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誰都知道房子就是用來住的,這才是房子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屬性。
不少歸國華僑,在外事業有成或年邁後,回來家鄉,都會去尋找自己的老房子,或者老房子的遺迹。其實,他們尋找的不是那些磚瓦,而是尋找曾經的家,因為家就在那些老房子裡,曾經的親人在老房子裡生活過。老房子更多是一種親情的寄托,看到老房子,能想起自己故去的親人,想起那些溫馨的畫面。
在中華民族傳統中,“家”的概念至關重要。完整意義上的“家”至少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房子,強調的是家庭的物質基礎層面;另一個是家庭成員,強調的是家庭中的人以及人際關系的社會層面。有人無房,則家庭成員無處安身;有房無人,則物是人非。
遠在異地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能回到自己的小屋,和自己的兒女吃一頓溫暖的晚飯,想起遠方的老父母在農村的老屋裡,想着彼此。
房子是居所,更是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