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設計的方法?第一章 會計制度設計的概況,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會計制度設計的方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章 會計制度設計的概況
一、會計制度設計的概念與意義
(一)會計制度:由政府部門和企業單位對會計工作的規則、方法、程序所指定的規範性文件。
會計制度内容:
1、總則 2、會計組織機構 3、會計核算報告 4、各類業務會計處理程序
5、附則 6、其他會計制度
(二)會計制度設計的意義:
1、有利于貫徹國家的财經政策和法規制度; 2、有利于提高宏觀和微觀經濟管理水平;
3、有利于加強會計管理,及時、準确的提供會計信息。
二、會計制度設計的原則
1.合規性2.真實性 3.科學性4.針對性5.内部控制 6.效益性 7.适應性原則
三、會計制度設計的程序
分為準備、設計、試行修正、定稿頒布四個階段。
1、準備階段: 1)了解被設計單位基本情況
①實地調查:企業生産經營的基本情況、經營管理的基本特點、現行會計制度的概況、
會計制度設計的要求。
②展開分析研究:特别需要掌握批評性、建設性材料。
③制定設計計劃:設計工作進度、程序、大綱。
2)初步完成企業會計制度的總體設計
①設計類型與方式②設計方案③設計手段④會計政策
⑤設計驗收标準⑥落實設計人員, 安排設計工作的進度。
2、設計階段 1)确定會計制度的框架結構;
2)設計人員按分工進行具體設計;
3、試行修正階段
4、定稿頒布階段
四、會計制度設計的方法
五、 1、實地調查方法:實地觀察、崗位訪問、開座談會、問卷測試、索要文檔。
2、分析研究方法:文字說明法、表格法(表格尺寸統一、劃線标準、制作控制)、流 程圖法(框圖式、
符号式)。
業務流程圖的繪制方式:縱式、橫式 設計流程圖時注意的要點: 1、注明業務處理流程經過的部門
和經辦人; 2、注明憑證、報表名稱和份數,用流程線反映其傳遞的流程; 3、反映業務處理
幾張個情況記賬情況及憑證和報表歸檔保持情況。
第二章 會計科目設計
一、會計科目設計的意義
二、(一)、會計科目的概念 是指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内容, 是指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内容,按其特點和經濟管
理的需要,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
(二)、會計科目設計的意義 1、對會計核算内容進行具體分類
2、為編制會計憑證提供依據
3、為開設賬戶建立賬簿提供依據
4、為編制會計報表建立基礎
5、是審查稽核的基礎準備
(三)、會計科目設計的任務 确定一個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科目體系,各個科目的使用說明,為會計信息系
統設計勾畫出一 個基本輪廓。
二、會計科目設計原則
1、會計科目體系應遵循周延性、互斥性原則
2、會計科目的核算内容應堅持一緻性原則
三、會計科目設計的基本内容
四、會計科目設計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會計科目總則設計 【二】會計科目名稱和編号設計 【三】會計
科目的使用說明設計
(一)會計科目總則設計
會計科目總則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闡明所設計會計科目的使用範圍; 2、闡明設計該會計科目的基本依據; 3、關于該會計科目增減修補的有關規定; 4、會計科目的編号及其他使用說明; 5、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二)會計科目名稱和編号設計
1、會計科目編号的設計: 會計科目編号設計,有利于清晰地反映會計科目的大類、子類以及明細級次,
使會計科目體系更加嚴 密和具有邏輯性。
2、會計科目編碼設計的原則: 簡明實用、層次分明,便于記憶、留有餘地。
3、會計科目編碼的方法: 四位數編号法
四、會計科目設計程序和方法
一、會計科目設計的基本步驟
【一】對經濟業務進行科學分類 【二】按經濟業務性質确定會計科目名稱
【三】對會計科目進行編号 【四】編寫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五】試行和修訂會計科目
二、會計科目設計方法
【一】參照設計法 【二】補充修訂法 【三】歸納合并法
五、各具體業務會計科目的設計
一、科目類别分組設計
會計科目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按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業務的内容
(二)按會計科目與會計報表的編制關系
(三)按會計科目在會計核算中的地位及相互之間關系
二、基本(總賬)科目的設計
(一) 籌資業務會計科目的設計
(二) 采購業務會計科目的設計
(三) 生産經營過程會計科目的設計
(四) 銷售過程會計科目的設計
(五) 分配過程會計科目的設計
(六) 關于長期資産的會計科目設計
(七) 關于流動資産的會計科目設計
(八) 往來結算會計科目的設計
(九) 特殊業務會計科目設計
三、次級(明細)科目的設計
按經濟業務内容和用途劃分次級科目。次級(明細)科目是指基本科目下屬的各級會計科目,
包括二級、三級控制科目和明細科目。不同性質的科目,次級科目的設計方法不同。
第三章 會計憑證設計
第一節 原始憑證的設計
一、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财務管理,保證公司經營正常有序進行,規範财務收支行為,對各報支事項,
根據國家有關财經法規及上級有關制度,結合本公司的經營特點,特制定本規定。
二、原始憑證的要求及傳遞
第二條 原始憑證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時直接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經濟業務的發生或完成的原始證據。原始憑證按其取得的渠道分為自制原始憑證和外來原始憑證。
第三條 自制原始憑證是指由本單位經辦業務的部門和人員,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所填制的憑證,如采購入庫單.領料單等。
第四條 外來原始憑證是在經濟業務完成時從其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銀行解款單、購貨發票等。
第五條 各項經濟業務發生時所取得的原始憑證,無論是自制原始憑證還是外來原始憑證,都應做到記錄真實、内容完整、編制及時。原始憑證基本要求是:
(1)原始憑證的内容必須具備:憑證的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填制憑證單位名稱或
者填制人姓名;經辦人員的簽名或蓋章;接受憑證單位名稱;經濟業務内容;經
濟業務的數量、規格、單價和金額。
(2)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蓋有填制單位的印章(公章或财務專用章或發票專
用章);自制原始憑證必須由經辦人和部門負責人簽 字;對外開出的原始憑證,
必須加蓋本單位印章(公章或财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和經辦人印章。
(3)凡填有大寫和小寫金額的原始憑證,大寫與小寫金額必須相符。購買實物的原始
憑證,必須有驗收入庫證明。支付款項的原始憑證.付款單位名稱必須與取得發票
上的印章相一緻。
(4)一式幾聯的發票和收據,必須用複寫紙填套寫,順序使用。作廢時應當加蓋“作
廢”戳記,連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毀。
(5)從外單位取得的定額發票或彙總開具的發票,必須附有詳細清單,注明具體事
項,加蓋與發票相同的印章。
(6)職工因公借款憑據,必須附在記賬憑證之後,報賬或收回借款時,應另開收據,
不得退還原借款收據。
(7)經上級有關部門或本單位相關部門簽批的經濟業務,應當将批準文件或相關手
續作為原始憑證附件一同上報。
(8)所有憑證不得塗改、挖補,發現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開出單
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須加蓋開出單位的公章或财務專用章。
第六條 所有報銷憑證、付款審批表等應當手續完備,相關附件齊全。
(1)所有報銷單據須填寫本院統一印制的“費用報銷封面”、“差旅費 報銷
表”、等憑證封面。報銷單據作為報銷封面的附件。
(2)所有報銷封面應用鋼筆或水筆寫明:報銷日期、部門、經辦人;附原始單據張數;
内容分欄詳細填寫:自報數(大小寫)。
(3)付款審批表應用鋼筆或水筆寫明:付款日期、經辦人;付款項目、金額;付款方
式;彙入單位全稱、開戶銀行及賬号。
(4)材料入庫單、領料單、假退單應按各項目填寫齊全,材料名稱、規格、
數量、編碼填寫明細、準确,由制單人、采購員保管員、領料人、部
門負責人确認簽字,不得代簽。
第七條 所有報銷憑證到财務科報銷後須加蓋相應戳記。
(1) 凡現金收入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現金收訖”戳記:
(2) 凡銀行收入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銀行收訖”戳記;
(3) 凡現金支付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現金付訖”戳記;
(4) 凡銀行支付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銀行付訖”戳記:
(5) 凡與往來有關的原始憑證須加蓋“往來轉訖”;
(6) 凡作收、付款或往來轉帳憑證附件的,須加蓋“附件”戳記:
(7) 凡作廢的憑證須加蓋“作廢”戳記。
三、報賬的程序及時間
第八條 所有需報銷單據先經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簽字确認後到财務科審核,加蓋“審核”章或簽字,報财務總監簽批,再由單位負責人簽批。所有業務應酬費單據必需報單位負責人簽批。
第九條 當月所有需報銷單據及時辦好批報手續,到财務科入賬,不得拖延到下月入賬,特殊原因注明原因,否則下月不予報銷。
第十條 凡因公借款人員,在事後一個星期内辦好報銷手續,到财務科結清賬務,堅持“前賬不清,後賬不結”的原則。
第十一條 财務科經辦人員應認真審核原始憑證,點清單據張數,及時制作記賬憑證。
第十二條 每月結賬日為當月的最後一天。
第二節 通用記賬憑證
1、通用記賬憑證是相對于專用記賬憑證而言的用以記錄各種經濟業務的憑證。
2、本公司采用通用記賬憑證對經濟業務進行記錄,不再根據經濟業務的内容分别填制收款憑證、付款憑
證和轉賬憑證。
3、通用記賬憑證設計的基本内容包括:記賬憑證的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經濟業務内容摘要;會計科
目(包括明細科目)的名稱和方向;金額;憑證編号;憑證所附原始憑證的件數;有關經辦人員和主
管人員 的簽章等。
4、涉及到貨币資金收、付業務的記賬憑證是由出納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收、付款後填制的。
5、涉及轉賬業務的記賬憑證,是由有關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的。
6、在借貸記賬法下,将經濟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全部填列在“借方餘額”或“貸方餘額”欄内。借、
貸方金額合計數應相等。制單人應在填制憑證完畢後簽名蓋章并在憑證右側填寫所附原始憑證張數。
7、記賬憑證的基本要求
8、 (1)記賬憑證各項内容必須完整。
9、 (2)記賬憑證應連續編号。憑證應由主管該項業務的會計人員,按業務發生順序并按不同種類的記賬憑
證連續編号,如果一筆經濟業務,需要填列多張記賬憑證,可采用“分數編号法”。為了便于監督,
反映收付款項業務的會計憑證不得由出納人員編号。
(3)記賬憑證的書寫應清楚、規範。相關要求同原始憑證。
(4)記賬憑證可以根據每一張原始憑證填制,或根據若幹張同類原始憑證彙總編制,也可以根據原始 憑
證彙總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類别的原始憑證彙總填制在一張記賬憑證上。
(5)除結賬和更正錯誤的記賬憑證可以不附原始憑證外,其他記賬憑證必須附有原始憑證。如一張原始
憑證需填制兩張記賬憑證,應在未附原始憑證的記賬憑證上注明其原始憑證在哪張記賬憑證下,以
便查閱。
(6)記賬憑證填制錯誤時:
① 填制記賬憑證時若發生錯誤,應當重新填制。
② 已登記入賬的記賬憑證在當年内發現填寫錯誤時,可以用紅字填寫一張與原内容相同的記賬
憑證,在摘要欄注明“注銷某月某日某号憑證”字樣,同時再用藍字重新填制一張正确的記
賬憑證,注明“訂正某月某日某号憑證”字樣。
③ 如果會計科目沒有錯誤,隻是金額錯誤,也可将正确數字與錯誤數字之間的差額另編一張調整
的記賬憑證,調增金額用藍字,調減金額用紅字。
④ 發現以前年度記賬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用藍字填制一張更正的記賬憑證。
⑤ 對于更正錯賬的記賬憑證,可以不附原始憑證,但需在摘要欄注明“注銷某月某日某号憑證”;
重編正确憑證時,注明“訂正某月某日某号憑證”。
(7) 記賬憑證填制完經濟業務事項後,如有空行,應當自金額欄最後一筆金額數字下的空行處至合計
數上的空行處劃線注銷,以堵塞漏洞,嚴密會計核算手續。
8、記賬憑證的審核
為了正确登記賬簿和監督經濟業務,除了填制記賬憑證的人員應當認真負責、正确填制、加強自
審以外,同時還應建立專人審核制度。記賬憑證的審核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審核是否按已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記錄的内容與所附原始憑證是否一緻,金額是否相等;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是否與記賬憑證所列附件張數相符。
(2)審核記賬憑證所列會計科目(包括一級科目、明細科目)、應借、應貸方向和金額是否正确;借貸雙方的金額是否平衡;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包括二級或明細科目)對應關系是否清晰、金額是否正确;明細科目金額之和與相應的總賬科目的金額是否相等。
(3)審核記賬憑證摘要是否填寫清楚,日期、憑證編号、附件張數以及有關人員簽章等各個項目填寫是否齊全。若發現記賬憑證的填制有差錯或者填列不完整、簽章不齊全,應查明原因,責令更正、補充或重填。隻有經濟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才能據以登記賬簿。
(4)所有填制好的記賬憑證,都必須經過其他會計人員認真的審核。在審核記賬憑證的過程中,如發現記賬憑證填制有誤,應當按照規定的方法及時加以更正。隻有經過審核無誤後記賬憑證,才能作為登記賬簿的依據。
第五章 财務會計報表及财務會計報告設計
一、 外部報表
本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有關企業财務會計報告的規定編制對外财務報告,其格式與編制方法由國家财政部統一規定。公司對外提供中期會計報告和年度會計報告,每月編制月度會計報表。
1. 中期對外财務報告包涵的内容:
(1) 資産負債表;(2) 利潤表;
(3) 現金流量表;(4) 附注。
2. 對外合并财務報表包涵的内容
(1) 合并資産負債表;(2) 合并利潤表;
(3) 合并現金流量表;(4) 合并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5) 附注。
二、 内部報表
1. 公司内部财務報表:其格式及項目内容按照公司内部經營管理的需要進行報送。
(1) 月度财務報表(套表):次月5日上報;
(2) 季度财務分析(套表):季度終了15日内上報(含文字分析);
(3) 年度财務會計報告:按當年決算文件布置要求執行。
2. 内部報表要反映企業成本核算、日常結算管理和财産管理等情況,所以我公司對成本核算情況做了材料
價格差異分析表、材料耗用成本表、人工成本考核表、制造費用明細表四個表;對日常管理表做了貨币
資金變動表、存貨收發保管報表、銷售日報表三個表。以上幾個報表整合為套表進行上報。
材料價格差異分析表
年月 日至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采購單編号
材料名稱
供貨單位
數量
實際成本
計劃成本
差異
單位成本
總
成本
單位成本
總
成本
單位成本
總
成本
材料耗用成本表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部門
實際成本
标準成本
差異數
差異率
(期初差異額*本期差異額/期初計劃成本*本期計劃發生額)
合計
人工成本考核表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工人姓名或工号
實際動用工時
完成定額工時
工作效率
制造費用明細表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項目
行次
上年同期實際數
本年計劃數
本月實際數
本年累計實際數
工資
福利費
折舊費
修理費
辦公費
水電費
租賃費
保險費
低值易耗品攤銷
合計
貨币資金變動表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項目
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賬号
票據存款
合計
一.昨日賬面餘額
二.本日增加金額
其中:銷貨收入
回收應收款款
銀行借入
其他收入
三.本日減少金額
其中:購貨支出
歸還應付、款
歸還銀行借款
上繳稅費
支付薪金
其他支出
四.本日賬面結存
未記賬增加
未記賬減少
五.本日實際餘額
會計主管: 出納: 制表:
存貨收發保管報表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項目
(品名,規格)
收入
發出
結存
盤存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盤存
盤虧
庫存商品
半成品
在産品
材料
燃料
包裝物
低值易耗品
合計
會計主管: 複核: 制表:
銷售日報表
年 月 日
編制單位: 單位:
品名及規格
計量單位
數量
單價
金額
本月累計銷售
合計
現銷
賒銷
總計
會計主管: 複核: 制表:
第六章 會計核算程序設計
本公司因經濟業務較多,故采用科目彙總表賬務處理程序。所謂科目彙總表賬務處理程序,是指根據記帳憑證,每5天編制科目彙總表,據以登記總分類帳的一種會計核算形式。科目彙總表是一種列示有關各總分類帳戶的本期發生額,據以登記總分類帳的一種彙總憑證。這樣可以簡化總分類賬的登記工作,減輕了登記總分類賬的工作量,并可做到試算平衡,簡明易懂且方便易學。
1、本公司所采用的科目彙總表的核算程序如下:
① 根據原始憑證編制彙總原始憑證;
② 根據原始憑證或彙總原始憑證編制通用記賬憑證;
③ 根據通用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④ 根據原始憑證、彙總原始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⑤ 根據通用記賬憑證編制科目彙總表;
⑥ 根據科目彙總表登記總分類賬;
⑦ 期末,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和明細分類賬的餘額同有關分類賬的餘額核對相符;
2、科目彙總表賬務處理程序的流程圖如下所示:
第七章 内部控制制度設計
一、内部控制體系的組織架構1.目的通過建立分工合理、職責明确、報告關系清晰的内控體系組織架構,明确内控管理決策機構、
