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4:57:2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

​觀賞草概述


“觀賞草”是一類形态美麗、色彩豐富的草本觀賞植物的統稱,它自然優雅、潇灑飄逸,極富自然野趣,加上其對生長環境有極廣泛的适應性,易于種植,近年來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


發展曆史

國外對觀賞草的應用,最早可追溯到維多利亞時期。那時并不是應用在景觀設計中,而是由畫家将其描繪在繪畫作品中。

而後,觀賞草在西方園林中被廣泛應用,風格自然又充滿野趣,深深地吸引了人們。歐洲早于文藝複興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庭院中應用觀賞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

到了20世紀中期,由于草坪草的流行,使得人們忽視了觀賞草的價值。随着人們對園林節水、低養護的要求增加,20世紀70年代觀賞草重新受到人們關注,

如今,已經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環境美化和綠化的新寵,與許多宿根花卉配置在一起,構成可持續發展的自然園林景觀。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

形态特征

具須根,莖幹姿态優美,單株分蘖密集,呈叢狀。葉多呈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具平行脈,葉片的顔色除了綠色外,還有醒目的翠藍色、白色、金色甚至紅色,有些種類綠色間有黃色或乳白色、紅色等條紋。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

花小,花序形态各異,有聚傘花序、圓錐花序、頭狀花序等,花序下常密生柔毛,形似羽毛,有綠、金黃、紅棕、銀白等各種顔色,五彩斑斓。


生物學特性

1)養護成本低

在一些商業化的園林布置場合,低養護、很少或根本不需要水或養料的植物,比其它需要專門養護的草本和木本植物更具優勢。家庭園藝者們也格外青睐觀賞草的低養護性,因為他們希望将更多時間花費在欣賞花園美景,而不是清理或噴灑農藥上。許多觀賞草一年僅需一次簡單的修剪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

2)環境适應性強

适合不同的立地條件下栽培,既可在肥水條件優越的土壤中生長,也能在貧瘠幹旱的土壤中定植,有的品種甚至在廢棄的曠地和建築渣土上生長,産生很好的覆蓋和觀賞效果。大多情況下,僅靠自然降水就能健康生長,生長速度快,一個生長季節就可達到成熟植株的高度。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

3)抗病蟲害能力強

絕大部分觀賞草具有很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在生長過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噴灑農藥,這在環保呼聲越來越高的現代,很得人心。

同時,觀賞草也為園林景觀增加了特有的色相、動感和聲音,這些特點有利于建造低成本的園林景觀。而其中一些水生草,如水蔥、水燭等,除了點綴水面,還能吸附水中雜質,淨化水質。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


生态效應

植株高大,葉子茂盛,可形成防風屏障;根系強大,可固土護坡,防止水土流失;還能為蝴蝶、鳥類等有益生物提供栖息地。

觀賞草又因其生态适應性強、抗寒性強,抗旱性好,抗病蟲能力強,不用修剪等生物學特點而廣泛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中。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3


美學價值

四季有景,春夏觀葉,秋季賞色,冬季悅絮;風吹草動,聲響動聽,動态景觀優美;形狀質樸,回歸自然,适合現代石頭森林的美化。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5


觀賞草的特性


四季有景,春夏觀葉,秋季賞景,冬季悅絮;風響草動,聲響動聽,動态景觀優美;形狀質樸,回歸自然,适合現代石頭森林的美化。


形态和線條

株型觀賞草的植株及葉片形态多樣,變化無窮,株高從幾厘米到數米不等,有的高大挺拔,如蘆竹,有的矮小剛硬,如藍羊茅,有的柔軟飄逸,如苔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7

單獨種植時能形成焦點或重點,與周圍圓形或小型的植物對比明顯,當這些直立的形态重複運用時,便能形成獨特的線條,甚至産生戲劇性的形狀和圖案。


葉色

觀賞草五彩缤紛,濃淡總相宜,除了層次豐富的綠色外,還有自然古樸的金黃、尊貴壯觀的金色、浪漫多情的紅色、典雅冷峻的藍色甚至奇特的黑色。一些珍貴的觀賞草品種葉片還有條紋、斑點等,大大提高觀賞性。觀賞草葉片的顔色随着季節而變化,從春季的淡綠到冬季的金黃,極大豐富不同季節的景觀色彩。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8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9

