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的時間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在日曆中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而古人又稱"夜"為"宵",同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又将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雖然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但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而且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那時佛家燈火就遍布民間,元宵張燈也成為法定之事。每當元宵節來臨,街上就會燈火通明,各式各樣的花燈會挂在街道邊,百姓們都會出門賞燈。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于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有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跷、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課程類型 :綜合-元宵花燈
年齡: 5-7歲
課時: 90分鐘
材料準備:
8k素描紙、圓形藍卡紙(直徑36cm,上下打2孔)、重彩油畫棒、炫彩棒、水粉顔料若幹、中國結合紅繩、鉛筆橡皮、勾線筆、雙面膠、剪刀、水粉筆
教學目标:
認識更多款式的花燈造型,能熟練的用油畫棒畫花燈的形狀和豐富的顔色。
教學重、難點:
畫出款式多樣的花燈,并用油畫棒塗出花燈上漸變的層次感覺,以及整個畫面的構圖。。
繪畫步驟:
1、先用鉛筆在素描紙上畫上不同燈籠的形狀,并勾線。
2、用油畫棒給畫好的燈籠塗上顔色,塗出亮暗的感覺。
3、将畫好的燈籠剪下來,背後貼上雙面膠。
4、将畫好的燈籠剪下來,背後貼上雙面膠。
5、将剪下來的花燈貼在藍色卡紙上,注意位置擺放哦。
6、接着用炫彩棒在藍色卡紙上畫一些模糊的燈籠光的顔色。
7、用水粉顔料黃色和白色點上亮光。
8、最後在打好的兩個孔裡穿上紅繩和中國結(紅繩在上,中國結在在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