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ty咖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髒咖啡”,已經火了兩三年,但仍然是很多人秋天裡的第一杯咖啡。Dirty咖啡的斑駁色調似乎就是為秋天而生的。
喝過Dirty咖啡的人都知道,它的“髒”分為兩種。
一種是可以在灰盒子喝到的髒髒咖啡,看起來不僅髒,還有點污。
它的做法是讓咖啡液溢出來,挂滿杯壁,甚至流到杯托,然後在上面打一層細膩的奶油,再撒上巧克力屑和巧克力粉,有的還會加上花生幹果之類,總之就是要營造出很髒、很髒的外觀。
另一種是類似不眠海的厚牛乳Dirty。
隔着透明杯子,内裡的咖啡從視覺上看起來有點髒。那是因為整杯咖啡的表面被Espresso濃厚的油脂覆蓋住,咖啡液體順着内壁滲入底層的白色牛奶之中,形成髒髒的感覺。
現在很多咖啡館做的都是後者,因為相比第一種的外在視覺沖擊,第二種體現的才是Dirty的精髓。
據說,Dirty咖啡的出現源于某個事故。一個咖啡師做拿鐵的時候不小心颠倒了牛奶跟濃縮咖啡的順序,在白色牛奶裡直接倒進了濃縮咖啡,看起來就像牛奶被弄髒了一樣,所以取名“Dirty”。
一杯出色的Dirty,牛奶是關鍵。正是這個原因,Dirty的走紅也讓“冰博克”變得炙手可熱。
先不論口味,單從外表看,Dirty必須做到牛奶與咖啡分層明顯,咖啡液滲入後所造成的紋路也必定要有油彩般的美感。
而隻有牛奶的密度大于濃縮咖啡才能制造更好的分層效果,并且減緩其融合的速度。
反複實踐後,咖啡師發現了冰博克牛奶的妙處——使用了冰博克牛奶的Dirty感覺就像美女的身體裡注入了有趣的靈魂,一下子生動起來。
實際上,早前幾年,國内很多咖啡大師在參加比賽時就已經偷偷使用了冰博克牛奶,這讓咖啡喝起來更醇、更香。沒想到,因為Dirty,我們普通人也喝到了。
“冰博克”聽起來有點酷炫,有點朋克,它不是某種原料,或是某種口感,而是指一種技法——冷萃提純工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8世紀的德國啤酒工業,音譯自德語的Eisbock。“Eis”就是德語裡的“ice”,“bock”是德國原産的一種啤酒的名字。
用冰博克提純的啤酒,其酒精含量通常在9%-13%左右,遠遠高于普通啤酒4%-7%的酒精含量。
同樣的道理,用“冰博克”處理的牛奶,其蛋白質含量和乳糖含量會有巨大提高,在甜度和口感的豐富度上也有不小提升。據研究,1L純牛奶中能提純出500ml的冰博克牛乳,每100ml冰博克牛乳中又含高達6.2g乳蛋白,蛋白成分是普通牛奶的2倍。
用它來做Dirty,因為濃度更高、密度更大,分層效果自然更好,“髒”得更加好看;同時,冰博克牛奶更濃郁香醇的口感,也讓Dirty的味覺體驗更好。
既然冰博克牛奶這麼牛,為什麼咖啡館用得那麼少?
答案還是一個字:貴!
搜一下電商平台,一盒IL裝的冰博克牛奶售價50元-100元不等,這個價格可以買一箱普通牛奶——6盒或者12盒IL裝,對比一目了然。而這中間的差價都是一點一點的時間成本。
牛奶的大部分物質都是水,約占80%,然後才是其他固态物質,它們的冰點溫度比水要低得多。也就是說,等溫度到達0℃,水會開始結冰,溫度繼續降低到這些物質的冰點,牛奶才會全部結冰。解凍時則反過來,這些物質會先融化,然後水才會融化。
冰博克正是通過低溫處理完成牛奶中的水乳分離。一般會将牛奶放置于零下20℃冷凍成塊,再移至冷藏環境下慢慢解凍,這個時間一般要持續8-10小時,直至與冰渣分離,留下高濃度的牛乳。
有了冰博克牛奶,一杯Dirty也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還要看咖啡師的手法。
到不眠海點厚牛乳Dirty的時候,特意觀察了一下。
咖啡師從冷藏櫃裡拿出冰博克,倒入杯中,目測七八分滿。然後,制作濃縮咖啡,再将杯子放在咖啡機下。
這時,關鍵動作出現了,咖啡師盡量将杯子靠近沖煮頭,這樣做是減少咖啡液下墜時與牛奶表面的沖擊,可以更好地保留濃縮咖啡的油脂,延遲與咖啡的混合,讓其自然滲入牛奶之中,這樣一杯美味好看的Dirty就脫穎而出了。
不建議攪拌後飲用,而是快速品嘗。第一口是濃烈的咖啡香氣,第二口感受熱濃縮與冷牛奶冰火兩重天的快感,然後是冰博克牛乳的奶味和甘甜,真是奇妙的化學反應啊。
這樣一杯看起來髒、喝起來香的咖啡,誰不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