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多數省份,一到秋冬季節,原本在屋檐下嬉戲打鬧的燕子全都消失不見,它們成群結隊地遷徙到溫暖的南方準備過冬。
但是,很多人卻并不知道燕子究竟飛去了哪裡,它們的南方又有多“南”?
燕子作為一種常見的候鳥,它們的行為會随着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在候鳥這個大家庭中,為了更好地适應環境繁衍後代,鳥兒們會在冬季前往溫度較高的熱帶地區過冬,到了夏天它們又會返回溫度較低的高維度地區過一個清涼的夏天。
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交的時間,正是這些候鳥們在路上的時候,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可以看到候鳥成群結隊遷徙的身影。
那麼,燕子的南方究竟在哪裡呢?
雖然燕子非常常見,但是你卻并不一定真的了解它們,首先讓我們簡單認識一下這個人類的好朋友。
燕子其實并不隻是一種鳥類,而是包括家燕、雨燕、樓燕等74種鳥類的統稱。
由于燕子的背部大多數呈黑色,我國古代又把黑色稱為玄色,所以古人也把燕子稱為“玄鳥”。
雖然燕子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非常害怕人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也隻有幾種。
其中和人類最親近的燕子叫做家燕,這些燕子喜歡在人類的屋檐下築巢繁衍後代,每年春天都會上演“誰家新燕啄春泥”的美好景象。
對人類來說,燕子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益鳥,它們會捕食農作物的害蟲,為農民帶來好收成,它們還會捕食讨人厭的蚊蠅等害蟲,所以人們不僅不會驅趕屋檐下築巢的燕子,相反還非常歡迎燕子來自家屋檐築巢,并且把燕子的到來當成一種好兆頭。
燕子不僅僅受到中國人的歡迎,在國外同樣受到人們的喜愛,著名詩人高爾基就有贊美海燕的“海燕之歌”。
前面我們說,大多數候鳥因為抗寒能力比較差,它們往南遷徙的目的都是要找一個溫度适合的地方度過冬季。
對于燕子來說,他們遷徙的原因卻并不是這樣,因為燕子身上厚厚的羽毛能夠讓他們扛過冬天的低溫。
之所以要遷徙還是因為一旦溫度降低,昆蟲的數量就會迅速減少,少量的昆蟲也會躲起來,這樣一來燕子就沒有了生存的口糧,遷徙也就成為了燕子的必然選擇。
那麼,對燕子來說溫度适宜食物豐富的南方究竟在哪裡呢?
如果把目光放在國内,地理上我國南北方劃分的界限主要指的是秦嶺淮河一線,在這條線以南的省份都被看成我國南方,但是像安徽、湖北等許多中國南方省份到了冬天同樣也非常冷,所以對燕子來說這些地方并不夠南,它們的南方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事實上,燕子小小的身子裡蘊藏着我們難以想象的力量。為了研究家燕遷徙的路徑,我國一架科研機構曾為燕子裝上了衛星定位系統。
結果顯示被标記的燕子從北京出發一路向西飛行,在經過中東地區以後,再轉向南飛行,最終穿過大半個非洲以後抵達南非,整個遷徙路徑長達上萬公裡。
所以,燕子實際上是把赤道當成了劃分南北的标志,而這剛好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标準,當北半球處于寒冷的冬季時南半球正處于溫暖的春季,随着南半球步入夏季,它們又開始長途跋涉回到北半球高緯度地區。
不同于家燕,燕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員雨燕的遷徙路徑又有所不同。
就拿我國北方最為常見的幾種雨燕來說,它們有的也會選擇去南非過冬,有的則前往東南亞過冬,還有極少部分過冬地點選在我國南方省份,在海南等地區冬天有時候看到的燕子就是一種雨燕。
由于飛行速度最快能夠超過350公裡每小時,而且捕食等過程都是在飛行中完成的,所以有些雨燕能保持24小時不間斷飛行,因此歐洲人也把它們叫做“無腳鳥”。
這時候有人會說了,這麼遠的距離,燕子為什麼不會迷路呢?
雖然科學界對燕子為什麼不會迷路并沒有定論,但是目前最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是像燕子、鴿子這些鳥類,他們之所以能夠準确地找到回家的路,是因為它們具有感應磁場的能力,通過感應地球磁場以及飛行過程中磁場的變化,幫助它們最終準确無誤的返回原來的地方。
下一次,再有人問你北燕南飛,你知道燕子的南方是哪裡了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