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易經》占蔔,起卦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火珠林,也就是扔六個銅錢,這是漢朝時候常用的方法;
二,火珠林的簡化版,扔三枚銅錢或者硬币,這是漢朝之後被簡化了的火珠林;
三,邵雍先生《梅花易數》中所介紹的以時間、空間方位和就地取材臨機起卦等;
今天,将要介紹的是蓍草占蔔,蓍草占蔔是最傳統的占蔔方法。周朝取代殷商之後,蓍草占蔔也取代了殷商時期的龜甲占蔔。
群經之首
蓍草是一種很低矮的草,它的高度大概在40-100厘米,今天主要分布在我國洛陽以及洛陽西邊的地區。
我們都知道,八卦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它們分别來源于河圖和洛書。
古代聖人,通過對河圖和洛書的研究,得出了天地之數五十五,大衍之數五十這樣的結論。為什麼大衍之數會比天地之數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天地大衍之數的由來》中,進行過探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
蓍草占蔔的開始,先準備50根蓍草,象征大衍之數。
因為人類,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完全地達到大衍之數。
所以,從50根蓍草中抽出一根,裝回盒子裡,始終不用。這一根蓍草,象征的是天地未開之前混沌為一,也就是太極、太初。
接下來,将剩下的49根蓍草分為任意兩撥。分别抓在左手和右手裡,左手中的一撥象征天,右手中的一撥象征地。因為人生活在地上,所以從右手象征地的那一撥中,取出一根夾在左手的小拇指和無名指之間,象征人。
蓍草占蔔
這樣一來,天地人三才就齊全了。
放下右手的蓍草,用右手數左手中抓的那一撥蓍草,每四根數一次。看最後得出的餘數是多少,如果整除了,那麼餘數就是4。然後把這個餘數夾在左手無名指和中指之間,把餘數之外的蓍草放到一邊。但要注意不能和先前右手中放下的那一撥搞混了。
拿起先前右手放下的那一撥蓍草,同樣是四根數一次。看最後得出的餘數是多少,如果整除,餘數也一樣是四。把這個餘數夾在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間。把餘數之外的蓍草和先前左手中餘數之外、放到一邊的那部分蓍草,放在一起。
不管開始的時候,49根蓍草是怎麼分的,最後的餘數必然是以下幾種情況(左手餘數在前,右手餘數在後):1和3,3和1,2和2,4和4(左右手中的蓍草都整除了)。
到這裡,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之間的三個指縫裡,就都有了蓍草。
兩個餘數,再加上開始夾在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的、象征人的那一根蓍草。其結果必然是5或者9,永遠不會有例外情況出現。
火珠林
把得到的餘數,記錄在紙上。如果餘數是5,就記作5;如果餘數是9,就記作9。
如上,算是完成了一卦18變中的第一變。
用49減去這個餘數5或者9,得到一個數字,要麼是44,要麼是40。
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