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成語“尾生抱柱”出自戰國·莊周《莊子·盜跖》
【故事】
尾生是春秋時魯國曲阜人,與人交往誠實守信,被鄉裡人稱贊。後來因為家庭變故遷居到現在陝西韓城,也就是當時的梁地生活。來此地不久,尾生認識了一位漂亮賢淑的姑娘,兩個人一見傾心,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不久,姑娘的父母知道了這件事,因尾生家境貧寒,遭到姑娘父母的堅決反對。姑娘面對父母的阻攔,并沒有屈服,而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私奔回尾生的老家曲阜。
到了兩個人約定好的時間,尾生早早地來到了韓城外的一座橋下。眼看着太陽一點一點地落下去,一直等到黃昏,不見姑娘的蹤影。尾生想起與姑娘信誓旦旦,堅信姑娘一定回來。
不料,天氣驟變,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傾盆而下。尾生環顧四周,到處都是暴漲的河水。險情就在眼前,但他緊緊抱着橋柱,不願離開,最終被洪水淹沒。原來因為事情敗露,姑娘被父母關在家中,不能脫身。深夜司機逃出家門,冒雨來到城外橋邊,此時洪水已漸漸退去。姑娘看到緊抱橋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絕。她抱着尾生相擁投入滾滾的河中,譜寫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幕驚心動魄的愛情悲劇。
【含義】
這個成語比喻堅守信約,至死不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