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哭跟成人說話一樣,是表達其要求或情感的方式。年齡越小,哭的時間越多,因為他不會說,所以隻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心裡想法。所以不要總覺得孩子的哭是無緣無故,沒有任何意義和目的的。
家長一
爽爽剛出生沒多久,活潑可愛。但讓我和老公發愁的是,她總是周期性地無緣無故地大哭大鬧。尤其是每到晚上睡前,她總會大哭大鬧,哭的時候,雙腳不停地互擦,怎麼逗她都不奏效,直到哭累了為止。這究竟是一種病,還是心理問題呢?我真擔心。
家長二
我的兒子從小就是個“哭泣包”,一點兒鞭炮聲就能讓他從睡夢中驚醒,哇哇大哭。稍微長大一點,他經常會用大聲哭喊來吸引我的注意力。走近一看,原來他連一滴眼淚都沒有,剛才的哭泣純粹是他的面部肌肉運動。
家長三
陽陽3個月了,長得壯壯的,我們全家人都很喜歡。但最近一段時間,孩子一被放在床上就哭鬧不休,夜間必須得抱着才能睡覺,弄得大人們心煩意亂、疲憊不堪。我和老公、爸爸媽媽都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得了什麼病,可是到醫院兒科去檢查,卻未發現任何軀體疾病,孩子身體挺健康的。後來在兒科醫生的推薦下看了心理科,醫生詳細地了解了病史,原來陽陽在兩個月前生過一次病,受到了大人們的特别照顧:抱在懷裡哄逗、舉起來搖晃,真是百依百順,結果病愈後一放到床上就哭鬧不休。
一旦新生兒睡醒,睜開雙眼審視呈現在他面前的美麗新世界時,他就會開始斷斷續續地哭鬧。驚吓、饑餓、冷或熱、疲憊、紙尿褲濕了、枯燥、生氣、吸入空氣等原因都會讓他頃刻間大哭起來(當然是無淚的,因為淚水在寶寶1個月大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由此可見,嬰兒哭鬧的原因與成人哭泣是不同的。
許多家長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就認為寶寶是難過或者疼痛,當無法平息寶寶的哭鬧時,就會非常内疚。其實大可不必。哭鬧是嬰兒表達自己需求的唯一方式,并不隻是疼痛和難過。如果明白了這一點,你在面對新生兒的哭鬧時就不會手足無措了。
小的時候,即剛出生不會說話的嬰兒,他們的飲食、情緒、大小便等,都隻能通過哭來告訴大人,這就是他們思想的展現。這樣的哭往往聲音洪亮,時間短暫,有時候還可能根據心理需求的不同,有一些附加的反應,比如饑餓時頭不時左右轉動,口唇做吸吮動作,雙腳緊蹬,并有啃拳動作,如給其喂奶,哭聲立即停止;如果是困倦時,可能會出現開始哭聲響亮,漸漸變為細小無力,兩手揉眼,不願睜眼,隻要能讓他安靜或放到床上,很快就會入睡;還有一些病态的情況,孩子哭的同時可能出現氣急和面色青紫、發燒等情況。所以說很小的孩子就有了思想,就知道了表達,隻是大人不太明白而已。
寶寶情緒不佳時也會哭鬧。剛出生的小嬰兒心情不好時會哭泣,不過,很多大人會說:“他(她)的情緒好不好,我怎麼知道呀,反正一哭就得抱着哄,再不就喂奶,有時候還不一定管事。”這時候大人要觀察,孩子的表現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比如孩子的哭聲時高時低,邊哭邊手舞足蹈,抱起或愛撫他時,哭聲自然停止。也可以将寶寶抱在懷裡,橫卧在大人左臂,抱緊寶寶片刻(切忌拍、搖),當寶寶聽到熟悉的母親的心跳聲時,有了安全感就會停止哭鬧。
如果這樣能止住孩子的哭鬧,即說明孩子的哭是一種情緒不佳的表達。當然,大些的孩子哭的意義就理性多了,表達的意思也就更豐富了,尤其是當孩子學會簡單的說話之後,這時候的哭多是一種輔助表達行為,因為他會簡單說話了,會表達自己的意願了,哭隻是一種武器,或者是一種情緒、一種思想的表達而已。
了解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就要改變觀念,即在新生兒哭泣時,針對他的心理需求進行援助,具體的做法如下。
1. 在行動上給予孩子心理支持
孩子哭時,不要無動于衷,要知道對孩子的反應冷漠的家長,孩子長大後的性格會變得冷漠、孤僻,甚至出現更糟糕的情況。所以當孩子哭時,條件允許的話,家長要及時去看看寶寶,抱起來拍拍哄哄,看看出了什麼狀況,解決一下。就算條件不允許,也要應腔,比如說:“寶寶,媽媽在這裡,一會兒就來!”這樣會在寶寶的心理形成安全的依靠,有益于親子關系的良好建立,也對培養孩子信任感打下基礎。
對于大一點兒的孩子哭泣,大人要及時過去安撫,問明情況,盡快解決,引導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2. 通過孩子的肢體語言,體會他的需要
由于0~3歲的孩子他們的詞彙還不多,所以他們跟人的溝通是有限的,但他們還是有很多需要和願望要滿足,所以當他們覺得其他人沒有接收到他們的信息時,他們就會大哭大鬧。有一種方法就是通過手語等肢體語言來跟他們溝通,家長通過孩子的肢體語言去了解和體會他們的需要。
3. 孩子哭時輕撫孩子背部,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無緣無故大哭大鬧,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父母抱抱孩子,隻要寶寶一哭就要盡快地把他抱起來,讓他趴在媽媽的肩膀上或者膝蓋上,輕輕地撫摸他的背部。寶寶會因為立刻被抱起來而感受到濃濃的母愛,同時享受到心靈的滋潤。這個方法可能是家長最不想做的,但這個方法确實能夠有助于孩子安靜下來。因為抱孩子能讓孩子感覺很安全,同時孩子也能感覺到爸爸媽媽是愛他的,這樣孩子的内心得到了安撫,一般就不會再大哭大鬧了。
4. 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0~3歲的孩子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大哭大鬧時采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利用其他的事物或者玩具等來吸引他的興趣,讓他可以忘記自己大哭大鬧的原因。假如你是在超市裡面,孩子為了要買一件玩具而哭鬧着不肯離開的話,你可以跟他說:“我們要去買蛋糕了,你可以幫媽媽選一種口味嗎?”孩子通常很快就不再哭鬧了。
文源:《3秒鐘讀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讀0~3歲寶寶的日常心理》
鄭小蘭 編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