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有xx網站的會員,借我用一下呗!”
“你不是學畫畫的嗎,幫我畫個頭像?”
“不好意思孩子小,咱們換個卧鋪呗!”
“你現在混得這麼好,借我點兒錢呗?”
面對這種請求,你是否常常一個“不”字卡在嘴邊卻說不出口?
豆瓣“推辭學”小組聚集着二十多萬和你一樣受“不會拒絕”困擾的“推辭學家”,他們在那裡分享着自己拒絕成功或拒絕失敗的心得。
推辭是一門學問,拒絕是一種态度。
01“不介意我插隊排到你前面吧”是一句陷阱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請求”,它們或來自于身邊的朋友、親人、同事,或來自于其它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道德綁架陷阱在面對陌生人時,我們不會拒絕的最大原因是:覺得不好意思,難以開口。
但其實,以“有急事”為理由的插隊、以“孩子小”為理由的換高價座位、以“小本生意”為理由的反向抹零等,都是把自己的不便轉移到了陌生人身上,冠冕堂皇地讓不懂拒絕的陌生人替他們承擔了自己應該承擔的後果。
“因為你是個好人,所以必須體諒我,替我承擔後果”,本質上是一種道德綁架陷阱。
在經典動畫片《海綿寶寶》中,海綿寶寶就是不會拒絕陌生人的典型例子。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約好早上坐第一班車去手套樂園玩,為此它特地帶着鋪蓋睡在了公交站等了一夜,終于排到了第一個。
但在首班車快到時,一條西裝革履趕着上班的陌生魚突然出現,對他自然地提出了無禮的請求:“不介意我插隊排到你前面吧”。
海綿寶寶面對如此直白的請求或者說命令有些倉皇無錯,他也想過提出抗議,但最終說出的隻有一句:“好吧,沒差啦” 。
一次的妥協使插隊成為了默認,随後的每條魚都默不作聲地擠到了海綿寶寶前面,直到他成為隊伍末尾。
“不好意思”的情感讓我們總想犧牲自己,以便在陌生人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但其實,跳出道德綁架陷阱來看,不好意思的不應該是你,而是對方。
情感挾持陷阱相比陌生人,面對同事、朋友、親人等熟人更難選擇拒絕。拒絕了朋友仿佛就是不給他們面子,不顧朋友情誼,沒有真心真意為朋友付出。在這種“人情社會”的情感挾持下,我們也許對那些請求有過反感和拒絕的想法,但最終都是面帶微笑假裝欣然接受。
其實,拒絕并不會影響朋友間的關系,因為提出那些讓你感到不适甚至犧牲自我請求的“朋友”,根本沒有把你當做朋友,你單方面認定的友誼,隻是他們用來驅使你的籌碼。
日劇《部長和社畜的戀情令人着急》的第一幕就為我們展現了不懂拒絕的職場老好人的下場。丸山工作效率高,為人友善,是标準的職場老好人。因此,在丸山剛剛完成自己工作後,同事們總是以求助的名義把自己手上的活甩給丸山,然後自己摸魚聽歌。
面對同事接連不斷的請求,忙碌的丸山總是點頭微笑,像甜美機器人般說着“好的,沒問題”。
丸山把每一項同事甩來的工作都記在一張便利貼上提醒自己,直到她猛然發現辦公桌上貼滿了便利貼,而這些都是今天要完成的,想要在下班前完成根本是天方夜譚。
最後,同事們三五成群地下班開啟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偌大的辦公室裡隻剩下丸山一個人被本不屬于她的工作拖到加班。
情感挾持的可怕之處在于習慣。一開始你隻會覺得幫朋友一把是舉手之勞,甚至會得到情感上的滿足感覺得自己做了好事。但随着量變引起的質變,“幫朋友的忙”已經成為了雙方都認定的日常,朋友不會對此感到感激,你也不會意識到“幫忙”本不應該是自己的本職。
02為什麼我們不會拒絕?拒絕的底氣是把真實的自己當作自己人生的中心,而不是他人。
太宰治在他的半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中提到,“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别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從孩提時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圍的人,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主人公葉藏膽小懦弱,懼怕世間的情感,不了解人類複雜的思想,繼而通過搞笑取樂别人,隐藏真實的自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葉藏被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終其一生都在自我厭倦下尋求愛,逃避愛,最後隻能毀滅自己。
害怕拒絕是我們對世界的讨好。
在《家有兒女》中,有一戶鄰居總是來夏東海和劉梅家借東西,他們不想借卻說不出口,隻能找借口來推辭,但總是被鄰居成功借走東西并且從未歸還。這種不懂拒絕已經給家庭正常生活帶來了負擔,但等到鄰居下一次上門借東西,他們還是無法說出拒絕。
