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緻光谷年輕人

緻光谷年輕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8:2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緻光谷年輕人(光谷有群追光者)1

圖①:華工科技的激光焊接設備。 圖②:華工科技高功率激光裝備軟件研發團隊正在開會。 圖③:在光谷一家基因公司裡,研發人員正在進行實驗。 圖④:光谷生物城園區一角。 圖⑤:位于光谷未來科技城的武漢新能源研究院。 本版照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在湖北武漢,國家級高新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也稱東湖高新區,它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中國光谷。

光谷,因“光”得名,這裡曾誕生中國第一根光纖、中國第一個光電傳輸系統,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生産基地,“光芯屏端網”核心産業鍊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00家。

光谷,不限于“光”。自2013年以來,光谷以每年誕生一個千億級産業的速度,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挺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和生物醫藥四大産業,入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

光谷不僅吸引産業,也聚集八方人才。無數“追光者”在光谷創新創業,實現夢想。截至2021年底,光谷常住人口達到118.38萬,較上年增加16.77萬,呈現人口加速聚集的勢頭。東湖高新區招才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光谷,人才是最強的創新要素。”

突破“卡脖子”技術,團隊平均年齡28歲

一件寬5米、高4米、厚度隻有2毫米的巨型黃鶴樓金屬畫,需要多長時間制作完成?

在華工科技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用時不超過10分鐘。

一台新能源汽車白車身,多久可以焊接完成?

同樣是華工科技,在他們自主研發的激光加工裝備及激光自動化焊接生産線上,最快僅需43秒。

在光電子信息産業領域,光谷獨樹一幟。一項項令人贊歎的“黑科技”背後,是持續的創新攻堅。華工科技高功率激光裝備軟件研發團隊,就是這樣一支啃硬骨頭的團隊。

“在整個軟件體系内,工業軟件是比較小的一個分支。它融合了軟件、機械、自動化等多學科知識,涉及的細分門類多,研發難度大,特别是專業性強的大型軟件,需要豐富的軟件積累及設備經驗,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招聘和培養專業人才都比較困難。”華工科技高功率激光裝備軟件研發部經理蔣威介紹,以前,公司大部分設備使用的是進口工業套料軟件,成本高昂不說,當客戶有新需求要對軟件進行修改時,需要得到品牌方的授權,周期長,響應慢,還會影響公司産品的開發進度,真的像被卡住了脖子。

“我們意識到,必須提高自主率、減少進口依賴。”在公司層面的高度重視下,華工科技組建了一支攻堅團隊,負責高功率激光裝備的軟件研發工作。

這支擁有“最強大腦”的14人團隊,90%畢業于“985”“211”高校,平均年齡隻有28歲。身為團隊負責人,1988年出生的蔣威打趣說:“是我拖後腿了。”

在華工科技,記者見到團隊成員許天睿。28歲的他,普通話中帶着家鄉廣東的口音,說起話來不緊不慢,講到專業内容卻激情十足。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他先是去了家鄉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去年來到光谷。加入團隊一年多的時間裡,他擔負起坡口套料軟件以及套料自動化系統的研發。

為什麼選擇到光谷創新就業?許天睿答得坦誠:“我想為中國制造出力。”在許天睿看來,工業軟件這個方向雖然少人問津,難度大,但非常重要,需要人去攻克“卡脖子”難題。“光谷正在加速發展,我很喜歡這裡的創新創業氛圍,有生機勃勃的氣息。”

同樣是1994年出生的團隊成員楊航,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去年加入華工科技後就參與到三維五軸編程軟件項目中。

“一路上遇到的攔路虎不少,第一個就是三維空間中零件的表征問題。團隊中大家都沒有相關專業背景,也沒有圖形學開發的經驗。”楊航說,為了項目的順利進行,他們一撥人開始研究圖形學知識,一撥人着手開發程序整體框架,大家相互配合,交流經驗,相繼克服三維表面輪廓提取、幾何特征識别、切割頭空間姿态求解等一道道難題。

事非經過不知難。為了将高端工業軟件與激光加工工藝與裝備有機結合,團隊成員一遍遍與客戶和工藝人員交流,一次次梳理總結可能的策略,反複模拟調試,千萬次修改代碼,最終大功告成。

如今,針對平面激光切割、坡口激光切割、三維五軸激光切割等設備,團隊開發的一系列編程軟件,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将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比進口軟件,我們自主研發的坡口套料軟件效率提升了15%,成本降低了90%。”許天睿語氣中不無驕傲。

秉持醫者情懷,自主研發癌症早篩醫療器械

在光谷最具标志性的高新大道兩旁,樓宇林立、園區連片。沿着寬闊筆直的高新大道一路向東,就來到了光谷生物城醫療器械園。這條路,創業者張良祿和董蘭蘭不知走了多少遍。

将時間拉回到8年前,2人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分别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醫院病理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武漢總醫院檢驗科工作。

作為醫生,張良祿見過太多癌症晚期患者,也見過太多因癌症導緻家庭破碎的情況,他希望能運用科技手段降低癌症發病率。醫院的工作經曆,也讓董蘭蘭了解到,外國的檢測産品難以在中國落地,本土醫院需要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産品。

