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成事在天事在人為

成事在天事在人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04:08:35

成事在天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1

司馬遷的《史記》裡描寫了衆多曆史人物,其中兩位是趙國的毛遂和秦朝的宰相李斯。之所以單說這兩位人物,是因為這兩位人物都能夠在地位底下時能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有想改變處境,幹一番事業的念頭。司馬遷在《李斯列傳》裡對李斯作了詳細的描述,毛遂沒有專門的列傳,隻是在《平原君虞卿列傳》裡有一段對他的描寫,這就是成語“毛遂自薦”的出處。平原君在拒絕毛遂自薦時說:“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平原君的名趙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這句話意思是:賢能的人在世上,好像尖錐處在囊中,錐尖立刻就露出來,而毛遂在平原君門下三年了,左右沒提起過,我也沒聽說過你,所以你不行,你還是留下吧。面對拒絕,毛遂堅持說:“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意思是今天就把我處在囊中吧,如果把我處在囊中,早就脫穎而出了,不僅僅是露出錐尖而已。最終,毛遂不辱使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楚王,促成了楚趙合縱抗秦,得到“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的美譽,成為一段佳話。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在郡裡當小吏,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裡的老鼠在吃髒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于是李斯就慨然歎息道:“一個人有作為還是沒作為,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李斯由此受到啟發,來到秦國,并受到秦始皇的重用,協助秦始皇平定六國,建立秦帝國,為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距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作用即使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在繼續着。李斯的功勞可謂大矣!

毛遂和李斯沒成名之前,都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有所作為,必須使自己處在有利位置和環境,用現在的話說要有一個能發揮、能展現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你可以用自己胸中的才華,演繹出波瀾壯闊、絢麗多彩的人生。孫子兵法裡有這樣一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意思是湍急的水,飛快地奔流,以至能沖走石頭,這就叫“勢”。假如水在一處小坑裡,那就是死水,是掀不起波浪來的。我們都應該受到啟發,在幹一番事業前,也要為自己造一個“勢”;是尖錐,你就要處在囊中;要想有吃有喝的,你就要到糧倉去,而不是到廁所去。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窮山僻壤的農村孩子,為了改變自己的處境,刻苦學習,高中榜首,一舉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着。

李斯後來受到趙高的陷害,被秦二世處死,腰斬并被夷三族,死得有點慘烈,這裡固然有李斯本人的責任,後人為此有點鄙視李斯,說李斯是“以鼠為志”難免沒好下場,李斯的名聲也受到很大影響。司馬遷也給與李斯極大同情,說李斯如果不是“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适立庶”,李斯的功勞應當與周公、召公相提并論的。李斯死時大約七十六歲了,憑自己的能力,官至宰相,一生兢兢業業,是一位真正的“謀事”之人。而趙高是一個“閹人”,搞權術的陰謀家,擅長的是“謀人”。堂堂帝國宰相,被一個地位卑下的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中,實在是一種恥辱。

毛遂後來也因為不是将才而勉強帶兵打仗,兵敗“無顔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鮮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薦”的神話裡,也沒死得其所。可以這樣說,李斯與毛遂都做出了輝煌的業績,都達到了自己的預期目标,達到了常人所不能達到的高度,卻沒有完美的結局,沒做到善始善終。

但是,《史記》裡還有這樣一句話:“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這是《樂毅列傳》裡“報燕惠王書”的一句話,意思是:善于開創的不一定善于完成,開端好的不一定結局好,這正是毛遂和李斯的寫照,自古以來就是“善始者實繁,善終者蓋寡”,真正做到“善始善終”的屈指可數,無論是名人還是凡夫俗子,都會做一些令自己悔恨的事,有的甚至悔恨終生,更有甚者在悔恨中了卻一生。悔恨也是人生中的一個環節,人是沒法完全避開這些環節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犯錯誤,是太正常的事了,但願我們犯的錯誤是在能糾正的範圍,而不是一些緻命的錯誤,以至于到無可挽回的地步而悔恨終生。現代有句俗話:“隻管耕耘,不問收獲”,這是因為一場暴雨,一陣冰雹,都可能讓你收獲的希望化為泡影;但你不能因為害怕暴雨和冰雹就不去耕耘了,就像不能因為怕噎着而不吃飯了,怕尿床就不睡覺了一樣,去不去耕耘在于你自己,能不能收獲得看老天爺的臉色,自己是做不了主的。既然做不了主,隻好不問了,也隻有聽天由命了,是一種無奈,但是年複一年,人們仍然是充滿希望的去耕耘。天要下雨,人是無法阻止的,這就是無奈,但人可以躲避雨,而且可以利用雨水幹很多有利的事情,這就把無奈變成了有為。

毛遂和李斯都是幹出驚天動地大事的人,都載入了史冊,能載入史冊的人鳳毛麟角,我們何必求全責備他們。留一些懸念、留一些遺憾、留一些悔恨、甚至留一些悲傷和痛苦往往才是最令人回味的,就像一些名著、名劇大多都是悲慘結局,但是悲劇更成就了它們名著的地位。斷臂維納斯的雕像是那麼美,全世界無數人為她傾倒,正是這雙斷臂,使人們産生了無限遐想,這更是一種無形的美。據說很多人想把維納斯的斷臂修複,以使雕像完美無缺,但無論怎樣修都沒有原來美,甚至于破壞了原來的美。這就是《老子》說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意思是:完美的東西是有缺憾的,但這種缺憾掩蓋不了美。成語“瑕不掩瑜 ”正是這個意思,這世界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和事情!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磔。”意思是一尺長的木也有節眼,一寸大的玉也有瑕紋,如此之小器物尚不能盡善盡美,更何況我們漫漫人生路,又怎能盡如人意?因此,我們沒必要去追求完美,一心想着怎樣開一個好頭,這就夠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每一件事情都得有計劃和實施過程,這樣事情才能成功,但計劃和實施的事情并非完全都能成功,無奈之下人們發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樣的感歎。看諸葛亮的出師表(後出師表),通篇都是在陳述這種無奈,其中着重點出 “六大未解”,這六大未解除了未知就是無奈。表中最後說:“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這最後一段諸葛亮雖然表示:我會不遺餘力,盡自己的一切努力,但事業的成敗和順利不順利,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預見的了。這還是在強調未知和無奈,這裡的“無奈”不一定代表消極,但至少是拿不出什麼好辦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并非完全是唯心論,現實中确實是這樣的,這也是無奈之中的自我安慰吧!

人生是一個過程,無論輝煌還是暗淡,結果并不重要,範仲淹說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說不要為既得利益而沾沾自喜,也不要為一時的失意落魄而悲觀失望。我們芸芸衆生的思想遠遠達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境界,範仲淹的話應該改為這樣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我們努力了,這就夠了;命運如何還是順其自然吧!”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