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安石生活

王安石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2:55:25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王安石是個不苟言笑,沒什麼情趣的人,也是一個思慮深刻,整天思考國家大事的人,還是個沉重的人。難道,他真的就是這樣一個剛毅不肯妥協的人嗎?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不近人情的人嗎?在日常生活中,王安石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1

人都有兩面性。生活中的王安石其實是個非常天真的人,常常被朋友們取笑,而他自己往往還會當真。

王安石變法旨在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發展生産。有個小人就給他出了一個馊主意說,梁山泊有八百裡的湖面,可以将這八百裡的水都抽幹,這樣我們就有了八百裡的良田。那糧食還愁不夠吃嗎?王安石一聽,非常高興,覺得這真是一個好主意。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回過味兒來了,慢慢地說:不對呀,梁山泊的水抽幹了,可是這八百裡的水放到哪兒去呢?這時候劉貢父正好也在座,順口就說:那還不簡單,就在梁山泊這八百裡良田旁邊,再挖一個八百裡的梁山泊,把水放進去不就好了?王安石一聽,哈哈大笑,覺得自己剛才是有點兒犯傻。

王安石第二次被罷相之後,退居江甯。他常常外出閑逛,特别喜歡到村子裡轉轉。其中有一位姓張的老人,跟他關系特别好。每次到老張家門口,他就敲門,大聲叫:張公在不在呀?老張就應聲答道:是相公吧?這個相公,在古代,既是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也是對讀書人的稱呼,也可以指宰相。老張稱呼王安石為相公,其實就是稱呼他為宰相。王安石一聽樂了,裝作很沮喪的樣子說:唉!我當了那麼多年的宰相,原來隻跟你差了一個字。你叫做張公,我叫做相公。

王安石天真,可愛,同時,也很率性,不願意受束縛,所以在生活上很邋遢,很不講究,有時甚至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王安石性不善緣飾,很長時間都不洗澡,衣服髒了,破了,舊了,亦不浣濯。當他在京城任群牧司判官時,他的好朋友吳充、韓維都在京城做官。他們知道王安石的這個毛病,就約好,每一兩個月,即相約到定力院洗沐,每家輪流拿出新衣服,給他替換,号稱是“拆洗王安石”。而王安石每次洗完澡出來後,見到新衣服拿來就穿上,也不問是哪兒來的。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2

與王安石相似,另一位天才愛因斯坦在生活中上也是出了名的不拘小節。愛因斯坦不喜歡穿襪子,喜歡穿脫方便、透氣舒适的鞋子,瑪麗珍鞋、涼鞋、毛拖鞋都是他的心頭好。

有一次上朝,一隻虱子在王安石的胡子上爬來爬去。宋神宗看到後笑了起來,王安石也不知怎麼回事。退朝以後,王安石問一同上朝的宰相王珪:“皇上為什麼笑啊?”王珪告訴他原因後,王安石趕忙讓随從給他把虱子拿下來。王珪說:“未可輕去,當獻一言頌虱之功。”于是說:“屢遊相鬓,曾經禦覽。”意思是,這隻虱子真的很厲害,曾經在宰相的鬓角暢遊,也曾經接受過皇帝的檢閱。王安石聽後不禁大笑。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3

宋神宗趙顼

還有一次,一個朋友的母親去世了,王安石乘船到朋友家中去吊唁。坐上船以後,他才發現自己的腰上是一條紅色的腰帶,這可怎麼辦?正好看到邊上有個随從,腰上有一條黑色的腰帶,就将那條黑腰帶解下來,自己系上。等吊唁完畢之後,又将自己的紅腰帶換了回來。

看了王安石這麼多逸聞趣事,我們會發現一點,大多這種不同凡響的人物,對生活的細節都不大關注。為什麼不大關注?因為他不是按照生活的規則來做事的,而是按照自己的性格來做事的,這跟普通人是一個很大的區别。我們一般人都喜歡遵循生活既有的規則和原則,這些規則和原則有時候跟自己的本性不大符合,所以有時候做事,會覺得很壓抑,或者總覺得做完了以後,自己心裡不暢快。但是像王安石這樣的人不是,他天真,他率直,他直接,他不假飾,這其實跟他在搞改革變法的時候那種強硬的性格是一以貫之的。

大家可能會問,這麼不修邊幅,不愛洗澡的一個人,他一天到晚腦子裡都在想什麼呢?忽略某些事情,就必然會專注另外的一些事情,尤其是那些他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

