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4位碩士探尋博士村

24位碩士探尋博士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15:07:24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記者楊文、張志龍)一條寬3米,長68米,隻有9戶人家的小巷子,卻先後走出了9名博士、3名碩士。

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這條“博士巷”已經成為“網紅巷”。來自江蘇、安徽、河南等地的家長慕名而來,有的甚至驅車幾百公裡,專程帶着孩子來參觀。

不僅在“博士巷”,這個不足500戶人家的劉湖村,先後走出16名博士,30多名碩士,100多名本科生。其中,最早的博士在上世紀60年代出生,最小的在讀博士26歲。

“博士巷”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英才榜”,介紹村裡碩士和博士。他們有的是高校教師,有的是工程師,還有飛行員……

24位碩士探尋博士村(一條小巷走出九名博士)1

位于山東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的“博士巷”,這裡9戶人家出了9名博士。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村裡有這麼多優秀學子,還是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啟在一次偶然中發現的。

2019年6月,劉全啟開始擔任劉湖村村黨支部書記,計劃發展特色農業産業。他去北京取經,發現一桌吃飯的劉湖村老鄉中,大部分都有博士學曆。

“那天晚上,我提了三個問題。劉湖村能種什麼品種稻米?土壤是否适合種植?村子該怎樣整體規劃?”巧合的是,飯桌上的人“各有神通”:有農業種子專家,有土壤檢測人員,還有衛星遙感工作人員。當天,劉啟全的三個問題便有了答案。

“這幾年村裡出了不少優秀人才,要抓緊統計一下數量,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返程路上,劉全啟靈光一閃,決定打造“英才榜”“博士巷”,營造尊師重學的氛圍。

位于郯城縣的劉湖村,曾因“孔子師郯子”而名聞天下,如今,白馬河畔的劉湖村,又因人才輩出而聲名遠揚。

24位碩士探尋博士村(一條小巷走出九名博士)2

白馬河畔的劉湖村。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步行在劉湖村,家家戶戶的門牌上,除了戶主名字,還強調了本戶人家的家風家訓。“戶主:劉寶民;學子:劉召芹;家訓:崇文尚學,志存高遠……”在牆壁上、宣傳欄裡,還有不少勤勉好學的古籍典故。

小村莊“出産”這麼多博士、碩士絕非偶然。劉全啟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村比的不是誰家有錢,而是誰家的孩子更優秀。”這裡的孩子們,不攀比生活物質條件,而是比誰考得好。

重視教育的優良風氣,得益于村民對鄉風家風的重視和傳承,也得益于當地政府對優秀鄉風家風的倡導。

“優秀的家風人人稱道,對個人和家庭都影響深遠,在鄉村社會治理中也能發揮作用。”郯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郝玉芳說,2020年初,郯城縣提出《關于開展“立家訓、樹家風,争創最美家庭”活動推進社會治理向基層延伸的實施方案》,全面推開“立家訓、樹家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博士巷”裡的村民劉寶民曾經是民辦老師,他的兩個兒子如今都是高校教師。“學到的知識,别人永遠拿不走,這都是自己的本事。”劉寶民每年過春節寫對聯,門上貼的都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他對面的村民家,則在堂屋裡挂着一幅《陋室銘》。戶主的弟弟,是高校的博士生導師。

“往小了說,學習知識能養活自己;往大了說,能給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這是不少劉湖村村民的樸素情感。

一個家庭如此崇文尚學,形成了傳承良好家風的傳統,這個村莊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烈氛圍。榜樣的力量,從小就在每個學子心中生根、發芽。

在劉湖村圖書館,書架上擺放着琳琅滿目的各類書籍,免費供村民前來借閱。村裡正在修建“大學堂”,邀請在外成才的人回來時,給正在上學的孩子們講述求學曆程,鼓勵他們志存高遠、奮發進取。

村裡走出的優秀人才成名在外,不忘反哺家鄉,他們盡自己所能支持家鄉發展。劉全啟組建的“鄉村振興”微信群裡,大家經常為村裡的發展群策群力。“現在直播帶貨很火,咱們的五色米也可以走這條路子。”“我們有會設計的人,到時候可以幫忙設計包裝。”……劉全啟滿懷信心,他相信劉湖村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