監督管理機構和執行機構的責任和義務,确保公司内部控制的職責、權限及其相互關系得到規定和
溝通,使公司内部控制體系得到有效運行。
2.職責與權限内控管理委員會是公司内控管理的決策機構,負責公司與内控有關的重大事項的決定。其主要職責
包括:
(1) 審核内部控制體系框架及實施計劃;
(2) 審定内部控制體系管理的重大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及相關業務流程;
(3) 指導和督促公司内部控制體系建設和運行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4) 審定公司内控評估報告、内控缺陷報告等相關報告;
二、内部環境
公司内部環境包括内部機構設置及其權責分配、戰略管理、人力資源政策、社會責任等内容。
2.1 内部機構設置及其權責分配公司結合業務特點和内部控制要求設置了綜合管理部、工程部、計劃财務部、經營部四個職
能部門,明确了職責權限,将權力與責任落實到各責任部門,并通過本手冊的宣傳,使全體員
工掌握内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情況,明确責權分配,使各部室、單位正确行使
職權。公司組織機構圖如下:
職能機構設置
合理設置内部職能機構,明确機構的職責權限,避免職能交叉、缺失或權責過于集中,形成各
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
崗位職責劃分
對内部各職能機構的職責進行科學合理的分解,确定具體崗位的名稱、職責和工作要求等,明
确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
2.2發展戰略管理
發展戰略管理是對公司經營的現實狀況和未來趨勢進行綜合分析和科學預測的基礎上制定
并實施發展戰略目标和戰略規劃的過程。依托集團戰略目标和戰略規劃,按照集團目标和規劃制
定流程要求,公司在綜合分析内外部因素基礎上制定戰略目标和戰略規劃。通過公司年度、季度、
月度計劃來實現階段目标控制;通過定期對公司生産、經營活動綜合分析的過程控制為公司發展
戰略實現和調整提供依據、進而為防範戰略目标偏差、戰略規劃過于激進或保守提供保障。
内控關注要點
戰略目标制定時對集團需求變化考慮不周,導緻規劃目标定位上不準确,落實困難。
2.3人力資源管理
内控關注要點:建立和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的引進、開發、使用、培養、考核、激勵和退出等機
制,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主要措施:根據公司總體發展戰略,結合年内工作重點和實際情況,公司每年通過對包括招聘、
培訓、考核、薪酬等制度在内的人力資源政策進行調整,使之能夠有效地支持公司
戰略的實施。
公司通過制定《員工招錄管理辦法》,明确員工招聘與錄用工作的管理要求,規範操作流程,能
夠保證按照計劃、制度和程序開展人力資源引進工作。
3 風險評估
3.1 風險識别關注因素
按照《企業内部控制基本規範》的剛性要求,風險可分為内部風險和外部風險。
内部風險關注因素:(1)公司領導和所有員工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等人力資源因素。
(2)組織機構、業務經營、資産管理、業務流程等管理因素;
外部風險關注因素:(1)經濟形勢、産業政策、市場競争、資源供給等經濟因素;
(2)法律法規要求等法律因素;
(3)安全穩定、文化傳統、社會信用、教育水平、消費水平、消費者行為等
社會因素;
3.2風險類别
按照《企業内部控制基本規範》的剛性要求,結合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實際經營管理和相關業
務流程,公司将各業務流程涉及到的風險歸類為:經營風險、法律風險、财務風險、資産風險、
道德風險、安全風險和環境風險七大類。
3.3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識别、分析公司實現其内控目标的過程中相關風險的程序。風險評估程序通常包括:目标設定、風險識别分析和風險應對。風險分析分為兩個維度: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公司應當根據風險分析的結果,結合風險承受能力,權衡風險與收益,确定風險應對策略。
3.4風險識别
公司各項關鍵業務流程均需要進行識别風險并加以控制。風險評估是公司長效發展的基礎。公司的風險識别工作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當公司戰略、組織架構、生産經營業務等發生重大調整時,适用時進行再次的風險識别工作。下面具體介紹公司風險識别的方式方法:
4 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将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公司結合風險評估的結果,通過手工控制與自動控制、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将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之内。
4.1 控制活動分類與形式
按作用分類:
預防性控制:指為防止錯誤和非法行為的發生,或盡量減少其發生機會所進行的一種控制。
發現性控制:指為及時查明已發生的錯誤和非法行為或增強發現錯誤機會的能力進行的各項控制。
4.2 内部控制要求及保障措施
公司對各個業務模塊編制了業務流程圖,建立健全了流程層面的内部控制,為保證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産安全、财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公司經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提供了合理保障。
按照《基本規範》及相關配套指引的要求,結合公司的實際業務和管理情況,并根據風險評估程序,梳理出公司各業務模塊的相關管控流程。
通過具體的業務流程圖、風險控制矩陣、權限指引表、關鍵控制點說明,概括描述公司各項業務流程的關鍵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公司業務流程總目錄序号
一級流程
二級流程
三級流程
1
組織架構
1.1 内部職能機構設置變更調整流程
2
發展戰略
2.1 發展戰略規劃管理
3
人力資源
3.1 員工招錄管理
3.1.1
人力資源需求計劃制定
3.1.2
招聘管理
3.2員工試用期管理
3.2.1
試用期考核與轉正
3.3培訓管理
3.3.1
培訓計劃制定
3.3.2
業餘學習資助審批流程
3.4 獎懲管理
3.4.1
獎勵審批流程
3.4.2
處罰審批流程
3.5 薪酬管理
3.5.1
編制工資流程
3.5.2
薪資調整流程
4
社會責任
4.1 考勤管理
4.1.1
休假管理
4.1.2
月考勤管理
5
資金活動
5.1 日常資金活動管理
5.1.1
用章審批登記流程
5.1.2
資金支付業務管理流程
5.1.3
資金授權審批流程
5.1.4
銀行賬戶核對流程
5.1.5
票據領用、保管、校驗管理流程
6
采購業務
6.1 辦公用品
6.1.1
辦公用品申領
6.1.2
辦公用品采購管理流程
6.2物資管理
6.2.1
供應商選擇
6.2.2
驗貨及發放管理
6.2.3
采購付款審批業務流程
7
資産管理
7.1固定資産管理
7.1.1
固定資産購建管理流程
7.1.2
固定資産驗收管理流程
7.1.3
固定資産盤點管理流程
7.1.4
固定資産處置管理流程
7.1.5
固定資産報廢管理流程
8
工程項目
8.1 招投标
9
财務報告
9.1 财務報告編制流程
10
全面預算
10.1全面預算業務流程
11
合同管理
11.1 合同訂立
11.1.1
合同管理業務流程
11.1.2
合同審批審查流程
11.1.3
合同會簽
11.1.4
合同簽訂
11.2合同履行
11.2.1
合同變更解除流程
11.2.2
合同糾紛處理流程
11.2.3
合同歸檔管理流程
12
内部信息傳遞
12.1 文書管理
12.1.1
公文制發
12.1.2
收文及流轉
12.2 會議管理
12.2.1
會議材料準備
12.2.2
會議紀要編發
12.3 行政檔案管理
12.3.1
文件歸檔
12.3.2
檔案使用
12.4 董事會文件審批流程
13
内部控制評價
13.1 内部控制評價程序
13.1.1
職能部門内部控制自查流程
13.1.2
内控制度增加及變更流程
4.2.2全面預算
财務部是全面預算管理的職能管理部門,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經營性預算管理,主要涵蓋了預算編制、預算下達、預算分解、預算執行、預算調整等方面。通過建立和實施預算管理流程的内部控制,規範了全面預算的組織過程管理, 防範了不編制預算或預算不健全可能導緻企業經營缺乏約束或盲目經營,預算目标不合理編制不科學可能導緻企業資源浪費或發展戰略難以實現,預算缺乏剛性、執行不力、考核不嚴,可能導緻預算管理流于形式等風險, 從而保證了将有限的資源加以整合,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利于實現制約和激勵, 提高資源的價值創造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控制措施:
明确預算編制責任,使各個業務活動均納入預算管理,制定明确的戰略規劃,并根據戰略規劃執行年度經營計劃和目标作為制定預算目标的首要依據,開展外部環境的調研和預測,并深入分析公司實際情況,重視預算編制基礎管理工作,确保預算基礎數據準确。預算編制采取滾動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确性、科學性、可行性。
将正式下達的全面預算目标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各個責任部門的預算責任;抓好各部門、各崗位的責任目标的落實;