葉形

觀賞草除了色彩誘人,其新奇的葉形也是引人注目的主要原因。常見的葉形有皺葉或葉緣皺褶,更獨具特色的是與鴨蹼極其相似的“鴨蹼”系列,葉片為螺旋狀的“翹螺旋”等。即使在寒冬,許多幹枯的觀賞草葉片在變色後仍不凋落,或剛強屹立,或在風中搖曳,平添了一道迷人的風景。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1

花序

觀賞草花序形狀獨特壯觀,雖然不像觀花植物具有美麗鮮豔的花朵,但卻有變幻莫測的花序也能産生獨特的美感。如荻的花序飄逸灑脫,狼尾草的花序美麗俊俏,而高大的蒲葦草的花序則樸實壯觀,有着雕塑般的凝重美。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2


韻律和動感

每當微風吹過,觀賞草的葉片前後擺動,沙沙作響。秋季,成片種植的觀賞草随風起伏,如同浪花在園中翻滾,盡情展現動态美感。觀賞草這種動感美和聲效是一般觀賞植物不具備的。既可獨立成景,又可作為色塊或栽植在道路兩側,都能達到很好的觀賞效果。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3


觀賞草的分類


觀賞草因其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生物學特性,為其在園林中的運用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将觀賞草融入到園林景觀設計中,是創造優美生态空間中“師法自然”的一種必然趨勢。


根據植株形态分類

1、株高

觀賞草的豎向形線條常成為視覺中心,不同高度的觀賞草應用在不同的區域,形成的景觀各有不同。觀賞草中植株高度在5~10cm,一般依高度可分為:

1)高型。株高1.8~4.5m。這些體型較高的種類經常密植,用以分割空間或用作背景。如芒草、蒲葦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4

2)中高型。株高0.6~1.8m。此高度類型的觀賞草常以叢植方式進行配植,特别是在庭院的綠化中,可減少維護管理;有些種類占地不廣,在較窄小的空間裡可考慮種植此類型。如東方狼尾草、短毛拂子茅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5


3)矮型。低于0.6cm。此類型觀賞草用于道路兩邊或花境中作鑲邊植物;也常用作地被,既美觀又無需經常管理。如天藍沼濕草、藍羊茅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6


2、葉色

觀賞草種類很多,四季都可觀賞:不僅有常綠的葉片,還有很豐富的秋色葉和金葉、紅葉、銀邊等彩葉種類。即使在冬季,霜露和冰雪落在葉片上也景色别緻,給環境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1)常色葉觀賞草。

即葉色為綠色的觀賞草,包括秋冬季落葉的,也包括四季常綠的種類。如禾本科的蒲葦、香茅、大針茅和羊茅屬的一些品種。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7

2)秋色葉觀賞草。

葉片經秋變成紅、黃、橙等豔麗色彩,極大地豐富了秋天的景色。如藜科的霧冰藜;禾本科的芒草、垂穗草、格蘭馬草、短毛野青茅、柳枝稷的一些品種;燈心草科的紫地楊梅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8

3)彩葉觀賞草。

在生長季節,其葉片可以較穩定地呈現非綠色如藍色葉、紅色葉或銀色葉等。常見的彩葉觀賞草種類有莎草科的長穗薹草品種;禾本科的柳枝稷品種、天南星科的石菖蒲的栽培種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29

根據生長習性分類

1)耐旱觀賞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0

2)喜濕觀賞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1

3)喜陰觀賞草

斑葉芒可在輕度遮蔭條件下生長,大部分苔草喜歡遮蔭條件下生長,是首選的耐蔭觀賞草種類。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2

4)喜光觀賞草

光照對觀賞草的觀賞形狀有一定影響,如秋季植株變為紅色或金黃色的品種,則需要一定的光照才能産生吸引人的色彩。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3


根據應用形式分類

1)地被型觀賞草

保持地被植物最佳狀态一般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而觀賞草很少需修剪仍可提供類似的綠色景緻。一些觀賞草類植物的質地很好,可以創造出完整統一、如地毯一般的草地景觀;有些種類如沿階草屬,終年常綠,其他種類可能會在冬季或夏季停止生長,但會随生命周期帶來外觀的季相變化。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5

