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短的四十首古詩詞八年級上

最短的四十首古詩詞八年級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9:43:41

最短的四十首古詩詞八年級上(八年級十首古詩文鑒賞)1

一、王維《使至塞上》賞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從修辭角度賞析“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兩句詩。

山高路遠,詩人覺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樣随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在叙事寫景中巧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抒發了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飄零、孤寂、憤懑之情以及遠離故土的思念。

2.試對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進行賞析。

這兩句詩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意思是說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雲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二字正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後随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淨,直入人心。“長河落日圓”,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隻有黃河橫貫其間。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作者将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

3.分析本詩的主旨。

表達了詩人被朝廷排擠不得志的飄零、孤寂、憤懑之情和遠離故土的思念,以及飄泊天涯的悲壯。

二、崔颢《黃鶴樓》賞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睛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抒發了對人去樓空、物是人非的強烈感慨。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現的景象。

明麗的陽光下,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綠樹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蔥茏茂盛,生機盎然。

3.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尾聯将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靜,表現了詩人萦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

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三、王績《野望》賞析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試分析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東臯”點明地點,“薄暮”點明時間,“望”字領起中間兩聯的寫景。第二句呼應起尾聯,表現出哀傷的情感,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

②表現了在現實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賞識的苦悶、怅惘的心情。

2.請從“景”與“情”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颔聯。

詩歌颔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漫山遍野,樹葉枯黃,更兼殘陽盡染的蕭瑟衰敗景象,景中寄寓了詩人孤獨、落寞的情懷。

3.結合全詩内容,簡析詩人“長歌懷采薇”的原因。

詩人在現實生活中彷徨苦悶,找不到精神歸宿,又沒有真正的知己,所以隻得“長歌懷采薇”,即放聲高歌,追懷伯夷、叔齊那樣的隐逸高士。

4.這首詩的内容及抒發的情感。

《野望》一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借薄暮山林之景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怅、孤寂的情懷。

四、李白《渡荊門送别》賞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1.詩句“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

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随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湧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2.“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聯,曆來被人們稱道。請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

①繪意境:蒼莽起伏的山巒随着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裡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裡長江圖。

②賞字詞:“随”表現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

③品技巧: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初出荊門時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更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

3.品味該詩尾聯中“送”字的妙處。

“送”字直接點題,用拟人的修辭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裡,依戀不舍送“我”遠别故鄉,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之情。

五、曹植《梁甫行》賞析

八方各異氣,千裡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1.“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在詩歌中有什麼作用?

柴門簡陋凄清,在海風中搖蕩,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飛來竄去。

這些環境描寫襯托出邊海人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們的恐懼與凄楚。

2.本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情感?

本詩主要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寫了邊海人們的貧困生活,反映了邊海農村的殘破荒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賞析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将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緻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别經時。

1.此樹“奇”,還是“何足奇”?

從前面六句來看,詩人對于花的珍奇美麗,本來是極力贊揚的。可是寫到最後,突然又說“此物何足貴”,未免使人有點驚疑。其實,對花落下先抑的一筆,正是為了後揚“但感别經時”這一相思懷念的主題。無論說花的可貴還是不足稀奇,都是為了表達同樣的思想感情。但這一抑一揚,詩的感情增強了,最後結句也顯得格外突出。

2.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這首詩由樹及葉,由葉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抒寫了一個婦女對遠行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七、曹操《龜雖壽》賞析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試賞析詩句“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詩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詩人以“老骥”自比,寫出自己雖然到了晚年,仍有志幹一番事業,有着對宏偉理想進行追求的豪情壯志 。

2.人們常說“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詩人是如何看待暮年的?

一個人精神狀态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3.《龜雖壽》表達了詩人何種思想感情?

體現作者達觀、積極的人生态度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八、劉桢《贈從弟》(其二)賞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詩中的松柏有什麼特點?試分析。

松柏經寒不衰、枝幹堅勁, 有着凜然正氣。詩人正是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已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追求。

2.詩的題目是“贈從弟”,作者的目的是什麼?

詩人并沒有講他希望堂弟應如何,但其勸勉之意卻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樣堅貞自守,不因外力的壓迫而改變本性。也有自況自勉的含義。詩人告訴我們,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九、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賞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有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1.詩中最能突出詩人感情的一個詞語是:__最愛__

2.詩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來描寫西湖早春景色?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亂花、淺草等景物,抒發了詩人對西湖早春美好風景的喜愛之情。

3.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機:”亂花”、“淺草”分别表現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漸欲”、“才能”表現了春天的發展變化,這些詞語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4.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春天、對西湖的喜愛之情。

十、陶淵明《飲酒(其五)》賞析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什麼“而無車馬喧”?

“車馬喧”是指世俗往來的紛擾,并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車馬喧鬧的聲音。“而無車馬喧”指作者疏遠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祿,即使身居鬧市,也與身在深山無甚不同。

2.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後心靈的自得、閑适、恬淡。

示例二:“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随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惬意。

3.能否把“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改成“望”字?為什麼?

不能。“見”字的妙處在于無心,無意間偶見,才能與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天真意趣。

4.試分析“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景物描寫的含義。

表面寫夕陽西下,倦鳥歸巢,實則是勸告人們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場,應該返回這美好甯靜的自然。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麼?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即遠離官場,遠離塵俗,過着從容閑适的歸隐生活的樂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