是否能研發出高發惡性腫瘤的早期無創檢測産品,來滿足社會的需求?為了心中的責任感,2014年9月,張良祿辭職,經過幾個月籌備,他成立武漢艾米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光谷生物城2008年11月開工建設,我們進駐時園區已經建成。”張良祿還記得,早期公司規模較小,先在湖北省青年企業孵化器中有1間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後來才在光谷生物城新藥孵化器有了幾百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創業難,起步就難。好在光谷生物城“店小二”式的服務,為企業提供了配套辦公室與實驗室條件,還有租金減免、稅收優惠等福利。随着公司的發展壯大,2018年艾米森搬了新家,來到醫療器械園。

如今,公司員工超過150人,辦公空間、生産廠房和研發實驗室占地超過5000平方米。寬敞明亮展廳裡,展示了公司各種産品,布滿一整面牆的發明專利、獲獎證書等,透露出艾米森欣欣向榮的發展态勢。

3月,公司自主研發的雙靶标結直腸癌檢測試劑盒“艾長康”,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正式上市銷售;5月,艾米森陸續獲得5個癌症檢測産品的CE認證(歐盟安全合格标志);8月,公司與國際知名企業羅氏診斷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将在腫瘤早篩早診領域深度合作……今年以來,艾米森捷報頻傳。

艾米森的茁壯成長,也是光谷生物城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這些年來,光谷生物城緊跟國際産業發展前沿,加大力度培育和布局特色産業領域,在基因工程藥、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數字醫學影像、智慧醫療方面形成了一定比較優勢。

張良祿認為,對于一個初創公司的發展,上下遊集中、人才密度高的産業集群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定期舉辦的光谷生物創赢會等培訓分享活動,在知識産權、法務、融資等領域,給予園區企業實質性的幫助。

臨床方案設計修改了10餘次,臨床倫理審批經過多輪,申報資料有數千頁……回憶筚路藍縷的創業路,張良祿紅了眼眶:“創業初期,團隊隻拿最低标準的工資,把資金投入研發。所有人憋着一股勁,夜以繼日地幹。我們堅持科學氣質、工匠精神、醫者情懷,做市場需要、老百姓用得起的産品。”

創業7年來,董蘭蘭親眼見證了光谷的高新大道逐步擴寬至如今的雙向十車道。她記得淩晨下班時光谷的樣子,“高新大道上的燈光很美,兩側的很多樓裡,依然燈火通明。這是光谷‘追光者’們奮鬥追夢的地方。”

回國創業,在光谷實現了“拎包入住”

“每次和創業的朋友們交流時,我都會給武漢、給光谷‘拉票’,推介這裡的環境和機遇。”2006年時,一個偶然的機緣,還在德國留學的陳莉莉,了解到武漢留學生創業園對海歸人才的扶持政策,“光谷引資引智和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一下子點燃了我的熱情。”

回國後,陳莉莉和合夥人創立公司,深耕即時診斷領域,成為光谷生物城自主培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她感受最深的是,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真正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像陳莉莉一樣,如今,越來越多海内外年輕人才選擇到光谷創新創業,加入“追光者”的行列。

“入駐當天就能開展研發工作,完全實現了‘拎包入住’。”從巴黎第六大學回國創業的熊鵬航今年33歲,他創立的武漢灏存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人工智能穿戴型手勢識别和全身動态捕捉技術的研究與産品開發,現已構建元宇宙行業領先的人機交互底層核心技術平台。

第一次來到湖北青創園(光谷)示範園時,熊鵬航被這裡的條件震撼了。園區裡,創業洽談室、公共服務窗口、休閑區等一應俱全。青創園實行低租金模式,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成本。注冊公司時,他原以為會很麻煩,沒想到隻花了十分鐘就辦好了。“光谷政務服務中心的櫃台很多,辦事效率高,服務态度也好。這麼貼心的服務,讓我很感動。”熊鵬航說。

獲得“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二等獎後,熊鵬航的公司更是直接拿到200萬元的現金獎勵,公司的科研投入又添“活水”。

“寬容失敗”、給予人才項目“生長周期”,光谷對于創新創業的原則一以貫之。也正是因為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這個一度被稱作武漢建成區“地圖外兩厘米”的荒野之地,才蝶變成今天的科技新城。

在光谷采訪,無論是青年人才還是出租車司機,記者從他們口中聽到最多的感觸就是,武漢宣傳語說“武漢,每天不一樣”,光谷的發展何嘗不是日新月異。目前,光谷城市書房、光谷音樂廳、光谷大劇院、社區鄰裡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提升項目加快推進,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靓麗呈現,大氣、水體等主要生态質量指标全面達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近日,光谷宣布啟動建設人才發展先行示範區。這是繼2021年在全國率先試行“注冊積分制”後,光谷人才政策的又一次重大升級。

“今後,光谷各類人才項目不受學曆、年齡、時空、職稱等限制,隻需在中國光谷人才注冊服務平台上注冊、填錄信息,系統自動‘跑分’,積分達标後即可申請認定,享受資金支持。”東湖高新區招才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将轉變人才評價中“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唯獎項”等“四唯”傾向。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以湖北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正在高标準建設中,未來,光谷将攜手廣大創新創業者,加快建設“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努力打造“來光谷創新、在光谷追夢、靠光谷成功”的創新生态。

展望公司遠景,熊鵬航滿懷期待:“入駐青創園的公司基本上都與人工智能相關,形成了集群。年輕人思想活躍、氛圍輕松,我們一起探讨前沿技術,一起創新合作,一定能蓬勃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