2)片植、叢植型觀賞草

從—株到兩三株或數百株,甚至是上千株植物,大面積種植觀賞草,是創造獨特景觀的另一種種植方式。在大規模的園林景觀中,可以運用多組體形較大的觀賞草來替代灌木叢或小樹林。在花園設計中,規模一般較小,草的選擇通常更多地取決于其形态、花期或葉色,而不是大小。由于其不需要修剪養護等,還能降低成本,符合建設節約型園林的要求。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7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8


3)孤植點綴型觀賞草

觀賞草不僅能成片種植營造自然和諧的景觀,也能單獨一叢種植,在花園中成為非常引人注目的焦點。這類觀賞草一般種植在節點處,達到引人注意的效果;或在入口、轉彎處,引導遊人的遊覽路線。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39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1


4)鑲邊屏障型觀賞草

觀賞草作為邊界和屏障,比傳統的綠籬更具優勢:一般比綠籬生長、成型更迅速;在冬天寒冷地區,觀賞草不會因冰雪的堆積形成永久的傷害;被風吹動時發出的沙沙聲能有效消除交通和附近的噪聲;觀賞草沒有密集繁茂的枝葉,不會給人及動物的通行帶來不便,但若要用作天然屏障,芒屬植物和蒲葦葉片都很鋒利,可以非常有效地遏制行人穿越。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3


常用觀賞草品種


在觀賞草中,羊茅是最常用的一類。而在現今運用的觀賞草中,品種最多的是芒類,是觀賞草家族中的“巨人”。種類繁多的觀賞草,在不同的環境下生長,設計中,正确發揮它們形态、線條、色彩、動感等自然美,才能營造生機盎然的景觀,下面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三十五種常用品種。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5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7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8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49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1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3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5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7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8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59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1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3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5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7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8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69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1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3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5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6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7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8


觀賞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從莖稈、葉叢、花序都具有觀賞價值的觀賞草,形态優美、色彩豐富,如何結合觀賞草的基本特點及形态,将它們充分運用的園林景觀中,這期我們來探讨一下。


種植形式

1)孤植

由于觀賞草自身在高度、花序、色彩及質感上就可以散發出與衆不同的特質,挑選株型圓整或色彩特殊的品種,最好不要那種蔓延型的叢生觀賞草,就可以創造出景觀焦點。

如佛子茅、蒲葦,适合大空間種植的孤植型觀賞草;狼尾草,适合小空間種植的孤植型觀賞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7

2)列植

列植會産生強烈的透視效應,觀賞草應用列植可以加強場地的線性,當然其靈動的特性有助于緩和序列帶來的機械感。

如高大觀賞草列植後,景深感十足;将中等狼尾草列植會産生富有透視感的空間;低矮性觀賞草列植有利于形成大地藝術般的趣味效果。除了平面構圖應用,也可以将這種造景方式向垂直空間延展,豐富立面景觀空間,形成層層疊疊的立體形象,對于存在高差的地形,這種處理方式不失為好選擇。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0


3)片植

觀賞草自身的野趣橫生,更容易打造荒野開闊的景觀。在高速公路旁種植蔓生觀賞草,就能夠以簡單快速地烘托出詩意般的氛圍。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1


與其它植物組合配置

1)與花卉組合配置

要看兩者如何結合,先要認識它們之間的差異。

觀賞草具有狹長的線形葉片及舒展的株型,與花卉寬大葉片及緊湊的株型形成鮮明對比;觀賞草以綠色為主,彰顯簡樸自然,而花卉豔麗嬌柔。因此觀賞草與花卉的組合,可以在形态、色彩上相互襯托,營造簡樸又不失豐富的景觀效果。

畢竟花卉盛開時的鮮豔奪目,在花謝後就顯得格外蕭條,與之相比,觀賞草持久的觀賞性,具有全年觀賞效果,能彌補花卉的缺憾,大大延長園林的觀賞時間。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2

如晨光芒與月季、牡丹、菊科花卉組合,優雅的葉片和活潑的株型,讓花朵的鮮豔更凸顯。作為背景觀賞草的蘆竹,葉色深綠,株高可達4米,适合與許多較為高大的花卉相配置。應用最為廣泛的狼尾草,不論與何種花卉配植,都能形成鮮明對比。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3