王安石酷愛讀書,經常手不釋卷。在常州做知州的時候,宴客時會組織一些娛樂活動,比如看戲。而王安石看戲時從來都是面無表情,别人在旁邊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他卻總是沒反應。但是有一次大會賓客,同樣是來了一個戲班子當場表演。就在大家都在安安靜靜看戲的時候,王安石卻突然放聲大笑,把大家吓了一大跳!于是管事的把演戲的人叫到跟前,說:“你的表演竟然能使太守開懷大笑,應該重重有賞。”旁邊有人覺得不大對勁兒,覺得王安石好像不是被戲班子逗笑的,于是問王安石為什麼笑。王安石說:“我是想到一本書上的兩句話,此前我一直對這兩句話百思不得其解,當時突然豁然開朗,所以特别高興,不自覺地笑了出來。”王安石就是這樣的人,他對于自己關注的事情是傾力關注,對不關注的事情則熟視無睹。

還有一次,有人說王安石特别喜歡吃獐脯。王夫人聽說後很是懷疑:我跟他結婚這麼多年了,沒聽說他是一個挑食的人,怎麼會單單喜歡吃這個菜呢?于是派人問當時在左右伺候的人:“你們怎麼知道王先生喜歡吃獐脯呢?”他們回答說:“王先生每次吃飯時不吃其他的菜,唯獨将獐脯吃得精光,由此知道他喜歡吃這個。”王夫人又問那道菜是放在桌子的什麼位置。他們說是“在近筷子處”。王夫人一聽就全明白了,說道:下回吃飯時,你們别把這道獐脯放他跟前,而是放一道别的菜,看看會是什麼情況。下次吃飯時,仆人按照王夫人說的,将獐脯放在了遠離王安石手邊的地方,而是換上了另一道菜,結果王安石将那道菜吃了個精光,獐脯卻一口也沒有吃。這說明什麼呢?對于王安石來說,哪個菜離得近,他就吃哪個,而且他未必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也許他以為吃的還是獐脯呢。

王安石就是這樣一個專注的人。他始終在考慮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跟他率真的性格是聯系在一起的。很率真、很真實的人,往往非常直接。他跟這個世界的關系不那麼複雜,所以他容易深入到事物的本質,一下就能抓住,一抓住就不松手,所以他會表現得非常執着,并且不隐藏自己真實的個性,非常堅持自己的一套原則。

例如王安石在群牧司做判官的時候,頂頭上司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包拯,當時司馬光也在群牧司工作。一次包拯宴請同僚,有宴請就必然要喝酒。司馬光不愛喝酒,也不擅長飲酒,但是當着上司包拯,也還是喝了。王安石卻不為所動。據司馬光回憶,從頭到尾,在座的不管能不能喝酒,會不會喝酒,喜歡不喜歡喝酒的人都喝了,隻有王安石一個人,始終沒有喝一口酒。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4

[宋]趙佶《文會圖》(局部)

可能有人會說王安石也太不給人面子了,其實這恰好反映了他的性格。他很執拗,他堅持原則,決不肯随波逐流。像王安石這樣率真的人,天真的人,特别簡單的人,對原則問題認識得特别透徹,跟他講多少道理都沒用,因為他就隻認一個理。

不過,講究原則的人,對别人講原則,對自己也很苛刻。

有一次,劉貢父去王安石家找他聊天談事,當時王安石正在吃飯,便讓人将劉貢父帶到書房稍等。劉貢父看到硯台底下壓了一摞書稿,是王安石寫的。拿起來一看,是論兵的。劉貢父是個好開玩笑的人,而且又聰明,記憶力超強,把文章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然後不動聲色地将書稿壓回到硯台底下,坐在椅子上靜靜等待着。過了一會兒,王安石吃完飯回來,兩人坐下聊天。王安石問,你最近都幹嗎呢?寫了什麼文章?劉貢父說也沒什麼,我最近對于論兵的事比較感興趣,寫了一篇論兵的文章,不過還沒有寫完。王安石因為自己正在寫這方面的東西,一聽很感興趣,忙問劉貢父是怎麼寫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劉貢父一面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面一二三四五地把王安石書稿的内容都背了出來。王安石一聽,有點傻眼了:自己寫的東西不都是人家寫過的了嗎?那還有什麼意義呢?等劉貢父走了,王安石從硯台底下把文章拿出來,嚓嚓嚓嚓,全撕了。

