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樂悠遊#
成都人說:你們都去寬窄巷子吧,我們去人民公園喝茶!
人民公園一角(來自網絡)
免費市民公園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但何以成都的人民公園值得外地人去遛遛呢?因為這裡有成都人的生活!在别的市民公園,你常會看到習武的、練劍的、拉二胡的、吊嗓子的、跳廣場舞的、拍婚紗照的,但是很少看見喝茶打牌玩麻将的。在成都的公園,這些都可以有。
人民公園裡的成都生活(來自網絡)
易中天在《讀城記》中談到成都人的生活這樣說:“成都人能吃也會吃,能說也會說,吃能吃出花樣,說能說出名堂,而最能體現成都和成都人這一特色的,便是成都的茶館。”
百年老字号“鶴鳴茶社”
剛剛進入人民公園,就見一座高大的牌樓迎面而立,上書“鶴鳴”二字,這就是有着百年曆史的招牌字号——鶴鳴茶社。我也去過一些裝潢講究的茶社,古香古色的擺設,禅意十足的布局,再加上精美的茶器,茶人優雅的舉止,仿佛喝茶是一件頗具儀式感的事,就差焚香淨手、沐浴更衣了,而這樣的茶社一般價格不菲,是普通工薪階層很難涉足的領域。鶴鳴茶社則親民得很!或者是雕梁畫棟的涼亭,或者是露天擺放的幾十柄巨型遮陽傘,下面放一張四方竹桌,圍着四把簡易輕便的竹椅,于是,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可以坐下來喝喝蓋碗茶,擺擺龍門陣。
正在擺龍門陣的成都人
“龍門陣”在四川方言裡指聊天、閑談的意思,因為最早與談論薛仁貴東征時所擺的陣勢有關,才取了這樣有畫面感的名字。坐茶館,擺龍門陣,是成都人常見的休閑方式,大到天文地理、世事風雲,小到家長裡短、油鹽醬醋,無不可侃侃而談。一個“擺”字,加上成都人豪爽的性格,還确實很有拉開架勢大幹一場的意思。坐在這裡泡上半天兒的時間,用成都話說就是:安逸!巴适得闆!
掃輛單車騎行在陌生的小巷
為了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成都人的生活,我更喜歡坐公交、地鐵,或者掃一輛共享單車,這不僅省錢,還可以讓自己不像遊客似的直奔目的地,而可以從路人的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句方言俚語中感受不一樣的民俗習慣,風土人情!
充滿童話氣息的興蓉街
像興蓉街這樣不起眼的小巷,恐怕永遠不會出現在旅行團的行程上,當我騎車行進在這些僻靜的小路時,兩旁牆壁上不同主題的彩繪迎面而來,别有一番風味。那上面有擺滿零食汽水的小賣鋪,馱着冰棍兒箱的二八自行車,放學後還戴着紅領巾就去滾鐵環的小學生……滿滿的懷舊風,車輪俨然成了滾動的電影膠片,帶你穿越回那簡單而快樂的童年時光。
逼真的牆體彩繪
滿滿懷舊風
還有一些小巷,兩旁鑲嵌着銅鑄的浮雕,内容涉及儒道經典,唐詩宋詞,三國故事,成語典故……洋溢着濃濃的文化味。如果說景區是一個城市給客人的接風宴,那這些巷子就是當地人的家常便飯!
文化牆浮雕
随處可見的三國文化
有人問我成都有什麼吸引人的,說實話,華麗之處城市間都不相上下,但也許差别就在于這些犄角旮旯吧,安逸地栖居,又将“文化”融入生活,化入血液,庚續綿延!
玉林西路上随便一條胡同,樸拙素簡
這些街巷讓我想到了另外兩個名字——玉林路和小酒館!趙雷在歌中這樣唱:“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你能想象到,一些衣着随意、灑脫不羁的搖滾青年,懷抱吉他坐在小酒館門口,彈奏着或悠揚或動感的曲調。随着歌曲的走紅,這兩個名字也成了外地人,特别是文藝青年們向往的地标。于是,我也循着導航冒着驕陽騎過去,準備一睹小酒館的芳容。
大媽劃她的價,小販擺他的攤
小酒館被我找到了,但這根本沒有玉林路,而是玉林西路;它也不在路的盡頭,而是靠中段。路邊乘涼的老人和擺攤的小販可能壓根兒也不會想到,他們眼皮下的這條街會因為一首歌而火遍大江南北,迎來音樂青年們朝聖般的目光!
聚在小酒館門口不舍得離去的年輕人
此時的小酒館大門緊閉,冷冷清清,因為它隻屬于夜晚,白天的它平淡無奇,隻在那墨綠色的裝潢和爬向屋角的青藤上,隐約能感受到它卓爾不群的文藝範兒!幾個遠道而來的粉絲不甘心就這樣離去,隔着玻璃不斷向裡張望。為了安慰粉絲,門上早已貼出張告示,告訴你藝術來源于生活,也不同于生活,小酒館代表的是成都的一張音樂名片,不用費力地去尋找。他們并沒有借趙雷的走紅而大肆炒作,因為這是一群真正做音樂、懂音樂的人,歌中唱的不一定都是事實,但卻傳達出很多人心底的戀戀情懷……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我早已過了追星的光景,冒着驕陽騎過來看看,在小酒館門前坐坐,主要是因為前幾年拍攝制作了楊村一中版《成都》,算是沾上了一點因緣!
如果時間允許,建議大家單車出行,你一定會發現更多驚喜!(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