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會不會很慘,會不會很後悔,這個事情,沒老到那個份兒上,沒到那個褃節兒上,恐怕誰都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會是什麼。
就像很多人說,我可不要活那麼老,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拉屎拉尿都要人伺候,一點兒尊嚴都沒有……巴拉巴拉,可是真到那個時候,又有幾個人能真的戰勝對死亡的恐懼,放棄對生命的渴望呢?
所以說,在我看來,自己的人生,永遠隻是和自己有關,和任何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沒有關系。
講兩個真實的,就在我身邊兒的事,真人真事兒。
我媽媽有個很要好的夥伴兒,從小玩大,我叫她毛毛阿姨。
毛毛阿姨姓黃,家裡兄妹三人,她老小,上面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黃爺爺是高級工程師,那個年代裡妥妥的高知,家教甚嚴。但就是這麼優秀的老人,六十多歲罹患阿爾茨海默症,那時候,沒有多少人懂這個病,都以為就是老糊塗了,越來越健忘,從出門找不到家,到最後連在家都迷路,上個廁所就回不去自己屋。
毛毛阿姨看到黃爺爺有點兒神志不清了,就诓着他把房子過戶到了自己名下。為這事兒她哥哥姐姐跟她掰翻了,哥哥姐姐對黃爺爺有怨恨,都不肯管他。毛毛阿姨得了好處也再也不來了,就是黃奶奶和外孫女穎穎,照顧着黃爺爺。
巧的是,穎穎和我同齡,“父一輩,子一輩”,讓我們也成為從小的玩伴兒,中學時我們倆還在同一所學校。因為要照顧得病的爺爺和本來身體就不好的奶奶,穎穎放棄了本來可以上高中考大學的路,選擇了職高,早早參加工作賺錢。
多虧了穎穎,還有她同樣善良的老公,他們把老兩口接到了自己租住的房子,一起住下。為了照顧黃爺爺黃奶奶,穎穎和老公商量好,暫時不要孩子,全心全意伺候老人。
七年前,黃爺爺過世了。過了三年,黃奶奶也走了。這兩位老人,一生含辛茹苦拉扯了三個孩子,最後的幾年裡,卻沒有一個孩子去看過他們,甚至被騙走了房子,工資也被老大一直領着,這些年白吃白住在外孫女家,卻從沒有被小兩口嫌棄。
有次和媽媽閑聊起這些,媽媽又給我講了個故事。
二十多年前,有位年輕女士,結婚好多年從未懷過孕,中醫西醫看了個遍,所有可能的方式都嘗試了個遍之後,夫妻倆領養一個女孩。
領養的第二年,這位年輕女士居然自然懷孕了。一年後,夫妻倆有了自己的女兒,欣喜若狂。而随後的問題也一一浮現。在那個物質并不富裕的年代,因為領養而多了一份負擔的現實,使得夫妻倆開始慢慢嫌棄領養的女兒,把她視作生活拙荊見肘的罪魁禍首。他們冷落她、疏遠她,越來越多地把她扔在女士的父母家。
年幼的女孩看到從前對自己呵護備至的爸爸媽媽如今隻對妹妹笑,而她就像空氣一樣沒有人在意搭理。她努力讨好爸爸媽媽和妹妹,換來的卻隻有更多的冷嘲熱諷。有天,她甚至被養父母“無意”告知了真相。于是,女孩很長時間不再說話,也不再笑,也不再回那個家。
老兩口痛罵女兒女婿,卻罵不醒兩個自私的成年人。于是老兩口堅決把女孩留在身邊,用并不富裕的退休金撫養她,自始至終把她當作親孫女一樣疼愛。
這位年輕女士,就是黃爺爺的大女兒。這個被領養的女孩,就是穎穎。
至此,第一個故事講完了。最後給老兩口養老送終的,是和他們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被領養的外孫女。
第二個故事。
我的一位遠親姐姐,比我大将近二十歲,比我媽小不了幾歲。在我還上學的時候,第一次聽說“丁克”這個詞,就是因為她——媽媽告訴我,我這個姐姐和姐夫是“丁克”一族。
那時候的人們普遍還不能接受“丁克”,包括我媽在内,她就沒事兒老在家念叨,哎呀這可怎麼行啊,還不趁年輕趕緊要一個,以後老了生不了了就該後悔了,沒個孩子總歸不是個事兒呀……雲雲。
現在,我這位姐姐六十大幾了,姐夫也馬上七十了。兩個人還是像年輕時候一樣,恩愛有加,歲月并沒有打磨掉兩人之間的愛意,反而更顯得溫馨。逢年過節一起吃飯,看到他們還是手牽手,彼此眼神中的溫暖,我都覺得——我又相信愛情了!這是真話,不是開玩笑打岔的。
對于養老,他們早早就有所打算,現在不是有那個泰康的養老院嗎,貴是真貴,但是條件也是真好。他們倆沒有孩子,開銷就小很多,有足夠的錢,加上自己也有房子,以後就可以踏踏實實去那裡養老。