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産生的原因,落實預算責任和糾正偏差;對确需調整預算的,履行嚴格的審批程序,預算管理制度中明确規定預算調整的條件。
5内部監督
5.1 目的
内部監督是公司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實施的機制保障,公司内部控制規範體系是一個不斷調整、逐步完善、持續優化的動态過程。因此,為保證内控體系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對内控體系進行内部監督,以便幫助公司經理、領導班子和各部室、單位預防、發現和整改内部控制設計和運行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潛在問題和薄弱環節,通過對問題的持續改進,确保内控體系的有效運行。
綜合管理部是公司内部控制體系監督、評價的主管部門,内部控制監督、評價主要包含内部控制日常監督、專項監督、自我評價報告等相關内容。
5.2 内部監督
5.2.1日常監督
公司對建立與實施内部控制的情況進行常規、持續的監督檢查。
公司内控體系内部審核按照大連港集團内控部相關要求,進行策劃和實施。
綜合部對内部審核過程中發現的内部控制缺陷進行整理和彙總,分析缺陷性質(設計缺陷或執行缺陷)和産生的原因提出改進建議,并編制内部審核報告,經内控管理委員會審批後下發,同時上報集團公司。
6.2.2專項監督
在公司發展戰略、組織結構、經營活動、業務流程、關鍵崗位等發生較大調整和變化的情況下,對内部控制的某一或某些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内部審核。專項監督具體程序參照内部審核程序實施。
6.2.3内控自我評價報告
内控自我評價報告是公司内部監督的一種形式,是建立在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基礎上,定期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綜合評價并出具自我評價報告的過程。
綜合部牽頭組織各部門結合公司内控體系日常運行情況、公司内部監督情況,參考内部審核的工作底稿,對内部控制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并出具自我評價報告,經内控管理委員會審批後,上報集團。
第八章 企業主要業務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
第一節 貨币資金業務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
一、現金内部控制要求
(一)明确控制目标
1、保證現金收支的合法合理性
2、保證庫存現金的安全完整
(二)制定控制流程
1、規定授予權限。部門或業務部門指派業務人員辦理有關現金結算的經濟業務,對于大宗或特殊的現金收支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應專門審批。
2、及時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并由相關人員簽字或蓋章,作為收付現金的書面證明。
審核原始憑證。會計部門收到有關現金收支業務原始憑證後,由會計主管人員進行審核,對于不符合規定的憑證,可拒不受理或補辦手續。
3、編制記賬憑證。分管會計根據審核後的憑證,填制收款憑證或付款憑證。簽章後通知辦理現金收支事項。
4、收付現金。出納人員複核收付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按憑證開列的金額收付現金。
複核記賬憑證,稽核人員或指定人員審查收款憑證及付款憑證。審核合格後,簽章傳遞。
5、登記賬簿。出納人員根據複核的收、付款憑證,登記庫存現金日記賬;分管會計人員根據審簽合格的收、付憑證,登記相關明細賬。
6、盤點現金。出納人員每日營業結束後,結出庫存現金日記賬的收支和餘額,清點庫存現金,互相核對。
7、送存銀行。對于超過庫存現金限額的現金,由出納登記,并及時送存銀行。
8、清查庫存。定期由清查小組盤點庫存現金,并同庫存現金日記賬餘額進行核對。
二、銀行存款内部控制要求
(一)明确控制目标
1) 保證銀行存款收付的合法性
2) 保證銀行存款安全完整
3) 保證銀行存款核算記錄的真實可靠
(二)制定控制流程
1) 授權經辦業務。業務部門負責人根據業務情況授權業務人員辦理涉及銀行存款收支的經濟業務或收付往來賬款事項。
2) 簽訂結算合同或協議。經辦人員辦理經營業務,應同對方商定首付款結算方式、結算時間等,以合同或協議方式加以明确。
3) 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業務經辦人員按照财務會計制度規定填制或取得憑證,作為辦理銀行存款收付業務的書面憑證。
4) 審核原始憑證。會計主管或指定人員審核原始憑證及其經濟業務。
三、貨币資金的内部控制原則
1嚴格職責分工 2實行交易分開3實施内部稽核 4實施定期輪崗制度
貨币資金管理制度1.貨币資金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職責(1) 财務部在公司财務負責人領導下,負責制訂貨币資金制度及相關管理辦法,規範貨币資金管理控制,經公司管理層審批執行;
(2) 貨币資金業務不相容崗位包括:
1、貨币資金支付的審批與執行;2、貨币資金的保管與盤點清查;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嚴禁未經授權的部門或人員辦理貨币資金業務或直接接觸貨币資金。公司對辦理貨币資金業務的人員實行定期崗位輪換制度。對關鍵财會崗位,實行強制休假制度,并在最長不超過五年的時間内進行崗位輪換。
2.授權審批規定各單位應建立貨币資金業務的授權審批制度。貨币資金業務的相關部門與經辦人員應嚴格履行授權審批程序,審批人應嚴格遵守審批權限,不得超越權限審批。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範圍審批的貨币資金業務,經辦人員有權拒絕辦理,并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
3.貨币資金管理内控程序第二節 采購業務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
采購授權審批制度1、目的 為明确審批人對采購與付款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的職權範圍和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進行授權審批 采購業務中審批人應當在授權範圍内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限。
3、嚴禁未經授權的機構或人員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
1.采購員應當在職權範圍内,按照審批人的批準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
2.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範圍審批的采購與付款業務,采購員有權拒絕辦理,并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
4、專家論證适用情形 對于重要和技術性較強的采購業務,采購部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防止決策失誤而造成嚴重損失。
5、請購 使用部門、倉儲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根據企業采購預算、實際經營需要等提出采購申請,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後,及時向采購部門提出采購申請。
6、審批 采購經理、财務總監、總裁根據規定的職責權限和程序對采購申請進行審核、審批。
(1).采購預算内采購額在×萬元以内的,采購經理審批;采購額在××—××萬元的,由财務總監審批;采購額在××—××萬元以上的,由财務總監審核,總裁審批。
(2).采購預算及計劃外采購項目均由财務總監審核,總裁審批。
(3).對不符合規定的采購申請,審批人應當要求請購人員調整采購内容或拒絕批準。
7、采購
(1).采購經理根據經過審批的采購申請組織采購員進行采購。
(2).采購員進行市場調查,進行比質、比價,拟定供應商名單,經采購經理審核并提出參考意見,交總裁最終确定合格供應商名單。
8、驗收 質量管理部門根據企業有關驗收規定對采購的商品進行驗收,對于在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報告采購部門,采購員根據驗收情況進行辦理。
(1).驗收過程中出現的采購商品或勞務數量不符合企業規定的情況,采購員需提出解決方案,報采購經理審批。
(2).采購的商品存在重大質量問題,采購經理組織由管理層人員、質量管理部、财務部等部門開會共同讨論解決,解決方案報總裁審批後,采購部負責處理。
9、付款
财務部應付賬款會計對采購業務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具體審核采購的各種單據和憑證是否齊備,内容是否真實,手續是否齊全,計算是否正确。審核無誤後交财務部應收賬款會計開具付款憑證,交出納辦理貨款支付,并通知采購員聯系供應商。
10 、賬務處理
(1).财務部在采購單據齊全的情況下,按照《會計核算規定》及時、準确編制記賬憑證。
(2).将請購單、訂購單、驗收單、外購物資入庫單、專用發票以及進口物資的報關單等支持性憑證附在記賬憑證的後面,如憑證資料較多,也可另外裝訂成冊,注明索引号後存檔。
(3).每月應根據記賬憑證準确、及時地登記入“存貨”及“貨币資金”、“應付賬款”分類明細賬中。
11、對賬
(1).财務部門應于每月末與供應商進行貨款結算的核對。
