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門的時候,對這乍冷的天氣真的是無語啊,感覺如果不是前段時間的“貼秋膘”初有成效,似乎根本就走不動路有沒有?!這天氣,仿佛開啟了“速凍”模式,簡直冷到有點讓人懷疑人生有沒有?!有人笑言“我終于脫單了,開始穿兩件了”!
不顧娃的反對,給加上秋衣秋褲厚外套,“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果然是真理。看看娃腳上的鞋子,也一起給換雙厚實的吧。看着琳琅滿目的鞋子,看着娃開心的笑臉,不禁想起母親做的“千層底”來。
我的老家,在沂蒙山區的那個依山傍水的村莊裡,少不更事的時候,并不懂得生活的艱辛和母親的辛勞。小時候,衣裳鞋子幾乎都是母親手工縫制的,母親忙完農活忙家務,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我記得做鞋的時候,母親先是找來破衣服或舊床單,把結實能用的部分剪成一塊塊的布頭,洗淨曬幹,這些布頭在我們老家這叫“鋪襯”;然後是“打阙子”(方言),用玉米面或高粱面(後來生活條件好了用白面)熬成漿糊,在一塊木闆或一張桌子上面,然後把“鋪襯”一層一層地用漿糊粘上去,一般粘到三四層,放在太陽下曬幹,“阙子”就打成了。從巧手的嬸子大娘那裡“扒個鞋樣”來,把“阙子”沿着鞋樣剪好,就開始了做鞋的浩大工程。
說做鞋是個“大工程”一點也不為過,首先這鞋底鞋面全是靠手工完成,後來有了皮底才省去了納鞋底的工序。我還記用母親用搓的長短不一的麻線納鞋底的樣子,有時候,她一邊納鞋底一邊看我寫作業,從來不會講大道理的母親,一邊忙碌一邊囑咐我好好學習。有時候,我一覺醒來,煤油燈下還能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那時候,我并不知道做一雙鞋需要耗費母親多少精力和時間,也不懂得珍惜這勞動成果,一穿上合腳舒适的新鞋就跑出去玩了。嬸子大娘都誇母親做的鞋“正底正幫”,我隻覺得心裡美滋滋的,并不知道這一雙鞋含着母親多少辛苦的付出。
因為娃不喜歡鞋子裡的鞋墊,細心的賣家還另外給贈送了一雙鞋墊。是的,現在的鞋子各式各樣,又美觀又舒适,連鞋墊也有各種材質,再也不是以前的那極費工夫的“恐怕不結實,墊前密密縫”了。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怅惘,像忘卻了的憂愁。”
秋風起,天已涼,身不由己在他鄉,心中牽念是故鄉!“一生太短,一瞬好長,我們哭着醒來又哭着遺忘,幸好啊,你的手曾落在我的肩膀”......
壹點号張繼霞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