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趣主要内容?來源:【中國食品報】宋人劉翰詩雲:“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炎炎暑熱已然遠去,濃濃秋意随着秋風撲面而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文人雅趣主要内容?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中國食品報】
宋人劉翰詩雲:“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炎炎暑熱已然遠去,濃濃秋意随着秋風撲面而來。
秋色在萬物之間彌漫開來,仿佛是揮灑在天地間的一幅幅唯美畫卷。正如蘇轼所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此時秋高氣爽,蔬肥果熟,身心俱惬,隻有在這個季節,山川才能得到大自然最為慷慨的色彩饋贈。
而在古人筆下,秋日不僅充滿着詩情畫意,更是收獲繁忙的時節。無論是貼秋膘、插茱萸、采黃花,還是秋社慶豐、飲酒品蟹、登高遠眺……無一不透着雅趣。
登高聚會迎重陽
秋高氣爽,作物豐收,登高望遠正可以舒心暢懷、活動筋骨。而到了農曆九月初九,兩個陽數相逢,又增添一番吉慶的韻味,并且這一天正值景色宜人的仲秋時節。因此,選擇九九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最合适不過。
古人登高,不一定是去爬山,而是要找個地勢較高的地方聚會。為什麼呢?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給出這樣的回答:“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這是以重陽含有長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會”的說法。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裡橋、愁台、梁王城、硯台、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
如何宴聚呢?就像現在人們露營一樣,帶上茶酒吃食與器具,選一處高地席地而坐,以美食配美景,飲酒賦詩,樂在其中。明代《帝京景物略》載:“九月九日,載酒具、茶爐、食盒,曰登高。”晚清《燕京歲時記》也說:“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盒,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清畫院所繪的《十二月月令圖(九月)》非常細緻地向人們展現了親友聚衆登高的場景:五六個好友悠閑地盤坐在高懸的岩台上野餐,餐布上置有香甜的美酒和精緻的糕點;四周則被高聳的青綠山峰環繞,幾棵泛紅的古樹在雲海中零星點綴……怕是再也沒有比這更似仙境的秋遊勝地了。
古人認為,重陽節登高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因此,重陽登高又稱“辭青”。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肴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辭青的方式有多種:山上的楓葉紅了,大家結伴去看,是辭青;菊花開了,将菊花撒進溫泉水中泡溫泉,也是辭青;或者帶上酒和菜,來到天廣地闊的郊外,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天,還是辭青。
不少文人墨客喜歡約上三五知己,一路“自駕遊”悠哉樂哉,看萬山紅遍。明代《秋林坐眺圖》中,三位文人正坐在一處山崖邊眺望遠處的風景。他們身邊是高聳的山峰、蔥茏的樹木和一片山石。整體畫面意境高遠,頗有隐者之風。
也有像唐代詩人杜牧這樣的獨行背包客。杜牧晚年居住長安,有一年的重陽日,杜牧出城郊遊。長安郊外的終南山是人們秋遊登高的好去處。杜牧一路賞玩,見楓葉紅了,銀杏黃了,柿子挂在枝頭,甚是喜人。最難得的是終南山的秋,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高遠潔淨,似明鏡一般,沒有一絲白雲,更沒有一絲纖塵。近處的山色是五顔六色的,遠處的山色是天色一樣的藍,仿佛要與天空融為一體。而終南山那峻拔入雲的氣勢,像是要和這高遠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如此美景,讓杜牧情不自禁賦詩道:“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這便是著名的《長安秋望》。此詩如今讀來依舊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鬓邊不可無茱萸
古人登高,自然要佩戴茱萸,這已成為重陽習俗。
很多人大概是從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知道茱萸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獨在異鄉,王維倍感孤獨,自己不能跟兄弟一起登高,也不能一塊兒插茱萸了。
茱萸是一種香草,古人認為插戴茱萸,可以驅邪治病、延年益壽。重陽郊遊宴會之時,頭插茱萸或者臂佩茱萸囊,乃是應景之為。西晉《風土記》就寫了“俗尚九月九日謂上九,茱萸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雲辟惡氣而禦初寒”。佩戴茱萸的風俗相傳始于漢代,晉代成俗,唐代就已十分普遍了。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記載,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頭插茱萸,飲菊花酒,食蓬餌,出遊歡宴。
