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這首詩為清明這個節日定了個基調—“欲斷魂”。說起清明,去陵園墓區祭祖,拜祭逝者,再加上這個時節又是陰雨紛紛,清明節甚至被當做中國的鬼節之一,往往傳達出傷感、陰森的氣氛。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何新文說,這首詩的後兩句往往被人忽視了。這兩句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意向,一是“少年”,二是“酒”。前者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後者則是現世生活的暢快、恣意和張力。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王玉德說,當今社會,要化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對傳統喪葬形式的執着,應該大力提倡“生命不死”的觀念。
“即使死亡,精神和物質也都可以‘不死’。”王教授說,人死了,他的文字、思想還留在世上,這是精神不死;人死了,軀殼成了不同的物質形式,通過重新整合,始終還在地球上,這是物質不死。
在很多人眼中,這首詩為清明這個節日定了個基調——“欲斷魂”。說起清明,去陵園墓區祭祖,拜祭逝者,再加上這個時節又是陰雨紛紛,清明節甚至被當做中國的鬼節之一,往往傳達出傷感、陰森的氣氛。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何新文說,這首詩的後兩句往往被人忽視了。這兩句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意向,一是“少年”,二是“酒”。前者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後者則是現世生活的暢快、恣意和張力。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王玉德說,當今社會,要化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對傳統喪葬形式的執着,應該大力提倡“生命不死”的觀念。
潤州二首(其一)
【原文】
向吳亭東千裡秋, 放歌曾作昔年遊。
青苔寺裡無馬迹, 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 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聞吹出塞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向吳亭東千裡秋,放歌曾作昔年遊。
青苔寺裡無馬迹,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注釋
⑴潤州:今江蘇省鎮江。
⑵向吳亭:在潤州丹陽縣南。
⑶大抵:大略。
⑷可憐:可羨慕。這兩句說東晉、南朝士人最為曠達風流。
【作品鑒賞】
《潤州二首(其一)》通過描寫出了江南秋色廣闊無邊的景象,表達了物在人空的無限哀惋之情
這是杜牧遊覽江南時寫的詩。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向吳亭在丹陽縣南面。首句起勢弘遠。詩人登上向吳亭,極目東望,茫茫千裡,一片清秋景色,給人一種極恍惚無際的感覺。詩人的萬端思緒,便由登覽而觸引,大有紛至沓來之勢。詩從眼前的景色寫起,再一筆宕開,思憶起昔年遊覽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見當年酣舞狂歌的賞心樂事,如今舊地重遊,正逢惹愁的爽秋季節,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涼。
一景一情,寫詩人初上亭來的所見、所感,并點出時間、地點、事由。颔聯沒有續寫昔年遊覽的光景,而是以不盡盡之,把思路從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寫詩人下亭遊覽時所見的景物。潤州系東晉、南朝時的重鎮,也是當時士人們嬉遊的繁華都會。“青苔”二句,一寫先朝遺寺的荒涼清冷,一寫河邊酒樓盛景依然,對仗工整。從寫法上看,本來是寺裡長滿青苔,橋下蕩漾綠水,詩人卻故意颠倒語序,把鮮明的色彩放在句頭,突出一衰一盛的對比,形象地反映了潤州一帶風物人情的滄桑變遷,這就為下一聯抒發思古之情創造了條件。
《潤州二首(其一)》聯想前代人事,吊物懷古,表達了世事小夥子桑的感慨
頸聯再轉,讓思路從眼前出發,漫遊時空,飛躍到前代。詩人由眼前的遺寺想到東晉、南朝,又由酒樓想到曾在這裡嬉遊過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東晉、南朝的士人,曠達風流曾為一時美談,可是他們在曆史的舞台上都不過是匆匆過客,隻留下虛名為後人所傾羨。中間兩聯由覽物而思古,充滿着物在人空的無限哀惋之情。
詩人似乎長時間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傳來一聲愁笛,才把他從沉思中喚醒。詩用“月明”表明時間的推移,以見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則有無限低徊往複多情之意。然而這一聯的佳處,更在其意境的深遠。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傳來《出塞》曲的悲怨笛聲,又給詩增添了一層蒼涼哀怨的氣氛。詩人由笛聲而更想到東晉“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聲來傳達心中的無限哀愁。
豐富的想象,把時隔數百載的人事聯系起來,使曆史與現實,今人與古人,眼前的景物與心中的情事,在時空上融為一體。因此,詩雖将無窮思緒以一“愁”字了結,卻給人以跌宕回環、悠悠不已之感。這首詩所抒發的,不過是封建知識分子因不得志所産生的人生無常虛幻的悲歎,但在藝術上獨具特色。詩忽而往古,忽而現在,忽而為一己哀愁,忽而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爐;揮灑自如,放縱不羁,在時空上和感情的表達上跳躍性極大。前人評杜牧的詩“氣俊思活”,于此可見一斑。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别于杜甫。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