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春天,所能想到的是百花齊放、百鳥争鳴、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然而這本書——《寂靜的春天》卻用“寂靜”來形容春天,讓人不禁心裡一顫。
書中以寓言的形式描述了一個原本是一年四季令人賞心悅目的小鎮,當來年春天再次到來時,“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
書中以農藥為切入點詳細論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揭示了工業生産、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各種污水、氣體和垃圾對環境以及人類生存的巨大危害,指出人類控制自然的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該書最初以連載的方式刊登在《紐約客》雜志上,一經刊出就引起極大震驚,不僅因為觀點是人們前所未聞而引來的詫異之聲,更因為這觀點直接侵犯了那些産業集團的切身利益,生産、使用殺蟲劑的化工集團和農場主等迅速地對卡森發起瘋狂的進攻。
《荒涼的年代》《僻靜的夏天》……一篇篇文章模仿卡森的筆觸,卻在嘲諷着卡森的觀點,講述着人類由于禁止使用了化肥農藥而重回食不果腹、蚊蠅纏繞的荒涼時代。最有影響的是在《時代》周刊上發表的昆蟲學家喬治·C·德克爾的話語:
“如果我們像某些人所輕率地鼓吹的那樣,在北美采取讓自然任其發展的方針,那麼,可能這些想要成為專家的人就會發現,兩億過剩的人的生存問題如何解決,更麻煩的是美國當前的谷物、棉花、小麥等剩餘物資如何處理。”
有些雜志甚至違背基本的道德原則對卡森進行惡毒的人身攻擊,因她喜歡貓、鳥等小動物就誣蔑她為“戀鳥者”“戀貓者”……
因她一生沒有結婚,甚至稱她為“大自然的女祭司”“大自然的修女” ……
在這期間,卡森的個人生活經曆着人生的一系列變故而帶來的種種痛苦:
1957年她收養的五歲小外甥因為得不到她的照顧,差點死了;
接着是她母親的重病和離世,以及一位十分親密的朋友的死亡;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她自己又被确診患了乳腺癌,為此不得不進行徹底切除乳房的手術和放射治療,她多次因為身體十分虛弱、難以支撐,被阻止繼續工作。
作者:卡森
在強大的批評、攻擊和誣陷面前,卡森沒有退卻,一個科技工作者的良知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驅使她尊重事實、相信未來。
她以極其嚴謹的态度對自己書中所涉及的每一個調查、每一個觀點都逐一複查核對,仔細琢磨,反複推敲,以确保自己的調查和論證真實、可靠,最終用無可辯駁的立論證明了自己,成就了這部經典之作。
春天為何“寂靜”?
《寂靜的春天》這個書名看上去像是在描繪一幅平和美好的畫面,但實際上,這本書的内容卻是令人警醒和驚悸不已的。
作者以一則“關于明天的寓言”開篇,描述了一個原本風景宜人、生機勃勃的村莊突然像中了魔咒一般陷入一片死寂,植物枯萎,成群的牲畜死去,鳥兒不再歌唱,大人和小孩也都疾病纏身。
到底是什麼讓春天變得如此“寂靜無聲”了呢?不是魔法,也不是敵人的活動讓這個受損世界的生命無法複生,而是人們自己使自己受害,原來這一切都是我們親手造成的。
現代人為了創造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大自然,不加節制地使用化學殺蟲劑、除草劑,從短期的控制效果來看,這些化學藥劑似乎是殺死害蟲、清除雜草的靈丹妙藥,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行為無異于引鸩止渴。
大量的化學物質殘留在水體、土壤和空氣中,造成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恢複。
更可怕的是,這些化學物質會在動物的脂肪中富集,因此對于處在食物鍊高端的人和動物尤其有害。
人類非但沒有把大自然改造得稱心如意,反而破壞了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自然界的生态危機。
受污染的城市河湧
人與自然,誰是主宰?
随着科學技術的飛躍式發展,人類擁有了對環境和資源強大的支配力,這使得人們逐漸迷失了自我,并妄圖憑借科學技術征服自然。
卡森以當時人們正在進行的昆蟲控制為例,用大量具體的調查數據和科學事實對人類控制自然的計劃進行質疑。
一方面,殺蟲劑在殺死一種昆蟲的同時,也破壞了自然界天然的防禦系統,進而導緻更為嚴重的後果。
另一方面,自然界正以人們預料不到的方式進行着頑強的反抗。在化學藥物的猛烈攻擊下,昆蟲經過變異發展出了抗藥性,蟲害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
人們隻能不斷地加大殺蟲劑的使用劑量,同時研發毒性更大的新型殺蟲劑,由此陷入了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
事實證明,人類僅僅是自然中的一員,而并非自然的主宰。
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種天然的平衡機制,這種平衡将各種生命聯系起來。人類作為這個平衡中的一部分,在用科學技術對自然開戰的同時,其實也把炮火對準了人類自身。
因此,面對自然,我們隻有懷有謙卑之心,才能重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受農藥污染的農田
自然的問題要靠自然來解決
《寂靜的春天》已經出版57年,至今關于人與自然如何相處的讨論一直沒有停止。
作者卡森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生态整體主義自然觀,同時提出了“另一條路”——利用生物圈食物鍊的法則維護自然的穩定和平衡。
她極力推崇非化學暴力的生物控制,并提供了各種各樣能夠替代化學農藥去除蟲害和雜草的生物方法。她認為,在許多情況下,用生物手段控制蟲害和雜草比用農藥更加安全有效。
與使用化學農藥相比,生物手段無疑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當人們迫不得已必須對某些自然問題進行限制時,必須重視自然力量的存在,并小心翼翼地設法将這種力量引導到對人類有益的軌道上來。
在學習自然的基礎上幹預自然,用科學的方法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借鑒大自然的智慧來解決自然的問題。
《寂靜的春天》一書所展示出來的環境倫理思想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要把生态文明思想貫穿于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福澤子孫後代。
期望世界各地的春天都不寂靜!
-END-
▍來源:網絡。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