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怎麼回憶? 對于出生湖北的我來說,很多年來,濃郁的臘味占據了春節的餐桌的主位,也留在我的味蕾深處,揮之不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舌尖上的年味怎麼回憶?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于出生湖北的我來說,很多年來,濃郁的臘味占據了春節的餐桌的主位,也留在我的味蕾深處,揮之不去。
八九十年代,每到臘月,殺豬大賽拉開帷幕,主人們大開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吃飯,名曰:喝湯。那時候的豬肉,隻放姜,蒜,可是香的純粹。用香氣撲鼻來形容,隻是因為詞窮,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了。
不久,老家門口的稻場上,雞鴨魚肉,香腸們陸續懸挂于竹竿或木杆,競相一展容顔。
臘月,臘貨登場了。
記得每到臘月二十九,我家的廚房就開始忙碌了。晚上,媽媽用大鍋煮各式臘貨,肉香飄得廚房一片氤氲,剛出鍋的臘肉,是精瘦肉,另外還有臘雞子,随便撕一塊下來,就香的掉牙,因為要留着待客,不能貪吃太多,欲罷不能的結果就是偷偷地吃了又吃。
正月,過年。家裡來客。媽媽把這些熟菜切好,碼在扣碗裡,放在不做飯的大鍋裡,那時候燒柴火竈,标配兩口鍋。大鍋燒水,鍋中放木質蒸格,熟菜就放在蒸格上。
臘肉,臘雞,臘豬肝,蒸排骨,香腸(老家叫灌腸),蒸肉,蒸魚,蒸排骨,外加老家特産,魚糕,肉卷,這些熟菜用老家的話來說,不用落鍋。家裡客人來了,主婦們不用那麼手忙腳亂,一上桌就是七盤八碗。
而那個時代,農村的家庭沒有冰箱,冰櫃,臘貨,無疑也讓這些葷菜能夠更好的保存。
幾十年過去了,春節的餐桌上發生了一些革命,臘貨,在老家的餐桌上,雖然仍然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物資的豐富,交通的便利,超市經營的跟進。在一部分的餐桌上,越來越多炒菜,菜品越來越豐富,而臘菜的地位開始微妙的發生變化,春節期間,密集的美味佳肴,讓人們腸胃負擔加重,人們似乎更傾向于新鮮的各式菜品,有些人甚至調侃,臘貨變成“看菜”。
但無論是過去的幾十年還是如今的網絡時代,每到臘月,很多人家的窗台上,鄉村也好,城市也罷,仍有臘貨的身影。
至于以後,臘貨們會有怎樣的命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臘貨,是普通老百姓的一種情結,是我們内心的一種慰藉,是一種平凡生活中的充實,它們,觸摸可見。
所以,臘貨,年年見。
臘味,舌尖上的年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