2)與灌木配置

生長迅速的觀賞草,在較短時間内就可達到一定高度,因此與灌木組合,容易産生堅實挺拔的觀賞效應。

如色彩鮮豔的紅瑞木與晨光芒,剛柔并濟間,顔色互補,讓景觀顯得更加和諧;株型纖細向上生長的佛子茅屬草種與株型平展的小檗,使整個構圖顯得更加飽滿;蘆竹與月季的搭配,其觀賞性讓人心曠神怡。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5

3)多種觀賞草相互配置

觀賞草種類繁多,卻又各具特色,如果能夠有利地将這些品種融合一起,效果不會比與其他植物搭配遜色。

如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城市花園中,就有充分利用各種觀賞草建造出舒适宜人的花園景觀;加拿大的範度森植物園裡,觀賞草也随處可見,野趣橫生。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6


與景觀元素搭配

1)與自然景觀元素搭配

除了與植物的搭配外,也可以将景觀元素引入,與觀賞草相得益彰。鋪裝上,往往與沙石配合,凸顯自然古樸的質感;木質座椅邊配置觀賞草,讓人感到親切溫暖;水池邊種植,不僅倒影出藍天白雲,且使觀賞草曼妙的姿态盡現。當然,也可配合戶外光線變化,運用剪影形成細膩的微型景觀。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9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8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89

2)與建築、小品搭配

想把人工與自然的對比發揮極緻,可以将觀賞草與非生命景觀元素進行結合,産生戲劇性效應,别具韻味。許多前衛的景觀設計師就十分強調通過觀賞草在線條、體量、色彩與質感上的特色,與建築、小品形成反差,達到讓人感動而難以忘懷的效果。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0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1

3)與移動容器搭配

盆栽般的效果,運用觀賞草同樣可以輕松達到。而且管理方便、移動便捷、越冬管理容易。對于布置臨時性場合或者自家陽台、屋頂花園等,效果顯著,同時也能對觀賞草容易蔓生的特色進行很好的生長限制。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3


觀賞草在濱水景觀中的應用


觀賞草可應用于池塘、溪流等水體及其駁岸的綠化中。要使整個園區色彩豐富,充滿野趣,關鍵在于選擇适合種植在水、陸地過渡帶或池塘邊緣的觀賞草。通過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質地和色彩的觀賞草,與其它植物巧妙組合,在水景園中發揮巨大作用。


觀賞草在濱水景觀中應用形式

1)水邊植物

水邊植物的作用,主要在于豐富岸邊景觀視線,增加水面層次,突出自然野趣。

水邊植物的根頸無需浸泡在水中,但根系周圍的水分非常充足,适宜這種生境的觀賞草種類很多,在其他地方種植的植物均可在水景周邊種植。通常選用株型優美、花序秀麗的高型觀賞草孤植或從植于水體周邊節點處,根據節點性質、地位及功能作為點綴或标志。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4

常用水邊植物:蒲葦、斑葉芒、細葉芒、紫田根、荻。


2)駁岸植物

水體的駁岸是水陸交替的過渡地帶,園林水體的駁岸形式大體可分為硬質駁岸和模仿自然水體景觀所營造的駁岸狀态,觀賞草在這兩種形态的景觀中都會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硬質駁岸線條生硬、枯燥,觀賞草的線形葉片可以柔化岸線,打破池岸僵硬的線條,使水體和周邊景物過渡自然,充滿自然的韻味。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5


而形式多樣的自然駁岸種植觀賞草,其種類的選用及種植面積的大小視駁岸性質、風格而異,結合道路、岸線、地形布局,做到疏密有緻、有斷有續。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6

駁岸植物一般選擇中高型的耐水濕觀賞草,除了能夠增加水景趣味,滿足景觀上的需要外,還能降低水流對駁岸的沖刷動能,其強大的匍匐根莖,可以牢牢地抓住岸線的土壤,大大降低岸線部分的土壤流失。

常用駁岸植物:花葉芒、石菖蒲、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血草、沿階草。


3)水面植物

水生觀賞草屬于挺水植物,形态多樣,以直立狀、叢生狀為主。園林水體一般位于平坦開闊地區,靜靜的水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強烈的水平景觀。因此沿岸邊種植縱向生長勢強的植物是非常理想的選擇。平直的水面通過配置各種直立狀的觀賞草,可以豐富水體立面景觀,增添野趣。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7

