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回答應該是“皮夾克”,冷的時候無法禦寒,熱的時候穿起來又熱,因為價錢太貴,扔又舍不得扔,最後隻能穿在身上給外人看,至于個中滋味,隻有自己清楚。
雖然這隻是網友杜撰的段子,但卻道出了養兒子與養女兒的天差地别,尤其對家有一兒一女,湊成“好”字的家長來說,這樣的感受尤為深刻。
比如前段時間,有一位二胎媽媽就總結了養兒子與養女兒之間的區别,每條都十分真實,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女孩與男孩相比,發育速度往往會更快,感受到的情緒也更為豐富,表現出的性格更文靜、敏感,而男孩則是性格粗犷,小小年紀就會展現“男子漢”的一些特性。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别,是由于在5-10歲時,男孩體内會分泌更多的睾丸素,令其天然更喜歡冒險、争鬥、敢于挑戰,俗話說男孩是“三歲四歲有點煩,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這其實是男孩先天的生理機制所帶來的。
記得有次幾個閨蜜一起帶孩子聚餐,兒子和女兒之間區别體現的淋漓盡緻。
男孩們四處亂竄,稍不留神就打鬧在了一起,隻有閨蜜小林的女兒一直乖巧地坐在那裡,可謂是“鶴立雞群”。
吃完飯後,湊巧商場一樓有架公用的鋼琴,小林鼓勵女兒優雅地上前彈了一首,仿佛是名渾身發光的“小公主”,而旁邊上蹿下跳的小男孩們,就像是峨眉山搗亂的猴子,如此強烈的對比,讓我們這些男孩媽媽頓感淩亂,恨不得趕緊帶兒子回家,來一通“混合雙打”。
相信幾乎所有男孩的家中,都有數以十計、百計的奧特曼,而在這些奧特曼中,負傷後“缺胳膊少腿”的往往不在少數,反觀小女孩們喜歡的洋娃娃,大多都既幹淨又漂亮,看起來與小女孩一樣精緻,而這是由于兩者不同的生活習慣導緻的。
比如吃飯時,男孩總是狼吞虎咽,女孩卻恰恰相反,一直細嚼慢咽;
洗澡時,女孩會安安靜靜地洗很長時間,男孩則是“三下五除二”,洗不了幾分鐘就完成任務;
玩玩具時,男孩會喜歡彼此争鬥,分出“誰高誰低”,女孩則是一起将娃娃打扮得更漂亮,追求完美。
總而言之,在幾乎所有生活習慣上,男孩與女孩都有天壤之别,兒子表現得就像一名“糙漢子”,女兒則是無時無刻力求精緻。
青春期不同:兒子更“放心”,女兒更“操心”由于性别上與生俱來的差别,女孩比男孩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各種侵害,來到青春期後,“女兒”要比“兒子”更讓家長操心。
小侄女在所有人眼中一直都是“乖乖女”,可自從上了初二開始,成績直線下降,家長還發現她有了早戀的迹象,夜裡輾轉反側,不知道如何管教才好。
事實上,女孩青春期時,絕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對待,既擔心女兒早戀,又擔心被人诓騙,更害怕受到侵害,如何保護好自己的“掌上明珠”,是女孩父母操不完的心。
當然,兒子比女兒“放心”隻是相對的,叛逆、暴躁、過于自我等特點,也會讓男孩家長煩不勝煩,如何将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好,是男孩女孩家長面臨的共同難題。
壓力不同:男孩家長負擔更重所謂生兒子是“建設銀行”,生女兒是“招商銀行”,男孩家長的經濟壓力往往高于女孩家長。
畢竟按照我國的文化傳統,養兒子免不了要準備房子、車子、票子,這三座“大山”對絕大多數父母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
而且等兒子結婚生子以後,作為爺爺奶奶又要馬不停蹄地掏空錢包,繼續在孫子身上“投資”,可以說從兒子出生開始,經濟上的開支就不是少數。
反觀女孩家長,經濟上的壓力無疑小了很多,即便要為女兒準備嫁妝,也沒有太大的硬性要求,盡量即可。
老苗結語:
不管兒子還是女兒,其實都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養兒養女也各有各的辛苦。
我們作為家長,最關鍵的還是給予孩子更妥善的照顧,針對男孩女孩不同的特質,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給予他們同等分量的愛。
今日話題:你覺得養兒子和養女兒有什麼區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