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譯文:
從前,孟母為了給兒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三遷其家。後來,孟子對學習開始松懈,她的母親為了教育他,當場将織了一半的布匹剪斷,以此告訴兒子半途而廢造成的糟糕後果。
解讀:
孟子被尊稱為“亞聖”,和他母親對他的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小時候,孟子和母親相依為命,母子倆過着貧寒的日子,因此他們隻能住在城外靠近墓地的破屋子裡。
住在墓地的旁邊,耳濡目染, 孟子學會了跪拜、哭嚎,孟母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心想這可不行,必須趕緊搬家。
後來,孟媽媽帶着孟子搬到了市集之中。而這次,住在隔壁的是一家賣豬肉的商鋪,小孟子每天都學着賣肉的夥計讨價還價,還學習夥計剁肉玩。孟母看着兒子的行為,心想不能這樣下去,否則兒子将來就變成了賣肉的夥計了。于是,決定再次搬家。
孟媽媽希望孟子将來能夠成為一名讀書人,是人人敬重的翩翩公子。所以,這次孟母将家搬到了學校的附近。在學校的附近,處處都是讀書聲,人人都講究禮儀規矩,漸漸地,孟子的行為也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改變。孟母看到兒子的轉變,心裡非常的欣慰。這次,她終于不用再搬家了,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任何事情剛開始容易,持續下來并非易事。最初,孟子搬到學堂附近,學習非常認真。可是,後來卻逐漸倦怠,孟子也開始逃學。
孟母知道以後非常生氣,當着孟子的面,拿起剪刀将已經織好的布匹剪斷,并對孟子說:“你荒廢學業,就和這剪斷的布匹一樣。布要一線一線地織方能連成一寸,繼而是一尺,然後才能有一丈,學習也是這樣。隻有日積月累、堅持不懈,才會學有所成。你半途而廢,正如這剪斷的布匹。”
孟子聽到媽媽的話後,幡然醒悟。從此以後,孟子發奮苦讀,終于成為後來的一代大儒,被人尊稱為“亞聖”。
無論是“孟母三遷”,還是“孟母斷機杼”,無不體現了一位偉大母親對孩子的愛。這個愛并不是溺愛,而是真正的從孩子未來發展而考慮的。
直到今天,孟母的這些教育原則和方法,仍然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體會。我們常說,要給孩子最好的。可是,最好的不是僅僅指豐富的物質,而應當包括更廣博的知識和精神。
我們當然不需要學習孟母總是搬家,更無需剪掉織好的布,我們應當學習的是那種身體力行的精神。
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當你在批評孩子不認真讀書的時候,是否也應當問一下自己,你現在正在讀的是哪一本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