水生觀賞草還可弱化水面和周邊草坪的突然過渡,大大加強水面縱深的感覺。在水際岸邊以種類繁多的水生觀賞草與其他水生、濕生植物進行合理的組團配置同樣能夠取得非常良好的景觀效果。許多水生植物具有堅挺寬大的葉片,這些植物與葉片柔軟細緻的觀賞草配置在一起相得益彰,非常美麗。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8

需要注意的是水面植物與水面面積的比例是水面植物景觀設計的關鍵,通常至少需留出2/3的水面面積供欣賞植物的倒影。因此,在種植蘆葦這類依靠根狀莖繁殖的觀賞草種類時,要設計擋闆或栽植池限定其種植範圍,以免植物迅速繁殖擁塞水面,影響景觀。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99

常用水面植物:水蔥、花葉水蔥、旱傘草、細葉莎草、花葉菖蒲、燈心草、蘆竹、花葉蘆竹、蘆葦、香蒲、細葉香蒲、野茭白。


根據不同水體形式選擇觀賞草

園林中有不同類型的水面如湖、池、溪澗等。不同水面的水深、面積及形狀不一樣,植物配置時要符合水體生态環境的要求,選擇相應的觀賞草和種植方式來美化。

1)湖

湖是園林中最常見的水體景觀,水域面積較大,以靜水面為主。植物的選擇要注意其姿态與體量,通常宜選擇高型的觀賞草,成片成帶栽植來營造一定的氣氛,表現某一風格或體現某一季的景色。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0

以北京植物園為例,湖面遼闊,視野寬廣,沿湖成片栽植香蒲,春季色彩翠綠可人,秋季金黃,植株随風搖曳,充滿動感。也可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觀賞草種類作有規律的交替變換,體現韻律,形成連續的動态構圖。


2)池

在較小的園林中,水體的形式常以池為主。池邊植物宜選用姿态、色彩較好的植物,精心搭配,使整個空間“小中見大”。

水中植物須選擇色彩及大小、體量相宜的種類,常利用中高型的觀賞草來分割水面空間,增加層次,同時也可以創造活潑和甯靜的景觀,也可沿池塘邊緣種植觀賞草以形成人工界線。在池岸邊種植時,還可将池岸邊緣隆起,使植物的根部獲得充足的水分,為多種觀賞草提供理想的生長條件,局部再現水生植物的群落景觀。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1


3)溪澗

溪澗最能體現山林野趣。溪澗周邊種植觀賞草,極具自然野趣。溪澗一般較窄,植物選擇以燈心草、木賊、狼尾草等中小型觀賞草為主,組景時應因形就勢,在溪澗石隙旁或叢植,或散植,與水體共同構成自然而生動的景觀。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2


4)濕地

觀賞草姿态優雅,富于野趣,對立地條件有很強的生态适應性,在濕地中合理應用,有利于營造健康穩定的植物群落,創造出自然、優美、和諧的園林空間。

植物選擇以蘆葦、蘆竹、蒲葦、香蒲等生态适應性強、觀賞價值高、鄉土氣息濃厚的種類為主,種植方式可綜合應用點植、片植、對植、從植、群植、孤植和混交等手法,同其他水生植物合理配置,構建穩定的水生植物組團,以發揮最大的生态效益。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3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4


以西溪濕地植物選擇為例,西溪濕地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基礎上,采用大量的蘆葦、荻、香蒲等鄉土草本并結合桑、竹、柳、樟等鄉土樹種進行植被恢複,體現生物多樣性,突出自己的植物景觀特色。

目前蘆葦、荻、香蒲已頗具種植規模和景觀特色,充分再現了“蘆白柿紅,桑青水碧”的天堂景象。在此基礎上西溪濕地又引種狼尾草、蒲葦、水蔥、菰等富有野趣的觀賞草和其他地被植物和水生花卉,豐富了西溪的植物景觀。

種植形式采取了大量片植、沿岸列植和點植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體現了濕地大範圍景觀的粗犷,并能透出局部景觀的景緻。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5


植物造景之觀賞草造景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6

以下是植物造景課件裡的節選内容,對照後面圖片給大家做個參考。所謂的造景隻能是任人任地而使用,造景有法實則無法!聽起來很玄乎,如果認真的去琢磨了就是那回事吧。有人或會說我為什麼配置不出來所謂好的景觀呢?好與差要看用什麼角度去理解了,另一方面,你是否真正的把植物當作你最好的朋友去了解了呢?就如同理解設計一樣的吧。


