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的風俗來曆與禁忌?過小年的習俗(1)祭竈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過小年的風俗來曆與禁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過小年的習俗
(1)祭竈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竈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隻限于男子。[3]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2)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隻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内,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4-5]
(3)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内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4)貼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内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别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黃金”;财神聯:“天上财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内都貼“擡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内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别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内容豐富,妙語聯珠。
小年的來曆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又稱“小年”。傳說竈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竈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竈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竈底。老百姓覺得竈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于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竈“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财運。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竈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鬥争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人有關祭竈的風俗習慣。當然,這隻是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竈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隻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小年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台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