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T 之後,下一個超級公司将從 OMO (Online-Merge-Offline,即線上線下融合)領域産生。”這是創新工場創始人兼 CEO 李開複對未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最新判斷。
2009年,李開複成立創新工場,管理超過12億美金的雙币基金,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投資者;今年初,李開複更是創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工程院,并發起“ AI challenger 全球 AI 挑戰賽”,深入到人工智能前沿項目的研發和孵化。
這一年裡,李開複對人工智能思考更加深入。他認為,中國将在 AI 時代趕超美國,下一個超級公司将在 OMO 中産生,但創業者不要一開始就喊着颠覆 BAT ,“要做一個特别的切入點,讓小批人先愛上你,然後慢慢滾動。”
VC AI 是未來的投資趨勢
尋找中國創客:創新工場目前投資的重點領域是哪些?
李開複:工場現階段專注5個領域:AI&大數據、教育、消費升級、企業服務和文化娛樂。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工場将持續重點投資的方向。
尋找中國創客:新零售是今年的熱門話題,創新工場也投資了F5未來商店,哪些因素促成了這起投資?
李開複:F5未來商店作為新型的便利購物渠道,組合了各種機電技術,自動化生産熱食,自助掃碼付款,自動化反饋運營數據。核心不在黑科技本身,而在于這些技術的組合在營造體驗的同時,極大提高了人效和能效。
尋找中國創客:市場上的無人便利店項目,有沒有“僞需求”的情況出現?
李開複:我覺得這個就是見仁見智了。不過,現在很多無人技術,更多聚焦在不用排隊結帳,我認為這在便利店行業不是最大的問題。
便利店服務交互做得再好,但如果顧客就是想吃碗熱湯面,你沒有,那還不如提供熱食的無人便利店,便利店最重要的是保證頭部的、高頻的供給能夠做到位。
尋找中國創客:那零售創業者的機會在哪裡?
李開複:我們認為未來新零售有幾個大的創業機會:新渠道、品類創新、品牌叠代。比如F5未來商店屬于渠道創新,不是因為他是無人的,而是從商業的角度,這個公司能以更高的效率滿足用戶的需求,并保證一定的水準。
下一個巨頭将從 OMO 領域誕生
尋找中國創客:創新工場提出“OMO 時代”,什麼是“OMO”?
李開複:OMO 的意思是Online-Merge-Offline,即線上線下融合。中國正在發生一個以互聯網技術驅動為核心的、前所未有的經濟結構重構和消費擴張,由于移動支付、人工智能技術,線上和線下會被徹底打通。我的觀點是,下一個超級公司會從 OMO 公司裡産生。
尋找中國創客:為什麼會有這個判斷?
李開複:在過去,交易場景分線上和線下兩種,分别對應電商和實體,是割裂的,都各有缺陷和優勢。
OMO 正好可以将兩種體驗融合在一起,消弭了線上線下的邊界。線下行為被數字化,線上線下流量、體驗完全雙向交織。對商家來說,OMO 可以降低獲客成本,增加坪效,提高供應鍊效率;對用戶來說,多種需求可以被更好的滿足,增強了體驗感、便捷性,增加了黏性和滿意度。
尋找中國創客:那 OMO 的市場有多大?
李開複: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場景有很大的挖掘空間。互聯網對線下的滲透目前隻有 30%,OMO 将滲透剩下的 70%。所以我認為 BAT 之後,下一個超級公司會從 OMO 領域中産生。
中國将會在人工智能領域趕超美國
尋找中國創客: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目前處于什麼發展階段?
李開複:AI 本質上是一個工具。AI 的發展可以分成四個輪次。一是互聯網智能化,即 AI for internet;二是商業智能化;三是實體世界智能化;四是全自動的智能化,就是無人駕駛或者是機器人。從創業的角度來說,目前是第二輪,同時帶一些第三和第四輪。
創新工場廠比較看好“行業經驗的商業人才 大數據經驗 CTO 聰明的人工智能工程師”組成的複合型團隊,他們需要對國情以及行業有深度理解。
尋找中國創客:你曾表示“ AI 會加大貧富差距”,對于 AI 時代的“弱勢群體”,他們應該如何自保?