觀賞草是以線形或披針形的葉片為主要觀賞對象,在園林中當做灌木或地被應用,包括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香蒲科、天南星科、花蔺科、燈心草科等植物的統稱。其中包括傳統觀葉植物的麥冬、吉祥草等植物。


觀賞草的生物學特性、生态适應性及其觀賞特性奠定了其在園林應用中的地位。其具有廣适性、抗逆性、廣用途性、易繁殖性、生态性特點。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7

按高度分類

• 高型(H>180厘米)竹節芒、蒲葦、矮蒲葦、玫紅蒲葦、藍杆芒、紫禦谷等。

• 中高型(H90厘米~180厘米)斑葉芒、細葉芒、銀線芒、克萊因芒、玲珑芒、重金柳枝稷、羅斯特柳枝稷等。

• 矮型(H60厘米~90厘米)金邊大米草、大布尼狼尾草、紫葉狼尾草、闊葉狼尾草等。

• 低矮型(H<60厘米)藍濱麥、須芒草、沼濕草、羽狀狼尾草、細莖針茅、棕黃苔草、棕榈葉苔草、東方狼尾草、血草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8

按生理生态習性分類

耐旱觀賞草 在沒有額外灌溉的條件下,依靠自然降水依然能健壯生長,形成健康和諧的景觀。相應的品種有蒲葦、矮蒲葦、玫紅蒲葦、細葉芒、銀線芒、’狼尾草、須芒草等。

喜濕觀賞草 适宜在潮濕的土壤甚至水生條件下種植,如:芒草、蘆葦、蘆竹、蒲葦、石菖蒲、水蔥、紙莎草、燈心草、苔草等。

耐陰觀賞草 主要包括藍羊茅、矮麥冬、金邊闊葉麥冬,斑葉芒可在輕度遮蔭條件下生長,大部分苔草喜歡在郁閉遮蔭的條件下生長,是首選的耐蔭觀賞草種類。

喜光觀賞草 蘆竹、狼尾草等植物在遮蔭條件下長勢降低,株型分散,易倒伏。同時光照對觀賞草的觀賞性狀具有一定影響,如秋季植株變為紅色或金黃色的品種,則需要一定的光照才能産生如此吸引人的色彩。常用的喜光觀賞草品種有蘆竹、狼尾草、須芒草、柳枝稷等。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09

觀賞草的養護

• 日常維護主要是,每年冬末或早春對老莖杆進行剪除,使新生芽免受遮蔽,保持較快生長。簇生型的觀賞草要進行分株,以維持旺盛的生命力。

• 分株的頻率取決于觀賞草的種類、土壤的肥沃程度、日照強度等。

• 對于大多數的草種,每三年分株一次是個安全的方法。分株工作一般在秋季或初春完成。

觀賞草的生産及管理方法,病害及入侵潛力都随着觀賞草用途的增大變得更加突出。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0

觀賞草的應用原則和類型

包括統一的原則、 色彩搭配原則、均衡的原則 、 季相景觀原則、韻律和節奏的原則。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1

觀賞草造景的應用方式

地被應用

• (1)做底色,大面積覆蓋地表,與草坪功能相同

• (2)做模紋或花帶式種植

• (3)路緣種植

孤置或對置

适合孤置的觀賞草有蒲葦、晨光芒、花葉芒、斑葉芒、旱傘草等。

叢植或片置

• 狼尾草、細葉芒、香蒲、蘆葦等植物,最少要 3 個平方才能出現較好的效果

水景應用 小水面造景 大面積水體造景 岸邊種植

與其它植物搭配

• 做前景 做中景 做背景

做邊界和屏障

• 觀賞草大多屬禾本科,有很強的生命力,能迅速占領所在區域成為優勢種,造成生态入侵。在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探索防止其蔓延的施工方法。

• 觀賞草在景觀中的應用會更加廣泛,公衆對觀賞草的認識進一步深化。獨特而多樣的視覺品質,加上較低的養護水平使得它們得以迅速的傳播。由于住宅景觀區對耐蔭性植物材料龐大的需求,莎草和一些耐蔭性的草類的發展尤為迅速。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2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3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4

植物造景常見的六種形式(專題走近觀賞草)115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