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泉州開元寺-泉州新晉世界文化遺産

泉州開元寺-泉州新晉世界文化遺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8:39:15

開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門外,南臨城内東西向主街道,寺院由中路主體建築群、東西石塔及東西兩路附屬族群等組成。

開元寺是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遺産要素。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經濟及多元文化遺迹反應出宋元海洋貿易帶給泉州的經濟繁榮和文化共存特征,與寺院關聯的割據政權統治者、宋元官方、僧侶、地方大族等人群對宋元社會經濟和海洋貿易有重要貢獻。

泉州開元寺-泉州新晉世界文化遺産(世遺泉州遺産點)1

開元寺

【重點遺存】

開元寺始建于公元7世紀,10世紀奠定主體格局,至今保存着中國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發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軸院落的東西兩側另建塔院,14世紀後少有出現,非常珍貴。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主要建築包括自南向北依次為紫雲屏、天王殿與拜亭、拜庭及東西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及其東側檀越祠。東、西兩側矗立着鎮國塔、仁壽塔兩座宋代石塔,整體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

【紫雲屏】

紫雲屏牆中嵌着隸書“紫雲屏”石刻是明代泉州著名書法家陳于王于明萬曆四年(1576年)寫的。

【山門】山門是開元寺的入口,始建于公元687年(唐垂拱三年),單檐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曆代都有修繕,現狀整體為18-19世紀(清代)傳統建築風格。根據研究,其中間三個開間的部分構件承襲了7-13世紀的建築特征,如:石柱粗壯且呈梭狀,承襲唐代風格。這種覆盆狀的柱礎具有宋代特征。石柱上懸挂的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是我國南宋大理學家朱熹(1130-1200年)所撰,記載了當時泉州佛教的興盛和僧侶衆多的景象,弘一法師于1928-1942年住錫泉州時重新題寫了對聯。殿堂兩旁的塑像是佛教密宗經典中的密迹金剛與梵王。

【拜庭】

拜庭連接着天王殿和大雄寶殿,是可供僧侶、信衆聚集的場地,面積2800平方米,兩翼有長廊回護。兩旁列置的陀羅尼經幢、窣堵波式塔、寶箧印經塔,都是8-10世紀随着漢傳密教的發展而在中國新産生的佛教建築形式。在11-14世紀期間,這些新生的佛教建築在中國東南沿海大量建造和持續發展,并傳播到東亞其他地區。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經幢、佛塔遺存,建造年代多為10-14世紀,一方面是東亞地區佛教建築發展史中珍貴的年代标本,另一方面也有力地見證了泉州作為中國當時最重要的官方國際港口,多元文化在此地彙聚、融合和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成果。

【寶箧印經塔】

大殿前的這兩座石塔稱為寶箧印經塔,因塔的造型酷似藏經寶匣,故得名。傳說公元前二世紀古印度阿育王敕建八萬四千座塔,其中十九座傳入中國,故又稱為阿育王塔。五代時期吳越王錢弘俶仿效阿育王,建造八萬四千座塔,多為木雕或銅鑄的一尺左右的小塔。石構大型寶箧印經塔現僅存于閩浙粵沿海三省,特别是泉州一帶,它們僅建于宋元兩代,是印度密教浮海東漸的産物,後來廣為流傳到日本等東亞地區。

開元寺的這兩座石塔建于1145年,為典型的寶箧印經塔形制,高5.48米,由基座、塔身、塔頂、塔刹4部分組成。方形塔身是這種塔的基本特征,四面刻龛,内雕佛本生故事。塔頂上四角立着山花蕉葉,上面刻有佛傳故事。塔刹形制完整,由覆蓮、相輪五重等組成。

1982年維修這個寶箧印經塔時,在塔内發現一件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幢身文字記載有當時管理海外貿易官員的職銜“軍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揮兼禦史大夫”,及當時泉州最早的海外貿易管理機構——榷利院,印證了五代時期官方對海外貿易的重視及當時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

