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成為廢物代名詞?說起“八旗”,大家耳熟能詳,它是由努爾哈齊創立于明末的一種制度,是後金政權乃至清代旗人日常勞動生活、軍事活動的有效組織形式“八旗”之旗幟由四種顔色組成,即“黃、白、紅、藍”,同時又存在“正”、“鑲”之别,故為“八旗”今天我們不談制度本身,單聊一聊 “八旗”中一個有趣的文字問題,即“正”字之讀音問題(下以“正黃旗”為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八旗子弟成為廢物代名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說起“八旗”,大家耳熟能詳,它是由努爾哈齊創立于明末的一種制度,是後金政權乃至清代旗人日常勞動生活、軍事活動的有效組織形式。“八旗”之旗幟由四種顔色組成,即“黃、白、紅、藍”,同時又存在“正”、“鑲”之别,故為“八旗”。今天我們不談制度本身,單聊一聊 “八旗”中一個有趣的文字問題,即“正”字之讀音問題(下以“正黃旗”為例)。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我們在學習有關“八旗”曆史知識的時候,“正黃旗”之“正”字,均讀為四聲 “zhèng”,不存在任何分歧與疑問。但近幾年,有另一種聲音橫空出世,将“正”字讀為三聲“zhěng”。這種觀點的提出,雖然颠覆了人們之前的讀音習慣,但也赢得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并大肆宣揚。因此,我們今天就來簡單分析一下,看看“八旗”中的這個“正”字究竟應該怎麼讀。
首先,我們從字形入手。“正黃旗”之“正”字,無論是在曆史文獻中,還是在今天線上線下的曆史讀物中,我們所能見到的均為此“正”字,并無他字,不存在變體或是通假字的情況。因此,我們确認“正黃旗”之“正”字是無誤的,且隻需考證“正”字之讀音。
接下來,我們就從字音上分析。既然“正”字無誤,那麼它的讀音為何呢?《新華字典》給了我們答案。“正”為多音字,有兩個讀音,一為一聲“zhēng”,一為四聲“zhèng”,①并無三聲“zhěng”音。因此,我們起碼可以判定,“正黃旗”之“正”字要麼讀一聲,要麼讀四聲,而并不存在讀三聲的可能。
最後,判定“正”字讀音的決定性因素就落在了字義的辨析上。此時,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讀為一聲的“正”字,僅有“正月”之義,②而讀為四聲的“正”字,含有“純,不雜(指色、味)”之義,③這恰恰适用于“正黃旗”這一詞組,即表示黃色的純正,而無雜色。所以,“正黃旗”之“正”字确應該讀為四聲“zhèng”。
如果以上所述仍不能說服大家,有的人還在堅持自己的立場,認為“正”可以讀作三聲“zhěng”,有“不殘缺,完全”的含義,在“正黃旗”中表示整面旗子為黃色,完全是黃色之義,那隻能說明他們把“正”字意會成了“整”字。④無妨,我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有力的佐證,還“正”字一個清白。我們都知道,後金時期,努爾哈齊創制滿文,滿漢文合璧的書寫形式出現在清代各種官方文件中,兩種文字起到了很好的互譯作用。那麼,我們就通過滿漢文對照的方式一探究竟。“正黃旗”滿文書寫,即“ᡤᡠᠯᡠ ᠰᡠᠸᠠᠶᠠᠨ ᡤᡡᠰᠠ”(拉丁轉寫為gulu suwayan gvsa⑤)。這其中,“suwayan gvsa”即為“黃旗”之義,而“gulu”則具備“正”字之義,那麼“gulu”是“純,不雜”之義還是“不殘缺,完全”之義呢?通過查閱《滿漢大辭典》,“ᡤᡠᠯᡠ”(gulu)漢義為“(顔色)素的、純的、純正的”,⑥完全符合四聲“正”字“純,不雜”的意義,而并無三聲“整”字 “不殘缺,完全”之義。滿漢文相互呼應,互譯準确,至此可謂真相大白。
綜上,“八旗”之“正”字讀音,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仍應讀四聲“zhèng”。而所謂的三聲“zhěng”音,如果有人真的從老輩人口中聽過,大概率也隻可能是由于地區不同的原因,“正”字發生了音變,但究其含義,“三聲”是站不住腳的,确屬穿鑿附會了。
――――――――
① 《新華字典》第11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643、644頁。
② 《新華字典》第11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643頁。
③ 《新華字典》第11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644頁。
④ 《新華字典》第11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644頁。
⑤ 本文中滿文拉丁轉寫采用太清滿文轉寫法。
⑥ 安雙成主編:《滿漢大辭典》,遼甯民族出版社,2018年,第1020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