這說明什麼?王安石這個人好發不同尋常之論,尤其看不起流俗之見。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新見,根本不能引起王安石的關注。他對一般人是這樣,對自己更是這樣。我們現在有個詞兒叫“撞衫”,如果發現自己跟人家“撞衫”了,會覺得自己很丢臉。而王安石這叫“撞文”,他以為自己跟劉貢父撞到一塊兒了,于是索性把自己的文章給撕掉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王安石不隻是對别人苛刻,對自己更苛刻,用完美主義者的眼光來要求自己。這同樣是很天真、率直的人對于世界本質的一種把握方式。在他眼裡,要存在的必須是完美的,如果不完美,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這種性格特點在王安石的詩歌欣賞和創作上也有表現。宋代人喜歡議論唐詩,李賀有兩句特别有名的詩: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威武雄壯,色彩斑斓。曆來都被認為是好詩。可王安石卻很看不上,都已經黑雲壓城城欲摧了,怎麼可能還有甲光向日金鱗開呢?太陽在哪兒呢?王安石就是這樣,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看法,并且能敏銳地發現别人的問題所在。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5

王安石評詩很嚴格,自己寫起詩來要求更嚴格。他的一首詩,千古名作,叫《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在當時就非常有名,有人還把他的草稿給收藏了。草稿上畫得一塌糊塗,最開始是“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太直接,太生硬,太書面化;改為“過”,“過”有一晃而過的意思,即有“走”的意思,也不妥;又圈去而改為“入”,“入”雖然解決了春風深入江南的問題,但是說春風“入”江南,這個詞不太恰當,也比較抽象;再改為“滿”,春風“滿”江南,也顯得不夠含蓄。如是十許字,最後定為“綠”字,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既有動作,又有顔色,又有詩意,将以上那些詞的涵義都包含在顔色裡了。這種詩對王安石來說不過是首小詩,尚且如此改動,耗費心思,若是要正兒八經寫點東西,不曉得還得怎麼改呢。

對于這麼一個個性鮮明、既簡單又執着、率真得有點天真的人來說,依附權貴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王安石考中進士時,當朝宰相是晏殊。他也是一代文宗,範仲淹、歐陽修都曾經得到他的提拔和重用。晏殊與王安石是老鄉,都是江西撫州人。因此,當王安石與其他幾位新科進士一起去拜見晏殊時,晏殊将王安石單獨留下來,稱贊他品行端正,學問優秀;又說,同鄉中有你這樣傑出的青年,真是我莫大的光榮啊!王安石聽了也沒有什麼特别的表示,隻是禮貌地表示感謝。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6

位于南昌進賢縣的晏殊故裡

不久後晏殊又請王安石吃飯,對他特别禮遇,并且語重心長地說:“日後你必定也能坐到我這個位置。現在我有兩句話送給你,隻要你能寬容别人,别人也就能寬容你。”這樣的語氣,明擺着不是王安石在巴結晏殊,而是晏殊這個同鄉前輩在主動地跟他套近乎。換作一般的年輕人,還不得感激涕零、馬上拍着胸脯表忠心嗎?而王安石聽了晏殊這麼有分量的話語,也隻是輕輕地點點頭,有一搭沒一搭地應承着。等回到旅館,才歎口氣說:“晏殊作為朝廷大臣,怎麼能夠教給年輕人這些東西,做人未免太淺薄了!”

當然,從一般人的眼光來看,晏殊的這番話肯定是出于鼓勵提攜年輕人的好意,并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了解了王安石心心念念之事,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對于王安石而言,考科舉、做官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做更大的官,而是要做大事,是要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以這樣的标準來衡量晏殊的言論,王安石自然覺得他有點兒膚淺了。因此,王安石這樣的反應,也不能說是不識擡舉,而是他有着更高的期待值。這也進一步說明,王安石不是一個見風使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他始終有自己的定見。一個沒有主見和定力的人,不可能主持這麼大型的變法的。

王安石追求的并不是做大官,而是要做大事,正因為有着這樣的原則,所以他對于權力、名位等看得極淡。王安石剛做宰相的時候,家裡來了好多人給他祝賀,對此王安石很不喜歡。當時有個官員叫魏泰,跟他關系挺好,王安石就從旁邊取了一張紙,寫了一首詩給魏泰,其中有兩句是這麼說的:

霜筠雪竹鐘山寺,投老歸欤寄此生。

(宋·魏泰《臨漢隐居詩話》)

意思是說,江甯(今南京)下了很大很大的雪,把竹子都遮住了。在這樣一個夜晚,聽到鐘山的寺廟裡的鐘被悠悠地敲響,聽着這樣的鐘聲,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地方是我将來終老和歸隐的真正地方。至于這個京城、這個地位對我來講,都隻不過是為了完成我的一樁心願和志向。也就是說:“我真正的志向是要歸隐江甯,歸隐鐘山。”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7