李開複:我們需要尋找一種全面的解決方案,包括創造新的職業、價值和社會規範,而不僅僅是重新分配财富。此外,我們需要重新培訓教育,确保所有人都能在适合的崗位上工作。
尋找中國創客:與美國相比,中國的 AI 産業競争力如何?
李開複:中國将在 AI 時代趕超美國。中國 AI 産業在技術、市場、産品、資金和政策5個方面都有更強優勢和未來。因為中國的整體思路是大膽嘗試,快速叠代,出現問題能快速解決。
不要剛開始創業就喊着要颠覆BAT
尋找中國創客:在你看來年輕人創業會遇到哪些問題?
李開複:一些大學生認為隻要有好點子,能拿到投資,再加上執着、激情、運氣,就能成功。但事實上,創業成功的真正關鍵在于團隊、經驗和執行力。
尋找中國創客:很多創業者都說能颠覆行業,你接觸過的創業者是否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
李開複:我希望中國有更多颠覆性的創業者,但他們要有一個自我的認知,對行業判斷要有經驗。颠覆有更多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用戶風險等。創業的時候,一開始就夢想颠覆 BAT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尋找中國創客:對創業者有什麼建議?
李開複:我建議創業者千萬不能在第一天就做一個特别大的東西,要做一個特别的切入點,讓小批人先愛上你,然後慢慢滾動。
同題問答
尋找中國創客:2017年事業上有何遺憾,有何收獲?
李開複:遺憾很少。現在也比以前更快樂,收獲是 OMO 時代的來臨。
尋找中國創客:一句話寄語2018?
李開複:希望未來多跟親人和朋友在一起,這比任何産品都有意義,都更值得投資。
距離2017年的結束,隻剩下最後一個月。
即将過去一年裡,我們已刻意不再提起“資本寒冬”。不斷有人乘風而至,也不斷有人随風而去。
2017年,共享成為熱門“前綴”。共享單車戰局接近尾聲,共享充電寶日漸疲憊,ICO在熱捧中突遭變故,無人零售短暫登上新風口,就連線上抓娃娃也成為人們争相關注的趨勢。
投資者謹慎又焦慮,值得慶幸的是,仍然有創業者在風口之外積蓄起力量。在線教育終于迎來了大爆發,無人駕駛不再遙遠,新鮮面世的手機們也争相使用面部識别。
創業從未像今天這樣浸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在改變與被改變之間,我們正在見證着曆史的發生。
尋找并記錄,正是我們的使命。九月,近200位創業者參與了尋找中國創客年度路演,在70餘位頂級投資人的考驗下,45強脫穎而出。我們欣喜地看到,這一代的創業者正日趨成熟。
我們無法預先看到未來,但仍能從頂級企業家和投資人的叙述中,找尋商業與科技的發展脈絡。
12月1日,新京報·尋找中國創客年度特刊《賦能未來》将與你見面。我們專訪了著名企業家柳傳志、俞敏洪、曹國偉、周鴻祎、張近東、郭為,著名投資人李開複、戴自更、徐小平、熊曉鴿、閻焱、汪潮湧、毛大慶共13位中國創客導師。
這份特刊裡,你會看到他們的投資邏輯、投資理念,和他們對2017年的經驗與總結,對2018年的預見與展望。此外,特刊還包括2017年度中國創客45強及2017年度新銳投資機構30強名單。
12月4日,烏鎮創客之夜——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收官之戰将隆重舉行。屆時中國創客導師和80位優秀創投項目創始人,及業内其他著名投資人、企業家參與。由中國創客導師投票評選出的2017年度創客、2017年度新銳機構将在當晚揭曉。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