【窣堵波式塔】

窣堵坡原是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随着佛教在各地的發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供奉佛舍利,後來也成為高僧圓寂後埋藏舍利的建築。窣堵波式塔的基本形制是用磚石壘築圓形或方形的台基,在台基之上建有一個球形覆缽,即塔身,塔身中常見雕刻有佛首形象,裡面一般有埋藏石函或硐函等舍利容器。這對窣堵波式塔,(東面塔身雕刻銘文:“奉三寶信士劉大亨命工建造寶塔二座,用薦□二親,資超□界。時嘉定辛未正月吉日謹題”。)是公元1211年建造的,小型塔自身有紀年銘文是特别少見的。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開元寺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面闊九開間,屬于中國古建築裡最高的形制,大殿面積1388平方米。它始建于686年(唐垂拱二年),1637年(明代崇祯十年)重修為現狀形制。

【大雄寶殿月台須彌座】

大殿月台須彌座很特别,它的束腰處有73方獅子與人面獅身石刻,這與南印度朱羅時期的印度教寺院裡的人面獅身石刻風格非常相似。根據研究,該須彌座是明代重修開元寺時從元末廢棄坍塌的印度教寺移用至此。(這處須彌座反映出兩個珍貴的信息,其一,13世紀時泉州興建了在中國其他地區基本沒有留下遺迹的印度教寺院。其二,17世紀大殿重修時,在這座發展成熟了的中國佛教寺院中,居然使用了印度教主題的建築構件,可謂是非常罕見的文化現象,側面體現了泉州本土文化的多元包容獨特傳統。

【大雄寶殿室内】

根據寺院古代志書的明确記載(《開元寺志)》,大雄寶殿自7世紀(686年)始建以來,曆代都有修繕。經研究,其建築平面布局、整體構造、外形比例、以及構件元素特征等,大部分承襲自12世紀(1155年)的中國傳統木構建築風格,14世紀末期(1389年)增擴外檐範圍,主體架構形制及特征保持至今。

大殿的構架形式為中國古代木構建築體系中最高等級的殿堂式,同時因為供奉大型佛像的功能需求,整體構架又進行了靈活改造,體現出中國古代木構體系轉折期的重要特點。例如參考了10世紀後興起的減柱結構方式,在大殿中部的拜仰空間及佛像位置減掉了兩排共14根柱子,提升了殿内的拜仰空間。

大殿正位按照密宗的規儀,供奉着五方佛,這五尊佛像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佛像各高6米,分别為:中央毗盧遮那佛即釋迦牟尼法身大日如來佛、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成就佛,是密宗最高級佛尊,與一般禅宗供奉的佛像不同。

大殿中最令人贊歎的就是中部兩排石柱和梁架接合處的鬥栱,雕刻成二十四尊飛天樂伎,其造型源自佛經所述的神鳥“迦陵頻伽”(妙音鳥),形象為人身羽翅鳥腿,這些飛天手中或執管弦絲竹樂器,或捧文房四寶,既承擔支撐梁架的結構作用,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為中國木構建築所罕見。迦陵頻伽的形象在7世紀就出現于中國北方及中原地區的佛教石窟寺壁畫及雕塑中,一般均體現為佛前樂舞,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大殿中使用的位置也承襲了佛前樂舞的佛經描述場景,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創造。迦陵頻伽鬥拱的創造性特征,充分體現出10-14世紀的泉州,因來自中原及海外的多元文化彙聚融合作用,形成的開放、包容精神,以及社會文化的繁榮與活力。

【印度教石柱】

這是和前面月台須彌座一樣,取自印度教寺院的石柱,也是17世紀(1637年)重修寺院時使用的。石柱的外形與雕刻與南印度12-14世紀(朱羅國晚期)的印度教寺院相似。兩根石柱柱身上的24幅圓浮雕圖案中,9幅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其他雕刻着中國古代傳統吉祥圖案及花草圖案。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與印度古代著名史詩《摩诃婆羅多》《羅摩衍那》有關。石柱上分别雕刻有:

濕婆立像: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是"毀滅"之神。兼具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有衆多化身,這是衆多化身中的苦行僧形象。