(2).取得供應商對賬單,審核其餘額與企業“應付賬款”餘額是否一緻,在考慮買賣雙方在收發貨
物上可能存在時間差等因素之後,企業與供應商的月末餘額應保持一緻。
第三節 存貨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1存貨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職責(1) 存貨業務的不相容崗位至少包括:
l 存貨的請購與審批,審批與執行;
l 存貨的采購與驗收、付款;
l 存貨的保管與相關會計記錄;
l 存貨發出的申請與審批,申請與會計記錄;
l 存貨處置的申請與審批,申請與會計記錄。
(2) 公司應當配備合格的人員辦理存貨業務。辦理存貨業務的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業務知識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客觀公正。公司要定期對員工進行相關的政策、法律及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3) 公司内部除存貨管理部門及倉儲人員外,其餘部門和人員接觸存貨時,應由相關部門特别授權。如存貨是貴重物品、危險品或需保密的物品,應當規定更嚴格的接觸限制條件,必要時,存貨管理部門内部也應當執行授權接觸。
2.授權審批規定公司應建立存貨管理的授權審批制度。存貨管理的相關部門與經辦人員應嚴格履行授權審批程序,審批人應嚴格遵守審批權限,不得超越權限審批。經辦人應當在職責範圍内,按照審批人的批準意見辦理存貨業務。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範圍審批的存貨管理業務,經辦人員有權拒絕辦理,并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授權審批内容可以參見下表:
存貨管理審批權力矩陣
審批部門及人員
審批事項
需用單位
供應分公司
股份
本部
高管層
董事會
承辦人
領導
倉庫
财務部
領導
财務部
分管
副總
總經理
總經理
辦公會
董事長
全體
成員
存貨發放
提出
審批
計劃員審核
取得存貨為對方抵頂債務
一般性
驗收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批
重大
驗收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議
審批
存貨盤盈、盤虧
一般性
提出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批
重大
提出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議
審批
殘、次存貨處置
一般性
提出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批
重大
提出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核
審議
審批
3存貨管理内控程序圖:存貨管理内控程序
3.1倉儲部門負責驗收的人員對物資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出具驗收報告單,辦理入庫登記手續并登記入帳。如驗收不合格則報告采購部門協調處理。
3.2倉庫保管人員對庫存物資進行保管、保養,并定期盤點。
3.3需用單位領用物資需要填寫領用單,經過審批後到倉庫領取。
3.4倉儲部門在認真核對領用手續後,按照物資發放原則給予領用單位所需物資。
3.5如果存貨發生損壞、滅失、變質和長期積壓等情況,保管人員應及時上報。
3.6根據審批權限規定,相關領導對存貨處置進行審批。
4.存貨取得、驗收與入庫内控要求4.1所有外購物資必須是有計劃憑合同采購,入庫依據材料采購計劃、訂貨合同、到貨情況的通知和随貨所附的有關資料或憑證進行驗收。
4.2接受投資者投入的存貨,其實有價值和質量狀況應當經過中介機構評估和檢查,并與籌資合同或協議的約定相一緻。
4.3取得的存貨為對方單位抵頂債務的,該類存貨的取得應經過公司采購部門、質檢部門、财務部門和管理層審核批準,對大額抵債應經過董事會審核批準,其實有價值和質量狀況應當符合雙方的有關協議。
5.存貨領用、發出與處置内控要求5.1存貨領用
5.1.1公司各業務部門因生産、管理、基本建設等需要領用原材料等存貨的,應當履行審批手續,填制領料憑證。
5.1.2領料單位領用材料時,填制《材料領用單》,領用單要有領料單位領導和領料人簽字或蓋章。
5.1.3供應部門計劃員按照批準的計劃對領料單進行審批,領料人持經過審批的領料單到總庫領料。
5.1.4倉庫保管員按經過審批後的“材料領用單”進行審核發料,實際發料數量、規格必須與倉庫主管審核後的“材料領料單”一緻。
5.2存貨發出
5.2.1倉庫應根據經過審批的《材料移撥單》、《材料領料單》和《物資調撥(代讓售)單》憑證進行發料。
5.2.2倉庫發放材料要堅持按照核對發放憑證、備料、複核、點交和清理的步驟進行。
6.監督與檢查6.1公司各部門、生産單位及子公司存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應接受公司審計部、财務部、供應部門、銷售部門的監督檢查,應定期或不定期重點對如下内容進行檢查,并将檢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向上級領導報告。
6.2檢查内容
(1) 存貨業務相關崗位及人員的設置情況。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職務混崗的現象。
(2) 存貨業務授權批準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授權批準手續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權審批行為。
第四節 成本費用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
一、成本費用授權批準制度
第1節 總則
為了對成本費用管理過程中的各個業務環節的授權審批事項進行規範,确保授權和審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結合本企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2節 授權批準方式
1、企業成本費用預算編制和預算調整實行股東大會最終審批制,除此之外的其他成本費用業務的開展實行總裁最終審批制。
2、企業成本費用的授權批準實行以“一審一批制”為主,其他授權批準方式為輔的批準方式。
二、成本費用執行控制制度
第1節 總則
1、目的 為了保證成本費用預算的有效執行,特制定本制度。
2、責權單位
1.财務部負責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廢除等工作。
2.總裁負責本制度制定、修改、廢除等的審批。
第2節 成本費用預算控制
1、各部門在日常控制中,應當健全憑證記錄,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生産消耗、費用定額定律标準,加強實施監控。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查明原因,予以解決。
2、财務部與采購、生産、計劃、營銷等部門加強溝通,充分發揮牽頭和監控作用,及時發現成本費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解決預算執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自覺進行成本費用控制。
3、購部控制
1.原材料及各種輔料等物資的采購,是生産經營環節的源頭,其成本在産品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采購部和其他對采購成本有影響的部門要負責采購成本的控制。
2.采購部應适應市場經濟的變化,貨比三家,提高采購率、大廠直供率和合同訂貨率,減少中間環節,減少企業庫存,防止重複采購,避免物資積壓,降低采購成本,節約采購資金。
三、成本費用核算制度
第1節 總則
1、目的1.規範企業成本費用核算工作,保證成本信息真實、完整。
2.加強企業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成本費用的核算應當遵循下列要求。
1.成本費用應當分期核算。
2.成本費用的核算方法應當前後一緻。
3.成本費用核算應當為企業未來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4.成本的确認和計量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
第2節 成本費用核算對象、方法和項目
1、成本核算對象
1.生産成本。2.制造費用。
2、費用核算對象
1.期間費用(1)銷售費用。
(2)管理費用。(3)财務費用。
2.其他費用。
3、成本費用核算方法
1.對能直接歸屬某個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費用直接列入相應成本對象的成本中。
2.對涉及兩個及兩個以上成本費用核算對象的成本費用采用分配的辦法進行歸集,分别根據具體情況按人員比例、工作量比例予以分攤。
3.本企業采用品種法作為成本費用計算方法,品種法即以産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特點包括以下4個方面。
(1)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産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2)成本計算期一般采用“會計期間”。
(3)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
(4)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成本費用計算方法的變更必須經财務總監審批方可進行。
