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13:40:58
來源于:網絡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隸昆山人,本名绛,仰慕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

顧炎武一生輾轉,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诂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3

顧氏為江東望族。顧炎武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歲未婚守節,白天紡織,晚上看書至二更才休息,獨立撫養顧炎武成人,教以嶽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顧炎武14歲取得諸生資格後,與同窗歸莊興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到十八歲時二人前往南京參加應天鄉試,共入複社。顧炎武以“行己有恥”、“博學于文”為學問宗旨,屢試不中。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4

自27歲起,斷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遍覽曆代史乘、郡縣志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輯錄其中有關農田、水利、礦産、交通等記載,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開始撰述《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5

由昆山縣令楊永言之薦,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務。顧炎武把複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滿腔熱忱,“思有所建白”(吳映奎《顧亭林先生年譜》),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即著名的“乙西四論”,為行朝出謀劃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财政整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6

1645年五月,南京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清軍鐵騎又指向蘇、杭。顧炎武和摯友歸莊、吳其沆投筆從戎,參加了佥都禦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不久松江、嘉定亦相繼陷落。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聞變,絕食殉國,臨終囑咐炎武,說:“我即使是一個婦人,身受皇上恩寵,與國俱亡,那也是一種大義。你不是他國的臣子,不辜負世代國恩浩蕩,不忘記先祖的遺訓,那麼我就可以長眠地下了。”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7

隆武帝遙授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1647年夏,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諸人。陳子龍乘差官不注意時投水自盡,楊延樞及顧氏父子先後遇害,受此案株連而死者40餘人。炎武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間,意圖糾合各地義軍伺機而動。然而參與的抗清活動也一再受挫,但是,顧炎武并未因此而頹喪。顧炎武還同歸莊、陳忱等以詩社為掩護,秘密進行抗清活動。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8

1655年,顧氏世仆名陸恩,背叛主人,投靠葉方恒,兩人且圖謀以“通海”的罪名控告顧炎武,打算置之死地。顧炎武回昆山,秘密處決陸恩,而葉方恒又與陸之婿勾結,私下将炎武綁架關押,并迫脅顧炎武,令其自裁。1656年春,顧炎武出獄。葉方恒到此時仍不甘心,竟派遣刺客跟蹤。幸而遇救得免;葉方恒還指使歹徒數十人洗劫顧炎武之家。7年之間,炎武共六谒孝陵,以寄故國之思,然後返昆山,将家産盡行變賣,從此掉首故鄉,一去不歸。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9

1659年,至山海關,憑吊古戰場,此後20多年間,炎武孑然一身,遊蹤不定,足迹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往來曲折二三萬裡,所覽書又得萬餘卷”,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晚年,始定居陝西華陰。1671年,遊京師,住在外甥徐乾學家中,熊賜履設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顧炎武拒絕。1678年,康熙帝開博學鴻儒科,招緻明朝遺民,顧炎武三度緻書葉方藹,表示“耿耿此心,終始不變”,以死堅拒推薦。1680年,顧炎武夫人死于昆山。1682年正月在山西曲沃韓姓友人家,上馬時不慎失足,嘔吐不止,刻卒,享年七十。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0

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啟後之功,成為開啟一代學術先路的傑出大師。繼承明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顧炎武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1

顧炎武提倡“利國富民”,認為“善為國者,藏之于民”。

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衆治”的主張。

提倡經世緻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

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号,意義和影響深遠。

顧炎武認為當務之急在于探索“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關注的是土地兼并和賦稅繁重不均等社會積弊,對此進行了有力的揭露。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2

認為問題不在于是否言财言利,而在于利民還是損民。主張實行“藏富于民”的政策,認為“善為國者,藏之于民”。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3

顧炎武從不同的角度對“私”作出了肯定,并對公與私的關系作了辯證的論述。在《日知錄》的“君”條中,旁征博引地論證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專稱,并進而提出反對“獨治”,主張“衆治”。顧炎武“明道救世”的經世思想,更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号。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4