值得一提的是,茱萸有兩種——山茱萸和吳茱萸,重陽佩戴的是哪一種茱萸?明代李時珍曾做過考證,認為是吳茱萸,因為吳茱萸全身有特别的香氣。而山茱萸雖然可以食用,但卻沒有氣味,這可能就是吳茱萸被選中的主要原因。端午挂蒲艾,重陽佩茱萸,它們都是有芳香氣味的植物。
在古代文人筆下,茱萸多次得到贊美。比較有名的如五代時期徐铉的《茱萸詩》:“萬物慶西成,茱萸獨擅名。芳排紅結小,香透夾衣輕。宿露沾猶重,朝陽照更明。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徐铉認為,在萬物中,唯獨茱萸大有名望。茱萸花香氣濃烈,佩戴在身上能浸透夾衣,令人感到神清氣爽;茱萸果像紅瑪瑙一般晶瑩剔透,在秋夜沾滿露水,早晨在朝陽的照耀下,璀璨明亮,顯得尤其鮮豔動人、惹人喜愛。這首詩首聯寫茱萸名聲在外,頸聯寫茱萸的顔色和香氣,颔聯寫茱萸耐寒,尾聯照應首聯,道出了茱萸“獨擅其名”的原因。寥寥幾筆,就将茱萸的品性勾勒出來。
登高之後要食糕
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重陽就要吃糕。糕同“高”諧音,古人相信“萬事皆高”之說,所以重陽吃糕就象征了步步高升。
重陽糕古名“餌”或“蓬餌”。“餌”即糕,“蓬餌”是在糕點中加了蓬草。古人認為,吃蓬餌是為了祛邪,《西京雜記》言“食蓬餌以祓妖邪”。
直到宋代,才有“重陽糕”的名稱。以糕寓高,暗合重陽登高,承載更吉祥的寓意。
南宋《夢粱錄》裡《九月》這一章就有記載:“兼之此日都人市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陽糕’。”
《夢粱錄》是宋人吳自牧所寫,因此可以肯定,吃重陽糕的習俗至遲在宋朝就已經确定下來了。
重陽糕多用米粉以及果料制作,具體的制作手法不盡相同,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有的地區甚至會在重陽糕中加入紅棗、茱萸等材料。《東京夢華錄》載:“(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彩小旗,摻饤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肉之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說的是重陽糕以粉面蒸制,鋪上各種口味的小食如水果、堅果以及肉制品,這些食物通常伴有吉祥的寓意。最後插上一面小彩旗,重陽糕的制作就完成了。有的甚至放上一隻捏塑的小獅子,想來是很受小朋友歡迎的可愛食物。
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裡說,宋人在九月九日天亮時,會取一片重陽糕貼在孩子的額前,然後連說三聲“百事俱高”,以為最好的祝願:“以片糕搭兒女額頭,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作三聲。”
關于重陽糕,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典故,叫作“題糕”,這件事被記載在宋人邵博的《邵氏聞見後錄》中:“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辍不複為。”
劉夢得就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這位老先生在重陽節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叫作《九日》,詩裡面提到了這一天人們要食糕,自然要用“糕”字。可劉禹錫寫詩有個奇怪的規矩,他寫詩用到的字,得是五經中的字才行,所謂五經就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本儒家經典。巧的是,這五本經書還真沒有“糕”字,最終劉禹錫放棄了。因為這件事,劉禹錫還被另一個詩人宋祁嘲笑道“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這位宋祁人稱北宋“紅杏尚書”,正是寫“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那位。
明清時,重陽糕又多了一層含義——迎接女兒歸家,故也稱“女兒花糕”。通常是家中自制一種帶有棗栗的面餅,待出嫁的女兒回來時食用。有史料記載:“九月九日,面餅綴棗,曰花糕,聚類攜樽,登高适興,其有女者必迎歸。”明代《帝京景物略》記雲:“九月九日……面餅種棗栗其面, 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其女來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則诟,女則怨詫,小妹則泣,望其姐姨,亦曰女兒節。”明人《宛署雜記》也說:“九月蒸花糕,大如盆,鋪棗二三層,有女迎歸,共食之。”
市井百姓吃花糕,宮廷亦在這一日擺花糕宴賞賜群臣。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其書法《花糕宴詩》中寫道:“九日敕賜,百官午門花糕宴。”
清代時期,花糕的樣式更加複雜。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道:“京師重陽節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面累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為标識。小兒輩又以酸棗搗糕,火炙脆棗,糖拌果幹,線串山楂,繞街賣之。”其中“發面累果蒸成者”,又有兩種,“其一以糖面為之,中間夾細果,兩層三層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餅之上星星然綴棗、栗者,乃糕之次也”。
棗、栗之類,皆為傳統祈子的象征物。節令美食,向來都充滿着美好寓意。
(王甯 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2年09月30日06版)
(責編:王 甯)
本文來自【中國食品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