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小貝愛教育
博士畢業進入高校當老師,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各位學生完成了高中階段的學習,并在高考的考驗中交上一個合格的答卷,那麼學生就可以圓自己的大學夢了,就不會留下遺憾了。
對于學生能考出多少分,能進入一所什麼樣的大學,那就和各位學生付出了怎麼樣的努力是有着直接關系了,如果學生付出了足夠的努力,那就能超常發揮了,取得讓自己滿意的分數。
學生能進入什麼水平的大學去學習,就完全看學生考出了多少分來進行決定的,如果學生的分不夠,那自然就是考不上了。
自然就沒有辦法去把院校的錄取通知書給拿到手了,學生考入的是什麼什麼院校,對于學生還是很重要的。
畢竟學生畢業于什麼院校也是一塊很重要的敲門磚,如果學生是畢業于重點院校,那大學生的就業競争力就會更強,更容易拿到心儀的offer。
南京師大的博士想進高校當老師,沒學校要,網友覺得是有原因的2022大學生的畢業人數高達了1076萬,迎來了一個新高峰,看到大學生人數增加得這麼厲害,直接就沖頂了1000萬的大關,不禁感歎一句大學生真的好難。
面臨的就業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在工作難找和就業市場不穩定的雙重影響下,像老師這般穩定的崗位就受到了衆多大學生的青睐。
但老師崗位是有着嚴格的學曆限制,并不是什麼學曆的大學生都是有機會的,作為更高學曆的博士去當老師,肯定是比本科生的優勢更大,會更容易被招錄。
但這并不表示,隻要博士去當老師,就一定能被錄用,不少學生對于南京師大應該是熟悉的,南京師大是江蘇省内的一所師範類名校,是211院校,順利入選了雙一流行列。
在省内的辦學規模是偏大的,有3個不同的校區,師範類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去當老師肯定是再合适不過的了,但有一位南京師大的博士想進高校當老師,出現了沒學校要的情況。
這是一名女生,女生從南京師大博士畢業之後,就想留在南京的高校去當一名老師,但投了多份簡曆之後,都沒有什麼結果,都出現了簡曆被挂的情況。
網友覺得一個江蘇省内很有影響力師範類院校的博士去當高校老師完全是夠用的,會出現接連被挂的情況,不少網友覺得肯定是有原因的。
甚至還有的網友表示難道是第一學曆的鍋?了解後發現确實是和第一學曆是有一定關系的,女生的第一學曆并不是南京師大,而是一所很普通的二本院校。
女生覺得南京的高校沒有機會,經過考慮後,覺得回徐州的高校去試一試,看一下那裡是不是有合适的高校。
那麼第一學曆對于大學生就業是否真的重要呢?
答案是肯定的,第一學曆如何對于大學生就業确實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一學曆主要指的就是大學生經過高考的考驗之後,考上的是什麼層次的大學。
如果大學生考上的是全日制的大專,那大學生的第一學曆就是專科,大學生考上的是全日制的本科,大學生的大學生的第一學曆就是本科。
就算專科生在大專畢業後,又讀了專升本,那其第一學曆還是大專,沒有變化,因為第一學曆和最高學曆還是有不同的。
第一學曆在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上确實是一個限制,在一所中學的教師招聘要求中,就提到了第一學曆的限制,要求應屆畢業生要需要碩士及以上學曆。
但第一學曆必須為全日制重點本科,如果是在職的狀态,第一學曆也是同樣需要滿足的,而從一位畢業生和相關人員的溝通中也能看出第一學曆有多重要。
相關人員一上來就問你本科學習是211或985嗎?結果畢業生回答本科是湖北工業大學,博士是985的,而且還是上海交大的學碩轉博。
結果相關人員回答,抱歉,公司對學曆有規定,這就因第一學曆沒有符合211或985的标準,被直接拒絕了。
用人單位不應卡大學生第一學曆,要改變學曆歧視
用人單位進行人才招聘期間不應卡大學生的第一學曆,要改變學曆的歧視,第一學曆如何隻是一方面。
如果大學生通過自身後續的努力,實現了逆襲,追趕上了名校生的腳步,那麼能力也是沒得說,華為招錄的年薪201萬的“天才少年”中有個叫張霁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張霁本科就讀于武昌理工學院,這是一個三本的院校,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讀研,然後進入華中科技大學進行讀博。
今日話題:
你覺得是第一學曆的原因嗎?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