從 1 分鐘開始,再逐漸增加到 5 分鐘、10 分鐘。在感受到壓力時,不管對大人還是小孩,這類APP都特别管用。
如果孩子年齡小,實在坐不住,那可以看勞倫·阿爾德弗的《正念猴子與快樂熊貓》(Mindful Monkey,Happy Panda)和伊蓮·斯奈爾的《像隻青蛙好好坐》(Sitting Still Like a Frog),這些書都能幫助啟發孩子的情緒管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