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自從大學畢業後,很幸運地留在市裡的一家大公司上班,來自農村的他工作勤勤懇懇,而且工資待遇也不錯,就是工作壓力和竟争有點大。前兩天,阿德接到農村老爸的電話,說村裡有老人去世了,叫他請假回去幫忙。阿德猶豫再三,不知如何是好。
說到現在農村的紅白事,不禁讓人有一些感歎。
以前在農村,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隻要是同村的人,不管是哪一家的事,隔壁鄰舍都很樂意去幫忙,搭帳篷的、洗菜洗碗的、請親戚的煮飯的,整個村裡幾乎都忙了起來。白天得空就白天去幫忙,晚上得空就晚上去幫忙,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來都沒怨言。
可是現如今的農村,我們再看看,發現辦事排面倒是大了不少,事還是那些事,人卻不是那些人了,青壯年少得可憐,大部分都是中老人來撐場面了,還有就是哪些留守兒童,人數更是大不如從前了,場面顯得異常冷清,人都到哪兒去了呢?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為了改善農村的苦日子,大部分農村的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甚至是剛畢業的大中專學生,都争先恐後的去沿海城市謀個工作,而且一去就是好幾年,平時連節假日也不會回去,隻有每年臨近春節的時候才會回家一次。
還有就是,随着我國城鎮化建設腳步的不斷擴大,很多賺到錢的人都搬到縣裡、市裡甚至外省去落戶了。這一搬離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慢慢地淡了,不管是以前是多麼好的親戚。如果不是最要好的朋友,不是沾點親的過事情都不回去了。而且回去的大多數是老人,年輕人已經懶得動了,他們對農村似乎已經沒有了感情。再加上現在通過手機發個紅包,打個電話讓熟人給帶禮物又是那麼方便。
如果平時碰到村裡有喜事,年輕人不情願請假回去的也是有原因的,畢竟一來一回的路費開支太大了,再加上請假又要被扣工資,本來就沒有多少收入,索性他們就不回來了。當然人性紅包當然必不可少。
可是遇到白事就不一樣了,因為逝者為大,如果你不回去幫忙,除非你家沒有老人,以後也不打算回村裡了,從此與村裡鄉親劃清界限兩不相幹。那可以不回去,隻要打點錢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的生活基礎還在村裡,還有老人生活在農村,那麼該回去就回去,并且回去比交錢顯得更重要。
阿德在電話中表達了甯願多打紅包也不願回去的想法後,立即遭到他老爸強烈地斥責:不要以為你現在在城裡工作了,就忘了你是從哪裡出去的,以前你小的時候,哪家哪戶你沒有去混吃混喝過,哪個人對你不好。等我們斷氣的時候,你是不是一人擡棺材把我們埋了。阿德聽後無言以辯,隻好聽從安排。
話說回來,因為以鄉情為紐帶的農村,人們講究的是信用投資,這次你幫了我,下次我肯定幫你,平時你不幫我,那我也沒義務幫你。
伴随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村人的觀念也在不斷轉變,農村紅白喜事變得冷清再所難免。大量年輕人外流工作,村裡隻剩下老弱病殘還留守着空屋,可暫時又切不斷聯系,鄉情的牽絆、生活的無奈讓身處在這個時代的人充滿糾結。
然而我們也不用過多擔心,因為這隻是城鎮化建設過程一個必然、短暫的痛,随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