第3節 生産成本核算
1、 根據實際産量和實際消耗的材料、人工、費用計算産品的實際成本。
2、生産成本核算要求
1.采用計劃成本、定額成本進行日常核算,不得以計劃成本、定額成本代替實際成本。
2.劃定本期産品成本和下期産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待攤和予提費用。
3.劃清在産品成本、産成品成本和不可比産品成本的界限,不得虛報可比産品成本降低額。
4.凡是規定不準列入成本的開支,都不得計入産品成本。
5.按成本費用發生項目進行歸集,歸集過程中保持成本核算與實際生産經營進程的一緻性。
3、生産成本核算程序
1.根據各部門統計資料和原始記錄,收集、确定各種産品的生産量、入庫量、自制半成品、在産品盤存量以及材料、工時、動力消耗等數據,确保數據的準确性、規範性和有效性。
2.根據基本生産車間、輔助生産車間和規定的成本費用項目對發生的一切生産費用進行歸集。
3.将歸集的費用予以結算和分配,能夠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對象負擔的,直接記入該成本核算對象;由幾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負擔的,按照産量等合理的分配标準,在有關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
4.期末有在制品産品,應将歸集起來的生産成本按産值在完工産品和在制品之間分配,從而計算出完工産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4、材料成本核算
1.材料成本包括材料購買價格、運雜費、裝卸費、定額内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選費用等。
2.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核算,按加權平均法計算出庫成本。
3.凡直接用于産品生産的材料和自制半成品,直接計入各産品成本。不能直接認定的,按産值進行分配。
5、燃料和動力成本核算
燃料及動力按實際成本計入産品成本,能直接認定用于産品生産的燃料及動力的,直接計入各産品成本;不能直接認定的,按産值進行分配。
6、直接職工薪酬成本核算
直接從事産品生産人員的職工薪酬,直接計入各産品成本;不能直接認定的,按産值進行合理分配。
7、 輔助生産成本的核算
1.核算原則
企業的輔助生産車間(部門,下同)應單獨核算成本并進行分配。
2.核算辦法
輔助生産車間(部門)生産的水、電、汽及提供的勞務等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材料、燃料及動力、直接職工薪酬、制造費用),通過相對應的成本要素或成本中心歸集。
8、在制品成本的核算
1.對于各月之間變動不大、在制品數量較少、生産周期較短的情況,不計算在制品成本。
2.對于各月之間變動較大、在制品數量較多、生産周期較長的情況,計算在制品的原材料成本。
第4節 制造費用核算
第21條 企業因生産産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生産費用,通過“制造費用”科目歸集,凡能直接認定用于産品生産的制造費用,直接計入各産品成本;不能直接認定的,按産值進行合理分配。
第22條 制造費用核算的具體内容包括折舊費、物料消耗、運輸費、設計制圖費、租賃費、财産保險費、低值易耗品攤銷、水電費、取暖費、辦公費、差旅費、職工薪酬、勞動保護費、印刷費、環保費用、車輛使用費以及生産部門不能列入以上各項目的其他間接生産費用。
第5節 期間費用核算
1、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财務費用3類。
2、 銷售費用核算主要是核算對外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
3、 銷售費用的具體内容包括銷售部門在開展業務過程中産生的職工薪酬、勞動保護費、固定資産折舊費、修理費、租賃費、财産保險費、低值易耗品攤銷、物料消耗、水電費、取暖費、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通訊費、印刷費、銷貨運雜費、其他運雜費、裝卸費、包裝費、商品損耗(減溢餘)、展覽費、廣告費、業務宣傳費、銷售服務費、無形資産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及其他費用支出。
4、管理費用,核算分、子公司為組織和管理生産經營所發生的行政管理費用和管理部門在經營管理中産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企業經費等。
5、管理費用的具體内容包括企業管理部門的職工薪酬、勞動保護費、折舊費、修理費、租賃費、财産保險費、低值易耗品攤銷、物料消耗、水電費、取暖費、辦公費、差旅費、會議費、通訊費、印刷費、圖書資料費、業務招待費、外賓招待費、車輛使用費、運輸費、土地租金、文化教育費、醫療衛生費、社區服務費、無形資産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技術使用費、土地(海域)使用及損失補償費、房産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出國人員經費、咨詢費、訴訟費、董事會會費、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費、招投标費、環境衛生費、外部加工費及其他不能列入以上各項目的其他各種管理費用。
6、财務費用,指企業為籌集生産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
7、财務費用核算的内容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彙兌損失(減彙兌收益)、金融機構手續費、籌集生産經營資金發生的其他手續費等,不包括應當資本化的一般借款費用。
8、财務費用核算的具體内容。
1.利息支出。
(1)利息支出的範圍。包括企業向國内外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長期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應付債券利息、彙票貼現利息、應付票據利息、融資性應付款利息支出及逾期貸款銀行加息(不含滞納金、罰息)。
(2)為購建資産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計入有關資産的價值,不在本項目核算。
(3)利息支出設“國内長期借款利息支出”、“外資長期借款利息支出”、“應付債券利息”、“短期借款利息支出”、“融資性應付款利息支出”、“預計棄置費用利息”及其他利息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2.利息收入。
企業存款利息收入,包括銀行存款利息、應收票據到期貼息收入等。企業購買國債、其他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列入“投資收益”項目核算。
3.彙兌淨損失。
因彙率變動而發生的外币兌換差額。本項目設“彙兌損失”和“彙兌收益”兩個細目,分别核算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外币兌換損失及收益。
第6節 其他成本和費用核算
1、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指反映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包括銷售材料與包裝物的成本、技術轉讓與技術服務成本、代購代銷手續費、出租固定資産計提折舊、出租無形資産的累計攤銷、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轉供動力支出、來料加工支出、處置投資性房地産成本及采用成本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産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等。
2、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其他費用支出。主要包括金融機構手續費、為籌集貸款支付的擔保費、為籌集貸款履行承諾而發生的費用、辦理抵押貸款發生的費用、購買銀行票證支付的費用及發生的現金折扣等。
3、營業外支出
企業發生各項營業外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産損失、資産報廢毀損損失、非貨币性資産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資産盤虧損失、預計擔保損失、預計未決訴訟損失以及預計重組損失等。
第7節 成本費用會計憑證管理
1、财務部工作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成本費用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記載不準确、不完整成本費用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及時進行更正和補充。
2、财務部工作人員辦理成本費用的核算事項必須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并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會計、出納員記賬,都必須在記賬憑證的相應位置簽字。
3、财務部工作人員應根據成本費用賬簿記錄編制成本費用會計報表并上報總裁及報送有關部門。 會計報表每月由會計編制并上報一次。會計報表須會計簽名或蓋章。