據說那裡的門檻是,押一套房,每個月的費用還要1w /人。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
去看過的人都說環境特别好,就像花園裡一樣,住的就是像自己家一樣的公寓,可以自己開火做飯,不像很多養老院是不能自己起火的,隻能吃食堂大鍋飯,然後各種設施也是一應俱全。
他們就打算以後把房子那些留給姐夫家的侄子了,聽說是連遺囑都寫好了。這侄子也是他們看着長大的,他們也想得很明白了。
所以,姐姐姐夫的養老規劃做得還是很充分的了,兩個人有經濟基礎,也有思想準備,也去做了實地調查,還做好了登記。
當然,姐姐姐夫現在年歲還不算太大,畢竟還沒有住到裡面。這個故事可能還不是特别具有說服力。
之前也有報道說,在養老院裡,有錢沒有用,關鍵是要看有沒有人去看你——如果你有人定期去看你,那護工會對你不錯;如果一年到頭沒人來,那護工可能就覺得你是沒人管的,就會虐待你。
可我們看看身邊,就算父母不是住養老院,是自己居家養老的,做兒女的,我們又能保證多長時間就一定回去看看他們呢?
前陣子有篇報道,說一位獨居老人,因為腿腳不便,兒子沒時間去看她,就每天給她叫外賣。後來疫情,更不方便走動,而兒子為了省外賣費,把一天叫一次外賣,延遲到兩天一次,甚至三天一次。就這樣,一年多都沒有人去看老太太,最後老太太家裡的外賣飯盒和包裝甚至堆了半間屋子!家裡都是一股子腐敗難聞的味道!老人就在這樣的家裡生活!
相對于老人,我們或許更關注孩子的飲食起居,父母們也總是叮囑我們:“把孩子照顧好,不用管我們。”
這事實上,也是包括人類在内的一切動物物種繁衍生息的需要。照顧幼崽,撫養他們長大,教會他們生存的技能,這是父代的責任,也是本能。
而照顧年老體衰者,使他們有所食,有所居,有所靠,在絕大多數動物中,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現實的。獅王老了,就要讓位給新的獅王;猴王老了,就會有新的年輕猴王替代。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知乎上有個相關問答,有興趣的小夥伴可自行點擊查看)
為什麼現在的人對孩子如此關心,而輕視了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的父母了,是不是人類已經到了盡頭了呢?
而贍養老人,是人類社會的道德要求。所以說,即使有孩子,也不要拿這個“養兒防老”的理念去強壓在孩子頭上。我們生養他們,隻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孩子哪裡能夠選擇呢?還不是我們自己選擇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來的?
假如有人真是奔着“防老”這個目的生孩子,那我覺得還是先自己轉變觀念吧,不要把自己活那麼累,也不要為着這個自私的目的而創造一個小生命,讓他的一生隻為這個目的而存在。
看看我們身邊,包括上面兩個真實的故事。有兒有女,有錢有房,到最後未必能夠樂享天倫;無兒無女,攢錢攢房,老了一樣可以樂享人生。
前提是有個好身體,有一定的物質保障,再有個好心态。這三樣兒屬最低配置,如果還能再有一兩樣兒興趣愛好,三五好友,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衰老和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老了以後身體大不如前,精氣神兒也一日不如一日。從這點上看,老了肯定慘,眼花耳聾,再到後來生活不能自理,退回到嬰兒一樣需要人寸步不離,怎麼能不慘?
至于說後悔,我覺得,怎麼樣的人生都會有遺憾和後悔,因為每個人,即使再有錢有閑,也不可能經曆所有,也不可能過完每一種人生,也不可能試遍每一種選擇。
所以,曾經有多少種選擇,今後就會有多少種後悔。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都是單選題,隻要你選了,無論哪一種,都必然會有後悔的瞬間。
與其天天琢磨這些個沒用的,不如1⃣️好好鍛煉身體,多自理幾年;2⃣️努力掙錢,存款就是自己的底氣;3⃣️沒事兒多讀書,讓自己的内心豐盈起來,就算一個人也能活得精彩。
這才是老了以後過得盡量舒坦的最好保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