但是在鄰居阿姨又一次上門借到小雪的雜志時,小雪明确地進行了兩次拒絕。
最終鄰居阿姨也沒能成功借走那本雜志。
在鄰居阿姨走後,夏東海和劉梅虛心地向小雪請教,學習是如何說出“不”還不需要理由的。
小雪則一語點透了拒絕的本質,“說不本來就不用理由,我有權力拒絕别人”,而不會拒絕别人則是“患上了取悅别人的毛病”,是一種控制力差的表現。
這裡的“患上了取悅别人的毛病”指的就是“取悅症”,或者換成更普遍的說法——“讨好型人格”。
什麼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取悅者會努力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滿意,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快樂來取悅别人。
為了始終保持好人形象,他們盡力不表現出憤怒和不悅,不管這樣的情感表露多麼正當。而且,他們會避免批評别人,以免被别人批評。心理學家把這叫作“沖突避免”,他們會把對抗和憤怒看作危險的情感體驗,而“拒絕”也是其中一種。一旦拒絕了别人,他們内心會有内疚和負罪感。
讨好型人格是怎樣形成的?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當我們長期處于被貶低、懲罰或者忽視的個人體驗中,往往就會形成對于自我的負面評價。特别是在兒童時期,每個孩子都像是海綿,會不加區别地去吸收反饋信息,從而逐漸形成一些自我認知。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截圖
依戀理論認為,早期親子關系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人的一種對他人的預期,決定了人的處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會在以後的其他關系、特别是成年以後親密關系和婚戀關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親子依戀的質量會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産生重要的影響。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父親因為妹妹體弱多病,對她的妹妹投入了更多的關愛,讓松子感到備受冷落。
松子以為是自己不夠好,所以她想盡辦法讨父親歡心。偶然間,她發現自己做鬼臉可以博父親一笑。于是,為了獲得父親短暫的關注,她常常用力做鬼臉,甚至變成了她下意識的動作。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截圖
弗洛伊德明确指出:“一個兒童如何認知、如何面對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響兒童的發展以及在以後形成精神病的症狀。”當一個人幼年時期,父母如果經常忽視他的需要,極少關注并給予有情感方面的表現流露,那麼當他成年後也會将這份沒有安全感的依戀關系,投射給整個世界。
03讨好型人格怎麼辦?讨好型人格導緻的不懂拒絕需要的不隻是拒絕的技巧與話術,更是從心底裡認同拒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轉變長久以來他人優先的觀念。隻有意識到讨好和拒絕之間的聯系來自于自身,才能徹底地做到拒絕,不會重蹈覆轍。
首先要認清拒絕的本質。
作家三毛曾說過:“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拒絕的意義其實并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大,它不代表你對别人的傷害,更不代表你自身的品性。它隻是一個二選一選擇的普通選項,你有權利選擇接受,更有權利選擇拒絕。
在下次脫口而出“好的”之前,請記住這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不是隻有這一個答案可選。
其次要調整自己“讨好”的心态,心态的調整會幫你卸下肩頭的重負。
不要将“好人”與“從不拒絕”畫上等号,不要認為好人不允許說“不”。《取悅症》一書中提到,為了保證你有能力向那些對你最重要的人付出,你需要在某些時候對其他人說“不”。
電影《掃毒》截圖
同時,你需要像你善待别人那樣善待自已,不必為拒絕而内疚。相反,為了保護自的情感或生理健康你本該說“不”,但是你卻說了“行”,你才應該為傷害自己感到内疚。
作為個人,你的價值并不取決于你為别人做了什麼。在某些時候對某些人說“不”,這絕不會少你的價值或者你在他們眼中的價值,相反可能會增加你的價值。
所以,在下一次面對想要拒絕的請求時,請聽從自己内心的聲音,斬釘截鐵地說出那句——“我拒絕”
日劇《部長和社畜的戀情令人着急》截圖
今日互動:
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拒絕”經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