4、财務部工作人員發現成本費用的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時,應及時向總裁報告,并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5、 根據企業會計檔案管理規定需要歸檔保存的會計憑證,應及時送專管檔案的會計人員入檔保存。
第五節 固定資産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
一、 固定資産授權批準制度
第1節 總則
1、目的1.明确固定資産授權審批方式、程序和相關措施,規定審批人權限、責任以及經辦人的職責範圍和工作要求。2.确保固定資産的安全與完整,提高固定資産的利用效率。
2、本制度所指的固定資産包括使用年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較高的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儀器儀表、電子設備、辦公設施等。
第2節 固定資産購置管理制度
1、為對企業固定資産的購置進行有效管理,降低購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2.固定資産管理員審核内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購置的原因。(2)拟購入時間。(3)拟購入數量。
(4)對于是由于現有固定資産折舊年限已到需新增的,應審核其相應的購入時間和實際折舊年限。
3.《固定資産新增計劃表》和《固定資産購置預算表》在經由資産管理部經理審核簽字後,交财務部。
第3節 自行建造固定資産驗收
1、企業建造的固定資産主要是工程項目,工程項目的驗收有逐期驗收和完工驗收2種。
2、逐期驗收由工程部門依據工程合同書估驗該工程無誤後,填寫驗收單。
3、完工驗收。
1.由施工單位在工程完成後,向企業提出驗收申請。
2.資産管理部會同工程部、使用部門、施工單位,依據工程合同書及工程設計藍圖的規定,核對進度及竣工圖,彙總整理工程分段驗收記錄、監工記錄、材料結算書、檢驗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逐項核對查驗,針對施工進度及質量進行驗收作業。
3.驗收無誤後,将驗收結果填在驗收單上。
4、重要工程應聘請第三方評審機構進行驗收,并編制驗收決算報告,其中包括工程總結、試運行報告、财務決算和環保、消防、職業安全衛生、防疫等綜合情況。
5、 驗收結算報告需由工程部核對後,交财務部複核。
6、驗收決算報告核對無誤後,送交使用部門、工程部和财務部的負責人簽字确認,然後交總裁審批。
7、審批後,财務部根據發票以及驗收決算報告按照企業規定的付款程序進行付款,将工程項目轉為固定資産。
第4節 固定資産保管制度
1、為規範固定資産的使用和保管,提高固定資産的使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2、固定資産的保管以“誰使用誰保管”為原則,使用部門或使用人是第一保管人和日常保養人。在使用部門或使用人發生更替時,應及時辦理固定資産移交手續。
3、管理權限。
1.資産管理部負責建立固定資産卡片和台賬。
2.财務部負責登記固定資産總賬,并協助資産管理部進行固定資産清查。
第5節 固定資産折舊制度
1、目的 為明确企業固定資産折舊的核算與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固定資産折舊 指在固定資産使用壽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3、在用固定資産折舊範圍
1.房屋和建築物。2.季節性停用和大修停用的固定資産。
3.融資租入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産4.在用機器設備、計算機設備、運輸工具、工具器具
4、 固定資産折舊時間和總額
1.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産,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産,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
2.企業在每年年底對固定資産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複核,并根據複核結果進行調整。具體内容如下。
(1)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産使用壽命。
(2)預計淨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淨殘值。
(3)與固定資産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産折舊方法。
3.固定資産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
4.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産,也不再補提折舊。
5.固定資産應提折舊總額=該項固定資産的原值—預計殘值 預計清理費用。
第8條 固定資産折舊年限和淨殘值率
固定資産折舊年限和淨殘值率一覽表
固定資産類别
折舊計提年限
淨殘值率
房屋及建築物
20
5%
機器設備
10
3%
運輸工具
10
3%
工具及其他生産用具
10
3%
計算機設備
5
3%
辦公家具
5
3%
電視機、複印機、文字
5
3%
說明
淨殘值率一般在3%~5%之間
第9條 固定資産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直線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産原價×(1—預計淨殘值率)]/固定資産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固定資産年折舊額/12
2.工作量法(以每單位工作量耗費的固定資産價值相等為前提)。
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産原價—預計淨殘值)/固定資産預計使用年限内可完成的總工作量
3.雙倍餘額遞減法(不考慮固定資産淨殘值的前提)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産賬面淨值×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年限合計法)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 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産原值-預計淨殘值)×月折舊率
預計淨殘值=固定資産原價×預計淨殘值率
第10條 生效執行
此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第六節 銷售業務内部控制與處理程序的設計
一、總 則
1、為了加強公司對銷售業務的内部控制,規範銷售行為,防範銷售過程中的差錯和舞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内部控制基本規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稱銷售,主要是指公司銷售商品并取得貨款的行為。公司提供服務并收取價款,可以參照本制度的規定執行。
二、職責分工與授權批準
1、不相容崗位分離
1、銷售部門的銷售業務與發貨業務分離;
2、銷售業務、發貨業務與會計業務分離;
3、發運員與倉庫保管員分離;
4、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的制定人員與執行人員分離,信用管理崗位與銷售收款崗位分設;
2、 業務歸口辦理
1、銷售業務部門主要負責處理訂單、簽定合同、執行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催收貨款;
2、發貨業務部門主要負責審核發貨單據是否齊全并辦理發貨的具體事宜;
3、财務部門主要負責銷售款項的結算和記錄、監督管理貨款回收;
3、崗位定期輪換 辦理銷售業務的人員定期進行崗位輪換。
4、 授權批準
1、授權方式(1)銷售業務除公司另有規定,需經董事會批準的銷售事項外,由公司總經理審批;
(2)公司總經理對各級人員的銷售業務授權,以文件的方式明确。
2、審批權限
項 目
審批人
審批權限
1、銷售政策、信用政策
總經理
(1)制定和修訂;
(2)以總經理辦公會議形式審定;
(3)以内部文件等形式下發執行。
2、銷售費用預算
董事會
(1)按《預算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審批。
3、銷售價格目表和折扣權限控制表
總經理或授權審批人
(1)制定和修訂;
(2)以經理辦公會議形定審定;
(3)以文件或其他方式下達執行人員執行。
4、銷售價格确定和銷售合同簽訂
總經理授權審批
(1)按公司授權審批。
5、超過公司既定銷售和信用政策規定範圍的特殊事項
總經理
(1)總經理辦公會或其他方式集體決策。
3、審批方式(1)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銷售價格目錄和折扣權限控制表等政策性事項,由總經理召開總經理辦公會議或授權總經理決定,并以文件或其他形式下達執行;(2)銷售業務的其他事項審批,在業務單或公司設定的審批單上簽批。
4、批準和越權批準處理1)審批人根據公司對銷售業務授權批準制度的規定,在授權範圍内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權限;(2)經辦人在職責範圍内,按照審批人的批準意見辦理銷售業務;
三、銷售和發貨控制
1、政策控制
1、公司對銷售業務制定明确銷售目标,列入年度預算,确立銷售管理責任制;
2、公司對銷售進行定價控制,由公司制定産品銷售價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并督促執行人員嚴格執行;
