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豆腐,豆漿,豆腐腦,相信大家都經常吃,首先是因為便宜,其次是因為它營養豐富,口感好,而且吃法多樣!但你知道水豆腐是怎麼制作出來的嗎?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隻吃過,并不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的!所以,這期的美食教程呢,天健美食坊就準備給大家揭秘這條産業鍊的制作方法,讓大家在家也能做出來!如果你剛好沒事做,也可以自己做豆腐賣咯,現在賣豆腐的銷量都是非常好的,據天健采訪,在我們農村小鎮一個擺攤賣豆腐的月純收入都是到5000 的!想學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
在開始制作之前呢,我們首先需要準備以下用具和食材:黃豆10斤,磨石或者磨漿機1台,石膏粉10湯匙,漏籃子1個,豆腐固定木架1個,大張紗布幾張,桶5個,大鍋1個
第一步:【磨漿】黃豆提前一天用清水泡着,(在農村的豆腐之所以好吃,都是用山泉水做的)泡到第二天已經非常的胖了,去掉豆皮,換幾次水,接着将黃豆用1:1的清水,用磨漿機或者磨石将它磨成粉漿,機器基本上磨1次就可以了,磨石磨2次最佳!
第二步:【醒漿】提前燒1大鍋的開水,開水一定要沸騰的那種開水,然後将磨好的黃豆漿分成3桶,再用瓢舀上滾燙的開水,擡高一點像瀑布一樣淋到黃豆漿上面,可以叫個人一起幫忙。邊攪動邊醒漿,等到黃豆漿醒至不成團,呈稀稠狀态即可!
第三步:【去浮末】醒完漿之後,黃豆漿裡面會出現非常多的浮末,這時就需要把黃豆漿上面的浮末去掉,如果不去掉的話,做出來的豆腐就會比較老,沒有那麼的嫩!
第四步:【豆漿】醒完漿之後的黃豆漿是稀稠狀态的,這時就需要把豆渣過濾掉,準備一個籃子,上面放上一層紗布,然後架在大鍋上面,再将黃豆漿倒到大鍋上面,将豆漿過濾到鍋裡面,再用湯勺撇幹淨浮末,加柴,将豆漿煮開。這時的煮開豆漿盛出來,加點糖就是我們平時喝的豆漿了!不過一般做豆腐的人不會拿這個做豆漿,因為這個漿是原漿,所以做豆腐的一般都是把豆渣再加水加上撇出來的浮沫混合再過濾一次成豆漿,這樣的豆漿雖然也很白,豆味也夠,過濾出來再煮開加糖就可以直接喝了,外面賣的話現在的價格都是1-2元錢/杯的樣子!
第五步:【混合】準備好的石膏粉,加點山泉水放到大桶裡面化開,然後将煮好的豆漿全部一起擡高想瀑布一樣倒到裝有石膏水的桶裡面,桶擡得越高越好,這樣混合得更均勻!
第六步:等豆漿跟石膏水混合好之後,蓋個蓋子,然後靜靜的等1個小時讓它成型凝結在一起!
第七步:【豆腐腦】等約1個小時左右,這時打開蓋子,豆漿基本凝結在一起了,用個筷子輕輕的一放,如果筷子不能完全下去,那就成型了!這就是豆腐的初胚,非常嫩的豆腐,也是我們常吃的豆腐腦,這時如果你做豆腐感覺累了,就可以裝上1碗豆腐腦,加點糖,吃飽了再繼續!
第八步:豆腐架是一個正方形的木架,帶一個剛好擠進木架的木蓋,将木架放到平面上面,再放上一張紗布,紗布要沿着木架走,盡量的貼在木架上面,然後将豆腐腦舀到紗布上面,剛好平着木架即可,然後将牽直紗布,将豆腐腦包起來,然後蓋上木蓋!
第九步:蓋上木蓋之後,在木蓋的上方放足夠重的重物,可以是裝滿水的水桶,也可以是大石頭,将豆腐腦的水分壓出來,壓2個小時!
第十步:壓了2個小時之後,就可以把重物拿掉了,拿掉木蓋,打開紗布,這時你會發現豆腐腦已經變成一塊非常大塊的嫩豆腐了,拿個直闆定型,然後用菜刀将豆腐輕輕的割成小塊!
第十一步:豆腐切成小塊之後,準備一桶清水,然後将豆腐一塊一塊的放到清水裡面,這樣一步非常的重要,一是可以使豆腐變硬,沒那麼容易散開。二是可以讓豆腐裡面的石膏味散去,吃起來更健康!
到這裡,豆漿,豆腐腦,豆腐都制作完成了,怎麼樣一個教程學了三樣東西,是不是感覺受益匪淺呢,如果你自己想做來嘗嘗的朋友,不妨試試看吧。如果你們當地賣豆腐的人不多,也不妨做來,賣賣看,說不定這又是一個商機呢!
好啦,朋友們!這期的美食教程【豆腐的制作】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閱讀本文有收獲呢,别忘了給我點贊,轉發,評論哦。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分享!
我是天健美食坊,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