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閉症嗎?
你會如何向身邊的人介紹自閉症呢?
自從從事自閉症相關工作後,每次被别人問到工作,我總是糾結無比。既害怕給别人傳遞錯誤的自閉症認知,又害怕别人對自閉症了解不到位。
确實,對很多人來說,自閉症顯得很“神秘”,而對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來說,錯誤的認知總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影響。
01 被誤解的自閉症
前幾天,偶然收到朋友小林發來的視頻。
小林興緻沖沖的和我說:“視頻裡說到的孤獨症的8個特征,我全中了,我竟然也有孤獨症!!”
我:???
點開視頻後,一名女子側臉對着鏡頭,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孤獨症最本質的8個特征:
第一,從小懂很多道理
第二,對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
第三,容易在一件事上鑽牛角尖
第四,可以笑得很開朗也可以很沉默
第五,時不時很神經但多數時候很鎮靜
第六,總能安慰身邊的人,但自己需要的時候呢卻沒人安慰
第七,能很快的平複和壓抑自己的情緒
第八,别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能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說到最後,視頻裡的女子緩緩的偏過臉,雙眼黑沉沉的盯着鏡頭問:“你中了幾條呢?”
明明是輕柔舒緩的嗓音,卻聽的我渾身一顫。點開視頻的評論區,果然不出所料,留言裡和小林想法一樣的人不在少數,大家紛紛表示自己也有孤獨症。
“全中,會不會是孤獨症晚期啊”
“全中,原來我真的有病”
……
我在心裡默默的吐槽,你們就算真的全中了,但這些特點最多隻是跟孤獨沾邊,它真的不是孤獨症啊!!!
當然,評論裡也零星夾雜着幾條孤獨症正确的科普知識。
“孤獨症是先天性的腦神經發育障礙!”
“孤獨症是天生的,希望大家能了解真實的孤獨症,給自閉症孩子更多的包容和耐心,而不是借着這個噱頭來引流。”
……
但是,這些留言很快就被其他“全中”的留言淹沒,有些人就算看到似乎也會選擇視而不見,堅定的認為自己有“孤獨症”。
屏幕那頭的小林還在等着我回複,我在底部的回複區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出:“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最核心的障礙是社交溝通……”
我在心裡默默的組織着句子,試圖能讓小林快速又清晰的明确什麼才是真正的孤獨症。但猶豫半天,我卻不知道我能說些什麼。
最後,我默默的删掉了回複區的那一串不太有力的話,打開手邊厚重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5版,找到孤獨症的介紹那頁,拍了張照片發給了小林。
02 不被普及的自閉症
孤獨症又名自閉症,全稱為“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的共同特點包括: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為重複刻闆和感覺異常等。“譜系障礙”可以理解為,雖然自閉症患者有共同的表現,但程度輕重不一,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形成連續譜系分布。
1943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首次提出自閉症。1982年,我國精神病專家陶國泰教授在國内首次發現并确診了4例自閉症。
從自閉症首次被發現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80年的時間。但是,很多人對自閉症卻依然知之甚少。
曾經看過一則由唯品會聯合微光自閉症藝術康複中心和二更視頻推出的采訪視頻,視頻裡有一段對幾名路人的采訪,一直令我記憶猶深。
你了解自閉症嗎?
“自閉症不太了解,因為我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
“了解過一點點,但是不多,一般都是從影視作品裡面(知道的)”
“他們好像都是住在康複中心裡面。”
“有時候看起來會呆呆的。”
“(自閉症)應該是家庭原因導緻的吧。”
“就是一些奇怪的行為,他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跟那種抑郁症、多動症可能差不多吧。”
“在我印象裡,他們的年齡也比較小,大人的話比較少見。”
“自閉症都是天才吧。”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自閉症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而且絕大多數人對自閉症的了解來自影視作品中。
但是,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自閉症患者約7600萬人,僅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300萬,其中0-14歲患兒超200萬。與此同時,自閉症的診斷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而這些自閉症患者最大的障礙就是融入社會,任何對自閉症的誤導解讀,都會加大這一群體融入社會的障礙,使他們融入社會難上加難。
03 大衆對自閉症的“偏見”
今年下半年,有一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在各平台熱播,男主子秋的媽媽賀梅早年因為種種原因抛下兒子離開家鄉,再次出現時,她身邊有一個4歲的自閉症小男孩冬冬。
劇中設定冬冬患有自閉症,遭遇了被幼兒園退學、走失等事件,令觀衆非常關注自閉症兒童的現狀。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發現,劇中一些台詞内容和一些媒體的報道,讓大家的讨論“跑偏”了方向。
劇中,當幼兒園老師勸退冬冬時,賀梅向老師解釋道:“冬冬的自閉不是天生的,我也一直在帶他看心理醫生。”
當被問起:“冬冬從小就這樣啊,自閉症?”賀梅回答:“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原因。”
看到這裡,我相信所有了解自閉症的人都和我一樣,坐不住了,腦中出現無數個問号。自閉症是後天原因造成的嗎?自閉症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幼兒園老師的回應,更是把自閉症和心理健康劃上了等号。
我們很樂意看到大衆對自閉症的讨論,引起大家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但我們也萬分希望能傳播科學的知識。因為隻有正确的認知,才能提升社會對自閉症患者的接納;因為每一位自閉症患者的生存環境,都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影視劇都會把自閉症的概念解讀錯誤,就像一些《雨人》、《海洋天堂》、《自閉曆程》等圈内經典的影視作品,就很值得一看。
在劇中,主角毫不避諱展示出自閉症可能出現的問題行為、不誇大任何特征、也不美化這些家庭面臨的困境,很多地方都可圈可點。
但是,如果隻片面的去接受某一部劇解讀的自閉症,也會對自閉症的認識帶來不小的誤解。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
“自閉症患者和傻子、智障差不多”
……
其實,這些認知都是錯誤的,我們絕不認同這種一棒子打死的言論。
另外,各種媒體平台上總充斥着關于自閉症的許多傳言,而且許多都不夠準确。例如,自閉症患者不喜歡與人交往,對家人沒有感情,自閉症患者不可能結婚、工作等。
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是不同的,所以類似這樣的“一棍子打死”的言論根本就不成立。
如果想了解自閉症,與其去看這些泛泛的言論,還不如花費一些時間去和他們相處了解的更真實。
你是如何給身邊的人
科普真正的自閉症呢?
歡迎在留言區講出你的妙招!
———— 推/薦/閱/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