3、公司對客戶進行信用控制,在選擇客戶時,由銷售部門的信用管理人員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價,充分了解和考慮客戶的信譽、财務狀況等情況,降低貨款壞賬風險。
2、銷售合同審批規定
1.銷售業務員在銷售談判中,應根據客戶信用等級施以不同的銷售策略。
2.銷售業務員在與客戶訂立銷售合同時,應按照以下權限執行。
3、 賒銷控制
1、業務流程
YES
NO
NO
YES
4、銷售和發貨業務流程
銷售業務組
内勤組
發運組
倉庫
财務部門
5、發貨控制
1)倉儲部門根據“發貨通知單”組織備貨、發貨,倉儲部門發貨後,按實填寫實發數,并蓋章注明“已發貨”字樣,以免重複發貨;2)由專人不定期對出庫通知單與裝箱進行核對檢查。
6、銷售發票開具控制
1、銷貨發票由财務部門指定的專人負責開具。2、開票人員必須以客戶的購貨合同和業務員開出的發貨通知單、運單為依據。3、開票人員按稅務部門的規定開具銷售發票。
7、應收貨款管理
1、應收賬款台賬
(1)公司銷售部門内勤組、業務員按責任範圍建立應收賬款台賬,及時登記每一客戶應收賬款餘額的增減變動情況和信用額度使用情況;
(2)财務部門按客戶進行應收賬款核算,對長期往來客戶的應收賬款,按客戶設立台賬登記其餘額的增減變動情況;
(3)銷售部門内勤人員、業務員定期與财務部門核對應收賬款餘額和發生額,發現不符,及 時查明原因,并進行處理;
(4)銷售部門信用管理人員應對長期往來客戶建立完善的客戶資料,并對客戶資料實行動态管理,及時更新。相關資料由内勤人員,業務員和财務部門提供。
2、與客戶核對應收賬款
(1)銷售部門業務員或内勤人員每半年與客戶核對應收貨款餘額和發生額,發現不符,及時查明原因,向财務部門報告,并進行處理;
(2)财務部門每年至少一次向客戶寄發對賬函,對金額重大的客戶,财務部門認為必要時或銷售部門提出申請時派員與客戶對賬,發現不符,及時向上級報告,會同相關部門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處理。
3、 賬齡分析和壞賬處理
(1)财務部門定期對應收賬款齡進行分析,編制賬齡分析表,對逾期賬款進行提示,并建議相關部門采取加緊催收措施或其他解決措施;
(2)對可能成為壞賬的應收賬款,按《内部19号——資産減值準備壞賬損失處理》的規定辦理;
(3)公司财務部門對已核銷的壞賬,應當進行備查登記,做到賬銷案存,已注銷的壞賬又收回時,應當及時入賬,防止形成賬外款。
8、應收票據管理
(1)公司應收票據的取得和貼現必須由保管票據以外的主管的書面批準;
(2)公司由出納保管應收票據,對于即将到期的應收票據,應及時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已貼現票據應在備查簿中登記,以便日後追蹤管理;
(3)對逾期未能實現的應收票據,經财務經理批準,轉為應收賬款,并通知相關責任人員及時催收。
第九章 會計會計組織系統設計
一、公司的會計組織機構
公司設立财務部門,财務部下設會計科和财務管理科,往下又分多個小組。
财務部在總會計師的監督和财會科長的領導下實行分工協作,形成一個以總會計師為首,以财會科長為主管,在會計機構内部分設若幹工作小組的财會機構組織體系。會計科和财務管理科分别由兩位财會科長主管負責;各小組由1~2名财會人員組成,小組成員按各自崗位職責進行分工協作。
公司會計組織機構圖如下所示:
二、公司的會計工作崗位職責
1. 總會計師崗位職責
(1)組織編制和執行預算、财務收支、信貸計劃,拟定資金籌措和使用方案,開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資金。
(2)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單位有關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3)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利用财務會計資料進行經濟活動分析。
(4)組織和監督本企業執行國家有關财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制度,保護企業财産物資的安全完整。
(5)組織和領導本單位會計制度和财務制度的制定。
(6)審核對外報送的财務會計報告,審核後簽名并蓋章。
(7)承辦企業主要領導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2. 會計組财會科長崗位職責
(1)協助總會計師展開全面經濟核算。
(2)組織制定本企業的各項會計管理制度,并督促貫徹執行。
(3)參加生産經營管理活動、預測、決策和業績評價。
(4)參與拟定或審核經濟合同、協議及其他經濟文件。
(5)負責向本企業領導和職工代表大會報告經營狀況和成果,審查對外提供的财務會計報告,審查後應簽名并蓋章。
(6)組織會計人員的理論和業務學習,負責會計人員的考核,參與研究會計人員的任用和調整工作。
3. 财務管理組财會科長崗位職責
(1)具體負責本單位的資金籌措、投放、收入分配等工作。
(2)參與組織制定本企業的各項财務制度,結合本單位生産經營和供應等具體請況,按期編制财務成本計劃、信貸計劃并監督執行。
(3)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企業各項資金的核定工作,多渠道籌集資金,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并及時完成稅利上繳等任務。
(4)定期開展經濟活動分析,提出改善經營管理的建議和措施,挖掘增收節支的潛力。
(5)組織财務人員的理論和業務學習,負責财務人員的考核,參與研究财務人員的任用和調整工作,協調與會計主管的關系和業務銜接。
4. 存貨核算崗位職責
(1)會同有關部門拟定存貨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
(2)審查彙編材料采購用款計劃,控制材料采購成本。
(3)審查存貨入庫、出庫手續,負責存貨的明細核算和有關的往來結算業務。
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材料消耗定額或标準,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材料計劃成本目錄。
(4)參與存貨的清查盤點,分析存貨的儲備情況
5. 固定資産核算崗位職責
(1)會同有關部門拟定固定資産管理與核算實施辦法。
參與核算固定資産需用量,參與編制固定資産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劃。
(2)負責固定資産的明細核算。
(3)計提固定資産折舊,核算和控制固定資産修理費用。
(4)參與固定資産的清查盤點,分析固定資産的使用效果。
6. 成本費用核算崗位職責
(1)加強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拟定成本核算辦法。
(2)編制成本、費用計劃。
核算産品成本,編制成本、費用報表。
(3)進行成本費用的分析和考核。
(4)協助管理在産品和自制半成品。
(5)開展部門、車間和班組經濟核算。
7. 往來核算崗位職責
(1)辦理各項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款項的往來結算業務,建立往來款項的清算手續。
(2)負責備用金的管理和核算。
(3)負責債權債務的明細核算。
(4)催收外單位欠款,建立賬齡分析表,按規定處理壞賬損失業務。
8. 工資核算崗位職責
(1)會同勞動人事部門拟定工資計劃。
(2)審核發放工資、獎金,負責工資費用分配核算。
(3)按規定計提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并及時向有關部門撥交工會經費。
9. 總賬報表崗位職責
(1)負責登記總賬。
(2)編制資産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相關附表,會計報表附注,财務情況說明書并對全套财務會計報告的數據進行核對。
(3)管理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會計檔案。
10. 資金管理崗位職責
(1)參與籌資方案的評價篩選和确定。
(2)參與借款合同的簽訂。
(3)對對外投資進行可行性研究。
(4)進行基建投資和設備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5)負責客戶商情調查和信用調查。
(6)對資金使用效果進行分析和考核。
11. 利稅管理崗位職責
(1)與會計主管共同核實利潤計算是否正确。
(2)按國家規定的利潤分配程序分配利潤,并通知會計轉賬。
(3)辦理納稅登記,申請減免稅和出口退稅,核實稅金的繳納,便是有關的稅務報表和相關的分析報告,辦理其他與稅務有關的事項。
(4)審查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并編制銷售利潤計劃。
(5)參與應付利潤的分配會議。
(6)協同會計主管分析利潤增減的原因及應采取的對策。
12. 稽核崗位職責
(1)按有關規定審查經濟事項,審核财務收支、财産收發等會計憑證是否合法、完整和正确(包括内容的真實性和數字的準确性)。
(2)對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記錄進行複核,并記錄差錯和檢查記錄有無篡改等情況。
13. 出納崗位職責
(1)辦理現金收付和銀行結算業務。
(2)登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并編制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表,及時清查未達賬項。
(3)保管庫存現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有關印鑒、空白收據和支票。
(4)嚴格控制簽發空白支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