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真正的戲腔京劇

真正的戲腔京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05:12:40

伶界有“京派”“海派”之說。伶界在“海派”之外還有“外江”一詞,就筆者所見文獻分析判斷,伶界的“外江”大概早于“海派”。

海派與外江

伶界的“海派”是相對“京派”而言的。所謂京派,即為北京當地一派,也叫京朝派,特點是程式缜密,繩墨嚴京謹,幹淨老到,大器而少花哨。“海派”的“海”,有泛濫無邊的字義,它不一定是上海之地域概念。舊京在人力洋車出現之前,客運工具主要是“轎車”和轎子,所謂轎車就是騾車。當時京城繁華樞紐之地均設有“站口兒”,就是現在的車站。比如西單牌樓,東四牌樓,前門樓子等地都是站口兒。搭車的客人在站口兒等車,趕車的車夫在站口停車,此為舊京的一條規矩。有些車夫時常不按站口兒停靠,京師人就管他們叫“跑海”,意指其任意而為不守規矩。從邏輯上分析推斷,“海派”一詞不應該是滬上本地人所發明。多半出自非滬人之口,很可能就是京師人。緣于京城有“跑海”一說,又及滬上伶界劇藝不墨守成規,任意一角兒,或行頭或唱念或身段或切末均可随意添加,這在京師伶人眼裡即為不守規矩,與那些“跑海”的騾車把式路數類似,故而生出“海派”一說。

“外江”一詞早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即已出現,有該年廣州瓊華會館《外江梨園會館碑記》為證。當時京劇尚未形成,此碑記中的“外江”是指長江流域的徽,漢,川等地戲班兒。坊間說“外江”是“外港”訛音,其含義始于廣州。早年廣州有七十二行,凡不是出自七十二行者,即視其為“外港”(音剛)。後廣州伶界大概受到商界“外港”啟發,遂把外省戲班兒也稱作“外江”。

京師有“本家”“外家”之說。光緒朝,慈禧太後在内廷升平署之外另扮小戲班兒,叫“普天同慶”,又稱“本家”。内廷演戲檔案文牍有“府”“外”“本”之分,“府”即生平署(早先叫南府)所轄戲班兒;“外”是外面京師戲班兒;“本”即帝後私人的“普天同慶”小班兒。

舊京伶界也有“本家兒”一說,意指内行。凡打小兒在毯子上練功,身段工架邊式工穩,尺寸準确規矩,即稱作“本家兒玩意兒”。内行把在沙土地上練功,笨拙沒準頭兒而不合規矩者都謂之“外江”。當然所謂規矩是以“京派”為準繩。而“京派”的規矩與内廷不無關系,由此或可視為官方正宗标準。就京劇而言,滬上是京師之外的最大碼頭,兩地劇藝風格确有差别。如此,有人就把“海派”之“海”釋為上海。這種解釋從“海派”劇藝風格上看似不離大譜兒,但“海”字的肇事淵源與始末根由似仍須詳考。魯迅先生在其《“京派”與“海派”》一文說,“京派”不都是北京人,“海派”亦不都是上海人。當然他談的是文學領域。在魯迅先生眼裡,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也愚,機靈之弊也狡。他認為北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之說法“大體是的确的”(《北人與南人》)。


真正的戲腔京劇(京劇界的京派)1

楊寶忠之《打鼓罵曹》


筆者把對傳統京劇持批判态度且不大看戲的魯迅先生扯進來,是想說明“京派”“海派”之分不僅限于伶界。同時也盼各界方家能考據出“海派”一詞的相關确論。

“外江”一詞雖最早見于廣州,但這個詞後來與“海派”大都出自京師人之口。“外江”語義更寬泛些,凡不符合“京派”規矩的外省劇藝都叫“外江”。“海派”則逐漸演變為專指上海的劇藝。這兩個詞意大體相同,均指劇藝不合京派規矩,或者說不合“京劇”的規矩。在舊京戲眼裡,“海派”“外江”不顧規矩繩墨,添枝加葉的演法若在京師必獲倒彩,且演員從此于京再無法立足。而滬人喜歡喜新奇,節外生枝的演法可大行其道。過去有人誇張地說,上海南京路建了座新茅房,滬人都得排三天大隊去看熱鬧,可見滬上之喜新。但這些成見滬上伶界内外兩行大概不予認可,尤其下層底包對“京派”多不服氣。滬上伶界管京角兒有個專門詞彙叫“京棒槌”,棒槌者,一竅不通之實心兒木頭之謂,話也不大好聽。


載自《舊京伶界漫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