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4:34:26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莊子活出真實自我)1

如果你讀不懂莊子的思想,可以讀一讀莊子本人的故事。因為文如其人,人如其道,知行合一,讀懂莊子本人,也可以一窺其“道”。可以說,這也是讀懂《莊子》的一條捷徑。有一則“曳尾塗中”的故事,就可以看出莊子的個性與追求。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内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于廟堂之上。此龜者,甯其死為留骨而貴乎?甯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甯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秋水》

有一天,莊子在濮水岸邊釣魚。這時,從遠處走來了兩個人,身着官服,躊躇滿志。“我們是大楚國威王派來的使者,楚王得聞先生大名,才華拔萃,願将國内大任委托于先生,還望先生不負國王求才若渴之心。”兩位使者信心滿滿,頗有大國之風。

莊子眼光盯着簡單樸實的魚杆,并沒有回頭去看外表過分謙恭而内心些許傲氣的使者,有點自言自語地講道。“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已經三千年了吧,卻被國王用錦緞包裹着放在精美的竹盒裡,鄭重地藏在廟堂之上,受人供奉。你們說,這隻神龜是願意死了留下一把骨頭讓人頂禮膜拜好呢,還是願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裡爬來爬去呢?”

“當然願意活着了。”兩位使者異口同聲地答道。“那麼二位請便吧,我也願意活着,哪怕像烏龜一樣,在泥中爬來爬去。”莊子委婉地下了逐客令,兩位使者怏怏不快地離開了河邊。

《史記》中有一段莊子的小傳,與此類似,“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币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甯遊戲污渎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羁,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莊子活出真實自我)2

讀罷這兩則類似的故事,總是讓人對莊子肅然起敬。莊子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什麼對自己最重要。要面包,還是要自由?面對生活上的困境與精神上的逍遙,應該如何選擇,莊子是一個清醒而冷靜的明白人,莊子用這則故事給予了我們明确的答案。

莊子看透了世間萬象,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能僅僅體現自己的工具性價值,為王侯所用,得其爵位,受其役使,與其助纣為虐、為虎作伥,不如苟且偷安、潔身自好。

入世為相與出世逍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也反映出兩種不同的價值追求與人生态度。入世為相,可以說名利之心更重一些,當然也可以說“兼濟天下”,實施“聖人之治”。

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選擇仕途,千金相位,對于莊子這樣稀有的社會精英來說,用世俗的眼光來看,無疑是一條康莊大道,是正确的人生選擇。

但是莊子就是莊子,得道的聖者注定了超凡脫俗、卓而不群,他走的是一條背俗之路。功名利祿重要,還是自然天性重要?做衣食無憂的金絲鳥,還是做自由自在的野雞?帶着鐐铐跳舞,還是自由地爬來爬去?對于莊子來說,這些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根本不用選擇,因為莊子一直追求着做一個真人,一個返樸歸真自由“自快”的自我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莊子活出真實自我)3

名利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名譽和利益,具體來講無非是功名利祿,或者說事業、榮譽、财富、權力、美色、面子等,人們為了追名逐利不惜犧牲了一切,健康、人格、自由、親情、道德、良知等等,到頭來才知虛名浮利空歡喜,大夢一場,過眼雲煙,一切又回歸到了無有的初始狀态,人總是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走,沒有一個例外,這也是對名利的一種定義。

莊子有言:“名者,實之賓也”,“名為公器,不可多取”,“求名失己,非士也”,“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能尊生者,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等等,這些都是莊子對名利的深刻解讀。

對于幸福的人生來說,名利不是必選項。名利就是一層厚厚的塵,它遮蔽了你的自然本性,讓你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能夠得到什麼,怎樣才能活得更加快樂與有意義。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活得是否有滋味,衡量的标準,不是外在的顯赫,名利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的獨特領悟和對精神高地的堅守。

對别人擁有的東西可以心癢眼紅,這無可非議,但如果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别人,活在别人的世界裡,為獲得别人的掌聲、社會的肯定而活着,對于自己而言,生活就是一種累贅,活給自己看的生活才會有一份輕松,幾許充實和快樂。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莊子活出真實自我)4

做死去的神龜,還是做活着的泥龜,活得更像人物,就像生物标本一樣的神龜錦衣于廟堂之上,被人供奉、瞻仰、膜拜,還是活得更像自我,像曳尾塗中的烏龜一樣自由自在,沒有羁絆,遊戲世間,也更接近内在的靈魂。

在人生中,總是面臨種種選擇,是為五鬥米折腰,摧眉折腰事權貴,還是視功名如糞土、視權位如腐鼠,遊戲人間,自快吾志呢?在人生的天平上,一邊是千金相位,一邊是濮水遊魚,孰輕孰重,莊子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衡量标準,所以成就了一代聖哲的千古佳話,也成為了後世知識分子“不得已”而出世的精神标杆。

莊子對名利的超越與放下,對我們如何理解人生的意義具有特别的啟示意義。人在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以後,必然追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即為什麼活着。

在當今崇尚實用至上的時代,當一個人迷失在功名利祿之中時,常常會忘記了人生本身的意義。為什麼今天我們有許多人的心态,總是不平衡,那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裡,看到了太多的功利,因為這種功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同時也失去很多很多,包括溫情、誠信、良知等,最重要的是我們失去了自由的機會。

我們習慣了做籠中鳥,為了那點飲食,我們失去了天空,我們得到了一棵樹木,卻失去了森林。面對名利,做到知足知止,心如止水,“不汲汲于榮名,不戚戚于卑位”,無非分之想,便是一種超脫,是一種從容,是一種灑脫。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莊子活出真實自我)5

人為什麼不自由?就在于人在乎的東西太多。有一句諺語:山坡上開滿了鮮花,在牛羊的眼中它隻是飼料。我們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當一個人的心為名利遮蔽的時候,我們能看見的世界皆是飼料,因為飼料可吃有用,不要認為隻有牛羊看見飼料,其實我們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夢想有吃不完的飼料(比如花不完的金錢),滿足于無窮無盡的感官欲望。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有些是必需的,比如滿足生存需要的物質資料,而有些是完全用不着的,比如名利、貪心、虛榮、嫉妒、仇恨等等。對于這些,應該就像電腦中的垃圾文件、錯誤信息一樣,及時删除整理,操作才能順利進行。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隻有少了物質上冗餘的累贅,才會有心靈上自由的空間,扔掉的包袱越多,我們就會走得越輕松,路就會越走越長。

世人皆知,名利乃身外之物,但還是很多人如蠅逐臭,孜孜以求,這就是喪本離真,背離大道,追名逐利會扭曲異化人的本性。浮雲名利濃于酒,醉得人心死不休,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名利的奴仆。

做主人,還是做奴仆,關鍵在于自己的覺悟與選擇。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如果看破并放下了名利,如杜牧詩雲:草色人情相與閑,是非名利有無間。看淡了一切,就能品賞到風花雪月之韻味,對待名利得失看成人生的一種體驗,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順其自然,随緣達觀。

莊子人生的四個層次(莊子活出真實自我)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