象、鳄争鬥:象和鳄魚都是毗濕奴的信士,因惹怒其它神袛而被貶谪,彼此争鬥不休,長逾千年。後來,象想到毗濕奴大神,以鼻卷舉蓮花向毗濕奴求救。毗濕奴騎金翅鳥飛臨,殺死鳄魚,解救了大象,同時解放了鳄魚。

毗濕奴騎坐金翅鳥:此幅中金翅鳥化作人形,頸挂蛇形項圈,傳說它經常以蛇充饑;腕帶寶石玉镯,頭頂刻花金冠,肩背後長着一對寬闊的翅膀,用雙手托住毗濕奴的雙足作騰越飛奔狀。這與上一圖象鳄争鬥故事是具有連續性的,毗濕奴騎上金翅鳥現身解救大象。金翅鳥迦樓那是大神毗濕奴的騎乘,是喜馬拉雅山裡的一種半人半鳥的神物,象征天力。

閻摩那河七女出浴:克利希那看見七位婀娜多姿的美麗少女正在閻摩那河沐浴嬉戲。十臂人獅掰開裂兇魔身體:毗濕奴化身為相貌兇猛的人獅,把兇魔希拉尼亞卡西布抓來放在膝蓋上,騰出兩隻手掰裂其肚皮,其餘八隻手各拿着象征繁榮的法螺、象征力量的圓盤、象征所有武器中最強有力的仙杖等法寶。

吹笛子的克裡希那:克裡希那打勝仗之後,吹着長笛作舞蹈狀,周邊動物都沉醉在美妙的音樂中。

克裡希那與阿周樹:克裡希那化身頑童,腳被綁在一個木臼上,木臼系在神樹阿周樹上,他将木臼拖到樹中間,再用力将神樹連根拔起而得以逃脫。 還有甘尼巴與基斯那摔跤,毗濕奴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黛維等。

根據研究,石柱的柱頭形制、以及石刻圖案的表現手法方面,都體現出了對印度原型的改造,有力證明了外來文化與泉州本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南印度石柱雕刻的頭發、體态比較寫實,本土雕刻的線條比較寫意。

【甘露戒壇】

戒壇是古代佛教僧侶受戒的場所。8世紀晚期開始,中國官方為加強對佛教教團的管理,嚴格推行受戒制度、同時限制戒壇的設立數量。10世紀後隻有一定級别的行政區域才能設立戒壇,開元寺戒壇建築始建于1019年(宋代)。

戒壇曆代都有修繕,現存戒壇系1666年(清代)重修,這是重修紀事碑記,戒壇建築為五重檐八角攢尖頂式,是依據7世紀律宗經典《關中創立戒壇圖經》所述規制建設,由5層台座構成,象征五分法身,分别供奉佛、菩薩、金剛等。殿頂正中為八角圓形藻井,采用無梁結構,柱頭及補間鋪作也有24尊木雕飛天樂伎,手執泉州南音樂器,也是承襲前代建築樣式,源流與文化意義與大殿中的相同。

開元寺戒壇反映了兩個重要的曆史信息,其一,11世紀初期開元寺能夠設立戒壇,可見當時泉州具有很高的官方地位。其二,中國佛寺中現存的古代戒壇建築甚為稀少,開元寺戒壇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經典記述的規制,是佛教建築發展史中的珍貴物證。

【藏經閣】

藏經閣是佛教寺院中講經說法、存放經書的場所。這座藏經閣始建于1285年(元代),1925年改為水泥仿木樓閣結構。内藏有宋、元、明版紙本經書,貝葉經、金剛經、血經等珍貴經書,佐證了開元寺的悠久曆史。

【檀越祠】

檀越祠是開元寺僧為紀念獻地建寺的檀越主黃守恭而建。祠始建于7世紀(唐代),曆代屢有修繕。

【管理】

開元寺管理體系的涉及到多種利益方,由寺院僧侶、固定信衆團體、宗教部門、文物部門分工協作開展。日常管理方面主要由僧侶和固定信衆承擔,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非常強。固定志願者共150人,每天15人輪流值班。

