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冬至十不宜

冬至十不宜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15:19:09

還有兩天就到了冬至節令了,冬至是傳統四時八節之一,也是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因為冬至在舊時是新的一年的開始,類似于現今的元旦,過去稱為小年或亞歲,民間有“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的說法;所以民間對冬至比較看重,至今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民間之所以看重冬至這個節日,除了冬至是小年亞歲的說法之外,冬至還是數九寒天的起始時間。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1

冬至在舊時也稱為交九或冬九九,交九是民間計算寒天相距春天時間的一種方法,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計算單位,滿九天稱為一九,以此類推,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結束,也就是九九結束數九,出九時已是春暖寒消,春暖花開,春意盎然之時;由此可見,數九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尤以三九四九為甚;因為數九歌中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描述;在民間也有“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2

由此說明,從交九開始,天寒地凍雨雪紛飛,寒冷的氣候不僅讓人将手插入懷中,借用身體的溫度驅寒取暖;就連雞鴨牛羊等畜禽對冰凍寒冷的氣候也感到極為不适,有些交九極冷的年份也會發生豬狗畜禽被嚴寒凍死的現象;因此,民間也衍生出諸如“雞怕冬至,山羊怕交九”的老話;那麼,在數九歌中僅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描述,為何雞羊也怕冬至和交九?下面,我們就來借用兩句老話說道說道這些問題。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3

雞怕冬至

其實“雞怕冬至”隻是一句老話的中間部分,它的完整描述為“狗怕夏至,雞怕冬至,鴨子怕七月十四”;我們先來解釋一下狗為何怕夏至;我們都知道,夏至是一年中暑熱的起始階段,每到夏至之時,毒辣的陽光照得滿地流火,燥熱煩熱讓人感到難受,即使僅穿短衣短褲,手中搖個扇子,有時還汗流浃背,不免讓人覺得暑熱難耐;而狗是一種沒有汗腺組織構造的動物,即使天氣再熱,狗也無法流汗,無法将體内的熱量散發出來;所以,在同等氣候條件下,狗比人感到更熱;每到盛夏,我們會發現狗常常躲在樹蔭下或陰涼處,将舌頭伸得老長,通過頻繁呼吸驅除暑氣;老話說:“夏至狗,沒處走”;所以,每到夏季,狗比人更感到暑熱難耐;而夏至是暑熱的起始階段,所以狗會害怕夏至的到來,因此有了“狗怕夏至”的說法。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4

那麼,“鴨子怕七月十四”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指出,這裡的七月十四是指農曆的七月十四;大家都知道,農曆的七月十五是四大傳統祭祀節日之一中元節;中元節這天,民間沿襲着數千年祭祀先祖祭拜先人的傳統;而祭拜需要擺祭品,在舊時中元節擺供,除了擺上時令鮮果之外,鴨子也是中元節擺供的祭品之一;據民間解釋,逝者與人間有一奈河相隔,後人擺上的中元節祭品,逝親是拿不到的,隻能通過浮遊動物傳遞才能收到祭品;而鴨子就是浮遊動物,可以将後人寄托的祭品傳遞到先人手中;所以,每到中元節之前,人們需要宰一隻鴨子作為中元節的祭品;因此,鴨子到了七月十四就知道時日不多,故此怕七月十四;其實,這種說法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大家看了可以一笑而過。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5

而“雞怕冬至”的原因竟然是來自一句老話,這句老話是“交九一隻雞,來年棒身體”;因為民間自古就有“逢冬必補,冬至進補”的傳統;因冬至到來,數九天寒,飄雪紛飛,冰凍連天,人體需要消耗過多的精氣神禦寒;而冬至也是人體在一年中最為虛弱的兩個時間段之一,過去有“冬至一日虛”的說法;所以,民間通過冬至進補的方式提升身體素質,聚生陽氣,提高禦寒能力,以便安度嚴寒;而肉食就是冬季進補的上佳食物,比如有些地方有“冬至一碗羊肉湯,不用郎中開藥方”的說法;除了冬至進補食羊肉外,雞肉也是冬季進補食物之一;在江南一帶也有“進九吃雞,入伏吃羊”的傳統;所以,每到冬至之時,民間對雞肉的需求量很大;而養雞戶也會在冬至前,将飼養的雞拿到市場上售賣;雞也知道冬至之時免不了成為人們的進補美食,故此有“雞怕冬至”的說法。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6

山羊怕交九

老話“山羊怕交九”其實也有下半句,内容是“綿羊怕打春”;那麼,為何“山羊怕交九,綿羊怕打春”呢?這得從羊的身體構造說起;因為羊是一種怕寒的動物,當遇到極寒氣候的時候,如果不為羊做好保暖保溫工作,羊或被嚴寒凍死;所以,在北方寒冷地區常見綿羊多,而南方多養殖山羊,這與兩種羊的耐寒能力和禦寒能力不同有關;綿羊渾身長有厚厚的毛發,這層毛發可以幫助綿羊抵禦風雪嚴寒,民間也常借用羊皮禦寒越冬;而山羊的毛發短而稀疏,不足以為山羊遮風擋雪,所以,山羊的禦寒能力比綿羊差了很多。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7

另外,羊是一種食草類動物,以啃食鮮草汲取營養;而冬季嚴寒,草木枯萎,地面上很少再有适宜羊兒啃食的鮮草,隻能投喂冬前儲備的幹飼;而羊兒對幹飼常常表現胃口很差,在機械精飼沒有出現之前,羊兒對枯燥無味的幹飼采食量降低,羊兒自身儲備的營養物質也在降低;特别是交九以後,山羊對汲取食物興趣降低,也直接影響它的耐寒能力和禦寒能力;而冬至交九之後,溫度會進一步下降,冰封大地,大雪紛飛,寒冷程度進一步加深,更讓山羊感到不适;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暖保溫措施,山羊有可能被嚴寒凍死,所以山羊害怕冬至或數九寒天的到來。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8

而“綿羊怕打春”的原因是,打春也就是立春之時,氣溫會一天天的暖和起來;氣溫升高,綿羊裹在身上那一層厚厚的羊毛已經成為一種累贅;而且溫度升高後,藏在羊毛或綿羊皮膚褶皺之間的病菌或寄生蟲開始活躍起來,病菌蟲卵會消耗和汲取綿羊身體内的營養物質,會緻使綿羊日漸消瘦,并增加綿羊患病幾率;所以,在打春之後,綿綿往往表現出食欲不佳無精打采或病恹恹的樣子;如果立春之後,不為綿羊打理毛發,綿羊有可能因營養不良或滋生病患而死;所以有了“綿羊怕打春”的說法。

冬至十不宜(冬至數九始民間老話)9

概述

其實民間還有一些關于動物怕特定節令時令的老話,比如“豬怕過年魚怕入伏”,因為民間有殺年豬的習俗,每到年節,喂肥的豬免不了成為案闆上的菜,所以豬怕過年;而魚類喜歡含氧量高的水質,當伏期來臨時,常常表現氣壓降低,會減少水中含氧量,會降低魚兒汲氧量,會讓魚感到不适;所以魚怕伏期;不難發現,這些動物所害怕的事物常常與節令時令有關,因為這些節令時令關乎它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老話“雞怕冬至,山羊怕交九”并無玄虛之處,不足為怪!

#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第三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