位于南京的王安石故居

後來王安石不做宰相了,回到鐘山,魏泰前去看望他,兩個人閑聊,說起了當時王安石的這首詩。王安石看着魏泰,輕輕地敲了敲桌子說“有是哉”,意思是“看看吧,我講得并不錯”。

事實上,王安石從開始考科舉,到後來做宰相,推行變法,他的人生價值觀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做人的原則也是很清晰的。他不為功名利祿而做官,隻為做事而做官。所以當他做了宰相,别人都在為他祝賀的時候,他心裡邊想的卻是将來要歸隐鐘山,是要享受那樣一種不同尋常的人生境界。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王安石天真率直、既講原則又充滿執着的性格特點。個性既是長處,也是短處。像王安石這樣,太過追求完美,太過講求原則,所以有時候難免有點兒不近人情,也不大能夠很好地反省自己。

比如王安石退居南京時,家裡有一名老兵,天天負責打掃衛生,非常周到,掃地、擦桌子、擦窗戶……王安石對他贊不絕口。然而有一天,老兵擦燈的時候,一不留神把燈給砸了,結果王安石勃然大怒,認為他辦事不力,立刻把他趕走了。當時旁邊正好坐了個客人,客人後來對别人說:“王安石在喜怒之間就将家裡的老兵辭退,那麼他在朝廷裡因為自己的喜怒而進退一個大臣也很容易啊。”從對家中小事的态度可以折射出對朝廷大事的處理。這也說明王安石性格裡的确有缺陷。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8

位于南京的王安石故居

王安石的另一個缺點就是過于執着。俗話說叫一根筋。執着是王安石一個突出的優點,可以讓他不受幹擾,一直堅持下去。然而當執着變成“過于執着”時,就會産生反作用。人有時候是要受一點“幹擾”的,有些“幹擾”實際上是不同角度的意見,尤其在這“一根筋”的方向已經發生偏差的時候,适當地接受“幹擾”可以讓人不犯錯誤,起碼能少犯錯誤。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一根筋”一定是正确的。

王安石的“一根筋”非常明顯地體現在變法過程中。新法推行得很艱難,宋神宗有一次對王安石說:“我聽說對于這新法,老百姓挺煩的,抱怨很多,是不是可以考慮撤點兒新法?将那些不合适的撤掉一部分?”然而王安石的回答是:“老百姓的抱怨算什麼?天上打雷下雨,老百姓還抱怨呢。”神宗聽了當然不高興:“如果我們能讓人家打雷下雨的時候也不抱怨,豈不是更好嗎?何必非得讓百姓抱怨呢?”

王安石本來是憂心民間疾苦的,要不也不會想要改革變法。但這話說得卻不夠周到。因為他就是一根筋,老想的是怎麼将這個變法完成了,實現富國強兵的宏大願望。所以在變法過程當中,顧不上考慮這些傷及民生的問題。他的觀念是:“不要管老百姓現在埋怨什麼,因為他們什麼事都會有埋怨,我們隻要把事情做好了,真正實現富國強兵了,百姓也就不埋怨了。”但是這番言論隻沖着遙遠的理想結果,而忽視了眼前現實的問題,反而給反對派落下了話柄。這也是“一根筋”帶來的後果。

過于執着就意味着不太接受别人的意見,不易改過。王安石跟曾鞏私交不錯。有一次神宗問曾鞏:“聽說你跟王安石很早就認識,你說說王安石是個什麼樣的人啊?”曾鞏說:“我這朋友吧,要說論才情、論學問、論文學,跟漢代的揚雄比也不差。可是他這個人很吝啬。”神宗覺得奇怪,王安石是一個富貴尚且不能動搖的人,從來不貪戀富貴,怎麼會吝啬呢?曾鞏回答道:“我說的吝啬是指王安石這個人‘勇于有為,吝于改過’。他勇于做事,可是在改正自己缺點的時候特别吝啬。他不喜歡聽别人說自己不好。”聽了曾鞏這番議論,神宗也不由得點頭表示贊成。

王安石生活(王安石穿着随便)9

曾鞏像

透過這許多精彩活現的逸聞趣事,我們對王安石也就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他不隻是曆史教科書裡推行熙豐新法的冷面宰相,而是這麼一個豐富的人。他天真,率直,講原則,重事實,有時倔得可愛,有時又讓人生畏,他對理想的執着讓人熱血沸騰,而過分“一根筋”又讓人惋惜不已。如此分明的個性,既是優點也是缺點。然而唯有這樣優點與缺點并存,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千古名相。

◎本文轉載自“中華書局”,文章節選自《康震講王安石·第十六講 多面宰相的情趣風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