顧炎武對宋明理學的批判,是以總結明亡的曆史教訓為出發點的,其鋒芒所指,首先是陽明心學。認為,明朝的覆亡乃是王學空談誤國的結果。複興經學的學術途徑,已在儒學内部長期孕育,成為顧炎武“經學即理學”、用經學以濟理學之窮思想的先導。顧炎武倡導“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治學方法。他身體力行,潛心研究,考辨精深,撰寫出《日知錄》、《音學五書》等極有學術價值的名著。顧炎武的學術主張使當時學者折服而心向往之,在學術界産生了很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轉移治學途徑的作用,使清初學術逐漸向着考證經史的途徑發展。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5

所理解的“博學于文”是和“家國天下”之事相聯系的,不僅僅限于文獻知識,還包括廣聞博見和考察審問得來的社會實際知識。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6

“博學于文”、“行己有恥”,既是顧炎武的為學宗旨和立身處世的為人之道,也是他崇實緻用學風的出發點。顧炎武在音韻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用離析“唐韻”(實際是《廣韻》)的方法研究古韻。顧炎武則把某些韻分成幾個部分,然後重新與其他的韻部合并。這樣有分有合,既照顧了語音的系統性,又照顧了語音的曆史發展。他首先廢棄平水韻,回到“唐韻”。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7

顧炎武是清代學術的開山之祖。他所倡導的學術話語和學術理念以及他所開創的學術範式和學術方法曾對清代乾嘉學派産生過廣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學者的普遍共鳴,這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點。然顧炎武學術對乾嘉學派究竟産生了怎樣的影響,曆來學者們對此則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6]

顧炎武作為清學之祖,一生廣覽群書,多聞博學,于經義、史學、文字、音韻、金石、考古、天文、曆算、輿地、軍旅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研究。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8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19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0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認為,乾嘉諸儒所做的工作,舉其要者,約有十三個方面:一、經書的箋釋;二、史料之搜補鑒别;三、辨僞書;四、輯佚書;五、校勘;六、文字訓诂;七、音韻;八、算學;九、地理;十、金石;十一、方志之編纂;十二、類書之編纂;十三、叢書之校刻。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1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2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3

顧炎武之學不僅以博涉百家而開啟了清學的學術門類,而且其學識赅貫,通達治體,能把學問的各方面加以融會貫通,具有宏大的學術氣象。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4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5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6

顧炎武治學,以“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為宗旨。

激烈批評空談心性、剿說玄理的虛蕪之論,堅決反對雕琢辭章、綴輯故實的無用之學,極力倡導“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的學術理念。

學問之道,貴在明道淑人,撫世宰物。

他主張以“修己治人之實學”,代“明心見性之空言”,強調學問不僅要修諸身心,更要達于政事。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7

清朝自傾覆朱明、問鼎中原以來,為了征服漢民,穩定人心,一方面大興文字獄,在思想文化領域裡推行高壓政策,不許知識分子議論朝政;另一方面則竭力表彰理學名臣,大力扶持宋明理學,企圖以理學立國,來籠絡利誘漢族士子文人。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8

終清一朝,理學雖然一直高踞廟堂,但卻受到了大多數有骨氣的學者的唾棄。委身山林的漢學或樸學卻在乾嘉時期異軍突起,一躍成為清代學術的主流,以至清廷為了拉攏學界精英,亦不得不轉而褒獎漢學。乾嘉學者訓诂舊籍,不論今事,博稽故實,不議時政,并不表明他們必然摒棄了定邦安民的經世理想。顧氏發明的這些治學方法,包括重纂輯、明流變、善歸納、求證佐、躬實察等等,後來皆成為乾嘉學者治學的法門。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29

顧炎武閱曆深廣,學問淵博,著述宏富,今可考見者已有50餘種,代表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于經史百家、音韻訓诂、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乃至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水利河漕、兵農田賦、經濟貿易等都有精湛研究,為清代學術開辟了衆多門徑。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30

在音韻學上,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在闡明音學源流和分析古韻部目上,有承前啟後之功,被譽為古音學的奠基者。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31

顧炎武的文學成就主要以詩見稱,存各體詩412首,其中包括徐嘉《顧詩箋注》的《集外詩補》中所收的4首佚詩。

顧炎武生當亂世,詩歌創作的現實性和政治性十分強烈,形成了沉郁蒼涼、剛健古樸的藝術風格和史詩特色,精神骨力,接近杜甫,成就很高。

顧炎武同時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書信筆鋒銳利,議論文簡明宏偉,記事文如《吳同初行狀》、《書吳潘二子事》等。

顧炎武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蘇先生讀史顧炎武)3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