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我們要說,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畫家是誰?答案毋庸置疑。梵高。他多厲害我就不說了,今天講的這個人,沒有梵高出名,但卻是梵高的偶像。
這位畫家就是米勒
我們今天這麼多人喜歡甚至崇拜梵高,可那時,梵高卻把這位畫家當作精神導師,在聖雷米時期,他就以米勒的畫為母本,創作了21幅畫,這裡先給大家列舉幾幅。
米勒在國人面前并非耳熟能詳的畫家,但是在藝術界,他的地位一點也不比名畫大家低。
米勒的畫甚至超越了其他我們熟知的大咖畫作,比如《拾荒者》,如今這幅畫已經是世界上流通最廣的畫。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 羅蘭還親自為米勒寫過傳記。可見,米勒這位畫家,在西方人心中,分量有多重。
米勒的作品數量并不龐大,題材集中。并且他選擇了一個與貴族、資産階級的趣味完全相反的方向作為繪畫的對象,那就是農民。
他從小在農村長大,17歲就畫了一幅牧羊人在看守羊群的畫,一幅純粹的鄉村題材。
如今,很多人對米勒的評價是「農民畫家」。
23歲,米勒來到巴黎學畫,因為剛從農村來到城市,不習慣這裡的生活,畫室裡的同學也瞧不起他,為了融入這裡,他放棄了之前的風格,開始畫一些達官顯貴,但是他的畫,卻被淹沒在衆多相似的畫作之中。
結婚之後,米勒的生活更加窘迫,在了生活,他去為人家畫素描換鞋子穿,為了迎合資産階級的感官刺激,米勒還畫了一些裸女和小黃圖,因而大家諷刺他除了畫下流裸體别的什麼也不會。
藝術上得不到認可還不算,沒過多久,妻子在貧病中去世,中國古人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有句話這麼說,藝術家的不幸,成就藝術的萬幸,這句話聽起來很心酸,也很現實!
那時悲痛絕望中的米勒,做了一個決定。
1849 年的秋天,一個露水未幹的清晨,他打包起自己的東西,叫了一輛馬車,逃似的離開了巴黎。來到了巴黎近郊的鄉村叫「巴比松」,學藝術的朋友都知道「巴比松畫派」,這裡曾經聚集着一幫從城市逃離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形成比較一種特别的畫風。
雖然這段時間米勒依然很窮困,為了生活得一邊畫畫一邊在田裡耕作,但是從這裡開始,他開始做真正的自己,畫自己喜歡的畫,畫農民和鄉村的生活,畫人們篩谷子、捆幹草,畫女人們縫紉、洗衣、背孩子,畫男人鋤地、背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平靜。
他就這樣一直一直描繪農民的生活,直到1857年,米勒來到巴比松的第8年,他創作了《拾穗者》,之後這幅畫也成為了他衆多畫作裡最著名的一幅。
米勒是法國少數幾個直接了解農民生活的畫家,他不僅描繪農民的悲慘生活,同時也宣揚了他們生活中所具有的高貴和尊嚴。
有人說《拾穗者》是米勒對剝削者和地主的控訴,你看,地主騎着馬督促着雇農收割成熟的麥子,勞動人民卻在這裡辛苦地撿遺穗。
在故事裡,主角還是吃不飽的農民、是為了一點點麥子彎下了腰。很傷感,可是它的目的卻并不是畫這個去責罵他人,而是他真的就在感懷拾穗者本身。
貧病交加不說,藝術上也依然還是得不到主流的認可。和前一次不被認可不同,米勒這次沒有再中斷自己的繪畫,就是在這樣饑寒交迫、病痛折磨和不被認可的辛酸裡,米勒竟然畫出了曠世傑作《晚禱》。
「晚禱」的意思是傍晚的禱告。
它畫的是:夫婦二人在田野上工作了一整天,收割了半袋子土豆。此時夕陽西下,光從地平線那邊直射過來,遠處的教堂忽然響起了鐘聲,洪亮的鐘聲在空曠的大地上回蕩,聽到鐘聲,男人脫下了帽子低頭,女人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兩人在鐘聲裡安靜地做着禱告。
到了《晚禱》這裡,米勒截取的畫面,不再是農民日複一日地勞作了。這幅《晚禱》恰恰畫的是他們放下農具,停止耕作的場景。即使工作了一天隻收獲了半袋子土豆,他們也依然感謝土地的贈與。對生活、對土地都懷有敬意,這就是最平凡、最真實的農民。禱告這個動作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是在這裡卻成了最美的一個瞬間。
我一位學藝術的朋友曾經跟我講,據統計,全世界流通最廣的一幅畫,其實就是《晚禱》。
我當時很詫異,居然不是《蒙娜麗莎》,不是《最後的晚餐》,而是《晚禱》?
可是後來一想,我覺得其實這是有道理的。
在他的畫裡,他們身上,有最遠古的、人對大地、對自然、對生活的感念。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已經記不起人類還有這樣的情感了。
而米勒的畫,卻有一種讓人「回歸」的感覺。
當我們被喚醒内心對土地的感情時,人會變得柔軟,會變得謙卑。對土地的情感,是超越身份、職業和時間的,所以《晚禱》成為流通最廣的畫,其實真的很正常。
米勒到了晚年,跟别人說,我這一生沒有因為畫畫而功成名就,可是我做到了小時候答應祖母的,為了永遠而畫。
祖母口中的「永遠」,應該就是這樣平凡的偉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