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2:30:10

杜鵑扡插繁殖技術研究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1- 2]。由于杜鵑花期特長,開花量又非常大,施以适量的無異味的速效肥,對植株花謝後的恢複生長非常有利[3]。扡插的理論基礎在于植物的再生作用[4],即當植物體的某一部分受傷或被切除而植物整體的協調受到破壞時,能夠表現出一種彌補損傷和恢複協調的機能,又稱為植物的補充反應[5]。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試驗條件

從生長勢均勻一緻、株體強健的母株上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作插條。實驗基本條件如下:

1.1.1 光照。自然光照,光照時間長短随季節自然變化;夏秋季的晴朗天氣采用遮陽網進行遮蔭,保持透光率為60%左右。

1.1.2 溫度。采用恒溫溫床進行扡插,保持基質溫度在22~26℃之間; 氣溫的季節變化為冬季白天在18.4~29.8℃,夜晚在12.0~23.8℃之間,夏季白天在24.0~37.7℃,夜晚在14.1~25.5℃之間。

1.1.3 濕度。采用全封閉保濕法扡插,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基質濕度在60%~70%之間。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的扡插基質對插條生根的影響

7 月12 日,每試驗小區按井字型取樣10 株,分别量取根的長度,然後計算平均數,結果見表2。統計分析結果表明,2個區組間沒有顯著差異,說明插條的質量和管理方法對生根的影響不顯著。處理間差異卻十分顯著,說明試驗15 個處理對根長的總體平均數的影響有顯著差異。

表2 不同扡插基質的生根長度的比較 單位:mm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杜鵑扡插繁殖技術研究)1

應用新複極差測驗(LSR 法),由表3 可以看出,處理10~14 效果最佳,處理9、15 效果其次,處理4~8 稍差,處理1~3 最差。也就是說,純的珍珠岩或蛭石與珍珠岩混合使用,即處理1~3,杜鵑生根時間與其他處理一緻,但生根後苗的長勢和根生長的速度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表現在葉色黃化嚴重,苗瘦弱、僵化,根的生長基本處于停滞狀态,根長是最佳配方的20%左右。因此,珍珠岩、蛭石不能單獨用于杜鵑的扡插生根,即使單獨用于生根時,将苗生根後及時移栽至合适的基質中。當泥炭土含量為20%、40%時,即處理4~8,杜鵑生根時間與其他處理一緻,但生根後苗的長勢和根生長的速度與處理10~14 差異顯著,表現為葉色稍有黃色,苗生長無力、葉小,根長是處理10~14 的40%~50%。當泥炭土含量為60%、80%時,即處理10~14,杜鵑生根時間和其它處理一緻,但根生長速度快,表現為葉色、葉的大小與母株一緻,長勢旺。因此,為了獲得壯苗,必須将泥炭、珍珠岩、蛭石混合使用,且泥炭土的比例控制在60%~80%,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比例控制在40%~20%。當泥炭土含量100%時,即處理15,杜鵑生根時間和其它處理一緻,生根後苗的長勢與處理10~14 一緻,但根生長的速度與處理10~14 差異顯著,因此純泥炭不宜直接用于種苗的扡插、生長。

表3 新複極差測驗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杜鵑扡插繁殖技術研究)2

2.2 不同生根處理對插條生根的影響

從表4 結果表明,不同生根處理的插條均于20d左右開始生根,其生根時期并無明顯差别。

這3 項指标均無明顯的差異。但相較之下,用溫水(30~35℃)和2 号生根粉處理的插條在試驗期的各項指标均好于丁酰肼和VB12 針劑處理。另外,由表5可知,2号生根粉處理的插條的整體生根動态較溫水(30~35℃)處理更為接近理想模式。由此可推斷,對于杜鵑扡插繁殖來說,試驗采用的促進生根的插條處理方法均有良好的促生根作用,在試驗後期均可獲得100%的生根率,以2 号生根粉處理的效果最好。

表4 各時期不同生根處理插條生根量比較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杜鵑扡插繁殖技術研究)3

表5 各時期不同生根處理插條生根個體生根數區間比較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杜鵑扡插繁殖技術研究)4

3 結論

珍珠岩、蛭石、泥炭土不能單獨用于杜鵑的扡插生根,即使單獨用于生根時,也應在苗生根後及時移栽至合适的基質中。為了獲得壯苗,必須将泥炭、珍珠岩、蛭石混合使用,且泥炭土的比例控制在60%~80%,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比例控制在40%~20%。

對于杜鵑的扡插繁殖來說,現有的幾種推薦的促進生根的插條處理方法均有良好的促生根作用,在試驗後期均可獲得100%的生根率,但以2 号生根粉處理最好。

杜鵑扡插育苗方法(杜鵑扡插繁殖技術研究)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