寺裡香火非常旺盛,但又涉及文物的防火安全問題。寺裡探索實行了由固定信衆團體值班監督的燒香限定措施,規定允許進殿持香拜仰,但不點燃,出殿後再到指定的專門焚燒爐中點燃香燭及金紙,完成供奉儀式。這就是寺院内指定的香燭、金紙焚燒爐,專門設置了除煙淨化系統,通過噴水除煙。

【鎮國塔(代表東方娑婆世界)】

東西塔具有極高的曆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是泉州人民的驕傲。

塔在中國佛寺格局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是個重要的因素,佛教初傳入中國時,佛寺受印度影響,以塔為中心,周圍建以殿堂、僧舍。5世紀後,殿堂逐漸成為佛寺中的主要建築,塔的位置逐漸由全寺中心演變為左右分列于殿前,或于主殿院落前方兩側分立塔院,也有将佛塔移于寺外另建的。像開元寺雙塔這樣的東西塔院格局體現了佛寺格局變革早期的特征,後世并未推廣,具有标本性價值。同時,雙塔的宏偉體量和精湛的石雕工藝,非普通水平的财力和物力所及,從側面反映出13世紀時泉州作為國家指定的國際港口,擁有的先進建築技術、完整工程組織、強大社會動員能力以及雄厚的經濟實力。

鎮國塔建于1238-1250年(南宋),為五層八角仿閣樓式石塔,通高48.27米,底層面積255平米。塔由塔座、塔身、塔頂、塔刹四部分組成。塔中為一根花崗岩塊石疊砌的八角形塔心柱,直徑約4米,從塔底直達塔頂。外圈塔體為筒狀,厚度約2米,分五層,每層以橫梁、鬥拱及樓闆橫向拉接,兩者間為可登臨的塔室,塔壁外各層均環繞檐廊、護以石欄。每面塔壁均由立柱、額坊、鬥拱等組成。一層東、西、南、北各開一門,二層起逐層錯位,塔身外壁每層雕有佛像16尊,共80尊,造像自下而上代表逐漸提升的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分别為諸天神将、羅漢、高僧、菩薩、佛尊。須彌座束腰處有40幅雕刻,其中37幅是佛經故事圖。該塔在比例關系、構件形式等方面,均體現了7-13世紀的唐宋建築特征。塔壁一順多丁的砌築方式、以及塔身收分、門龛錯位、分段接柱等建造方式,增強了塔身的穩定、美觀和抗震能力,體現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東塔的每層鬥拱數量相同,每個柱頭上一組,柱間兩組,西塔鬥拱數量與東塔不同。

【保護】

東塔的本體保護工作主要針對三個方面内容開展:防雨水滲漏、結構穩定性監測、表面風化監測。

宋元時期,因為繼承和占有大量田産、僧人免稅役的特權取消以及南禅出世濟民思想等因素,以開元寺僧為代表的僧侶,熱心造橋修路等公益事業,并充分參與到泉州地區的社會經濟運轉中。他們以資金籌措、設計施工或看守修繕等多種方式參與泉州地區的橋梁建設浪潮中,促進泉州陸上交通網絡的構建。如開元寺僧人義波、宗善曾參與洛陽橋的建設。

【仁壽塔(代表極樂世界)】

仁壽塔建于1228-1237年(南宋)。其造型和工藝作法與東塔相同,高度上略低于東塔,為45.06米,底層面積270平米。

西塔與東塔有三處主要差異,其一,第三、四、五層補間鋪作僅一組鬥拱。其二,塔身外壁的80尊石刻造像内容為佛教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揚的衆生佛性平等理念。其三,須彌座石刻為花獸圖案。另外,西塔第四層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觀音菩薩、猴行者腰系《孔雀王咒》經書,體現出與外來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

開元寺東西塔為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對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紀中國石構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

【功能、活态特征】

開元寺自古至今一直是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是泉州市民最信奉的佛寺,每年舉行的主要大型法會有20多場,比如:每個月農曆二十六日勤佛日、元宵節、浴佛節、佛誕日、中元節等代表性佛事盛典都會舉行法會,宗教傳統和民間信俗始終延續。

開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門外,南臨城内東西向主街道,寺院由中路主體建築群、東西石塔及東西兩路附屬族群等組成。

來源: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